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272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通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司有和 1-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 息 管 理 学 通 论,主讲:司有和教授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E-mail:,(教材:司有和编著信息管理学通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高等学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基础课,The General Theo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信 息 管 理 学 通 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本课程的教学背景: 在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中都有信息管理任务,在信息管理中除了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之外,还有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激活、信息活动、信息安全等不使用计算机的信息管理任务,并且许多

2、管理者并没有意识这一点。这就是本课程的教学背景。,高等学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并增强信息管理意识,走出信息管理只是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生识别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策划信息活动的能力 。,高等学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基础课,信 息 管 理 学 通 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本课程的教材,课程内容: 第1篇 绪论 第1章 信息管理概述 第2章 信息管理学概述 第2篇 信息管理总论

3、 第3章 信息管理的原则 第4章 信息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第5章 信息活动的管理 第6章 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7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3篇 信息管理专论 第8章 信息产业管理 第9章 企业信息管理 第10章 行政信息管理,信 息 管 理 学 通 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第1章 信息管理概述 1.1 信息管理的概念 1.2 信息管理的分类和特征 1.3 常见的信息管理认识误区 1.4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1.5 信息管理与常规管理的关系,高等学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基础课,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信息”

4、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围传消息。王子俭期曰:正数欲来, 信息甚大。” 南唐李中的暮春怀故人诗句: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现代意义的信息,有: 1928年,哈特莱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信息传输” 1948年,申农通信的数学理论给信息定义 维纳控制论给信息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人类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与外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此后,信息的概念被很快地延伸到各个学科,表现出多侧面的不同含义。,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001年本人在信息管理学中这样定义:,信息是按照一定方式排列起来

5、的信号序列所揭示的内容。,所谓 “信号”,就是能够引起其他事物感知的各种客观存在的 “刺激”。当这些 “刺激” 按照可以揭示某种内容所特有的方式排成序列时就成为信息。,判断1:A1和A2是不完全相同的 判断2:A1和A2是完全不相同的,乾隆皇帝就北京“天然居”饭馆作的回文联 后要求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为上联 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大臣们面面相觑(qu),无人言声,大学士纪晓岚即席应对: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有 趣 的 回 文 现 象,回文对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有 趣 的 回 文 现 象,回文对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回文诗: 宋代 陈朝老暮春 (亦说:陈子高,无此人。宋

6、朝有宋克,字子高,无此诗) 纤纤乱草平滩 冉冉云归远山 帘卷堂空日永 鸟啼花落春残,残春落花啼鸟 永日空堂卷帘 山远归云冉冉 滩平草乱纤纤,回文句: 江苏宜兴 丁蜀镇 环刻在 紫砂茶壶上,基因是 负责一项遗传任务的 一段DNA分子 由六种成分组成 就是这六种成分, 由于不同的空间序列 导致世界上 成千上万的不同物种,DNA 的 三维空间序列,DNA 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图,信息的本质特征是信号序列,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和客观性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信息存在于有生命的有机界、无机界。 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 动物界 植物

7、界 微生物界,自然界 建筑物 机器 其他人工制品,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 主观臆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无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特征使得信息可以被人类所感知、识别、度量、加工和使用。,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和客观性,(2)寄载性(依附性),寄载性使得信息 可以被存储、累积和传播 信息的可存储性 信息的可累积性 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表意型载体:语言、文字、符号、形体、表情 无形承载型载体:声波、电磁波(光波)、网络 有形承载型载体:纸张、磁带、光盘 金属导线电缆、光导纤维,1.1.1 信息的概念,1.信

8、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和客观性,(2)寄载性(依附性),(3)可塑性,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在不同载体间转换。,可塑性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加工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可塑性特征会导致信息的可伪性。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接受者接收到的信息有可能不是源信息具有的内容(伪信息)。,导致可伪性的原因 认知型伪信息 传播型伪信息 恶意型伪信息,(4)共享性,信息可以同时为多个主体共同享有 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能量的重要特征,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和客观性,(2)寄载性(依附性),(3)可塑性,共享性使得信息成

9、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管理的复杂性。,(5)使用价值的相对性 信息的使用价值 相对于该信息持有者的不同而不同,改革开放后,我国有九个企业进口了意大利冰箱生产线技术,可是现在这九个企业的经营效果就相差很大。,使用价值的相对性,使得信息管理具有极大的资源意义,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类型,(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2)信息的使用价值类型,(3)信息的逻辑层次类型,3.信息的类型,(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 社会信息 这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人们为了了解和控制各类人造物而从人造物运转中获取的信

10、息,以及人们为了了解、控制和利用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的自然信息和生物信息。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都是社会信息。,非社会信息 这是指环境中没有人参与的信息。在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人造物信息中有人类没有参与的信息、人类不了解的信息以及人类尚未了解到的信息等,都属于非社会信息。,3.信息的类型,(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2)信息的使用价值类型 第一,高值信息 第二,潜值信息 第三,低值信息 第四,无值信息 第五,负值信息,3.信息的类型,(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2)信息的使用价值类型 第一,高值信息,机会信息:可能使企业获得大好发展机会的信息,战略信息:涉及企业长远利益和生存发展的信息,(诺基亚手机的案

11、例),竞争信息: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的信息,环境变动信息:企业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变动的信息,(我国加入WTO),反馈信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反馈信息,北京淘汰9000辆出租车的信息就是机会信息,朗科获得优盘专利的信息就是竞争信息,3.信息的类型,(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2)信息的使用价值类型 第一,高值信息,第二,潜值信息,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信息 例如,企业平时收集的各种与企业生产、发展有关的文献、资料等,各级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体会等。 平时注意潜值信息的储备,在机遇出现时,就可以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在优盘出现之前的闪存技术),第三,低值信息,第四,无

12、值信息,第五,负值信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信息。 如,企业日常管理生产活动中的通知、报告、订单、报表、广告等。 这些信息不能没有,但是仅忙于处理这些信息只能使企业维持现状,不能使企业获得发展或变革。,又称无害信息。这是指对组织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不良影响的信息。组织内应允许无值信息存在并有意识地加以满足,使员工的心境在工余时得到很好的调节,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性行为。,这是指对组织的发展会产生负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组织决策是有害的,需要信息管理者能够予以识别,并加以排除。,这类信息可能是某人故意制造的假信息,可能是因传播障碍造成的失真信息,也可能是管理者的理解不当造成的失真信息。,3.信息的类型

13、,(1)信息的社会性类型,(2)信息的使用价值类型,(3)信息的逻辑层次类型,语法信息 信息的第一个层次。 这是指纯客观地描述事物的表象、而不深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涵和意义的一类信息。 这种信息的处理,关注的主要是携带信息的文字、代码或信号在数量上的多少,信道的大小与宽窄,以及传播过程中有无信息量的损失,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和价值。,语义信息 信息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逻辑含义,即:信息所涵盖的内容。 这种信息的处理,关注的主要是语义。因为相同信号量的信息可能具有不同的语义。,申农、维纳对信息的定义就是从语法信息出发的。 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开发计

14、算机信息系统时,思考的也是语法信息。他们注意的是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信号的无损快速传输,并不关心信号所承载的内容。,语用信息 信息的最高层次。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对于主体是有一定效用的。 这种信息的处理,关注的主要是效用。因为相同语义的的信息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用。,比如,网络中心主任将办公室主任起草的一个计划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各位车间主任。 网络中心主任考虑的是信息在网路上是否畅通,这是语法信息; 办公室主任考虑的是信息中文字表述有无差错,这是语义信息; 车间主任考虑的是应该怎样执行这个信息,这是语用信息。,在实践中管理者使用的是语义信息。将管理意图变为被管理者的行

15、为是靠语义信息来实现的。对于管理者最重要的是确切地理解管理信息所承载的实际内容 。,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类型,4.信息的功能,(1)信息的中介功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对客观世界所发出的信息的接受、加工之后而感知的。 信息作为中介,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管理与协调功能 选择与决策功能 研究与开发功能 科学功能 教育功能 是信息中介功能的表现,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类型,4.信息的功能,(1)信息的中介功能,(2)信息的诱导功能,信息具有诱发信息接受者产生该信息所能导致的某种行为的功

16、能。,新的动机占据主导地位,高兴或厌恶,信息接收者 的大脑,刚接收到 的新信息,头脑里的 原有信息,产生某种 动机或感受,新信息所能 导致的行为,信息诱导功能机理示意图,行为或放弃,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类型,4.信息的功能,(1)信息的中介功能,(2)信息的诱导功能,(3)信息的资源功能,信息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和增强经济效益的功能。,信息资源功能的表现 利用信息可以直接创造财富。 利用信息可以间接创造经济价值。 利用信息可以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信息“资源功能”和“资源功能的实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信息的本来属性,是绝对的;后者与信息的使用者有关,是相对的。,1.1.1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征,3.信息的类型,4.信息的功能,(1)信息的中介功能,(2)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