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198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谨以隐私泄露的典型案例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进行网络隐私权的探讨,明确认识当前严峻的网络隐私环境,并提出关于隐私安全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 个人信息安全 隐私安全防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能很方便的在网上看新闻,查资料,甚至购物。但是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时,也给人们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如何有效的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成为了我们的生活

2、中所面临的难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网络隐私权伴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隐私权这一概念随之而出现。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通常来说,网络隐私安全问题更多时候是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所谓个人信息,是指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所有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包括一个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等方面。即指有关个人的一切数据、资料。这些信息有些是其自身产生的,如年龄、收入、爱好等;有些是非自

3、身产生的,如他人对该人的评价等。也可以根据其公开的程度将个人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极其个人化、永远不能公开的个人信息,如信用卡号、财务状况等;另一类是在某些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公开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等。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防不胜防。在如今的网络上,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甚至被迫的泄露出去,一旦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你的信息将会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很可能就会被不法之徒加以利用,对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一些商业网站或互联网企业则会盗取用户个人信息, 监测用户上网习惯, 并从中牟取利益。“今天你改密码了吗”。这一流行语出现在密码“泄露门”事件中。2011年12月,著名IT网

4、站CSDN的安全系统遭到黑客攻击,600万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及邮箱遭到泄漏。随后,天涯、世纪佳缘等网站相继被曝用户数据遭泄密。而这次灾难也被视为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泄漏事件。互联网有着丰富的资源,很多网友都拥有不只一个的网站账号,为了方便记忆,许多网友的邮箱、微博、游戏、网上支付、购物等账号可能会设置了相同的密码,若网络上发生类似以上的泄漏事件时,用户的某些常用邮箱或者网站账号密码就可能被泄露,并可能导致网上支付等其他重要账号一并失窃。,这些资料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给你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因此,广大网民朋友们应注意定期检查自己的常用网账号,定期更改自己的密码,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5、。但仅仅如此,就能够确保自己的个人隐私安全吗?这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我们信息隐私的面对的不只是外部的敌人,还需要防范内部的问题。360与QQ的那些事“为了用户的隐私”,奇虎360和腾讯一起联诀上演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为激烈的碰撞。2011年9月,360安全卫士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指责腾讯QQ软件窥视用户隐私,随后,更推出“QQ保镖”,“阉割”QQ的多项功能。而腾讯当然不能示弱,见招拆招,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矛头直指360,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但是在广大网友的强烈抗议下,最终经过有关部门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此次纠纷

6、落下帷幕。此次事件由网民的隐私而起,360认为腾讯的客户端软件通过扫描用户的硬盘获取用户安装软件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竞争者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发现潜在竞争者。如果此情况属实,则腾讯确侵犯了广大网民的隐私权,且不论360是否是借着保护用户隐私之名,行打击竞争对手之事,而广大网民在此次纠纷事件扮演了“被代表”的角色,网民无法拒绝,没得选择,只能看着自己的桌面变成了两大公司互相攻击的战场。而这无疑也是对广大网民网络隐私权的侵犯。以上可以看到,中国的网民正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中,可是我们的隐私面对的还不只是这些敌人,让我们的隐私彻底毁灭的,往往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人肉搜索引擎如果你爱

7、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2010年10月16晚,在河北大学校园内,两名女生被撞一死一伤。肇事者叫嚣“我爸是李刚”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很多网友开始根据网上所传的肇事者的照片人肉搜索肇事者和肇事者口中的“爸爸李刚”。很快广大的网友通过强大的人肉搜索得知,肇事者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

8、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李刚父子也因此受到了网络所带动的舆论的强烈抨击。仅以此事就个人隐私的角度来看,人肉搜索对象的隐私被赤裸裸的公诸于众,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肆无忌惮的被曝光,并由此遭受攻击,生活被打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肉搜索已经形成了对隐私权的侵犯。其实在现今的世界,网络已融进我们的生活,不管是上网或不上网,用不用360或QQ,甚至你完全不去接触网络,你的个人信息都也可能会在网络上泄露。不管是网民还是普通民众的隐私都暴露在一个聚光灯下,网民甚至普通民众变成了透明人,一旦你的隐私泄露,无尽的垃圾信息,无尽的诈骗陷阱会充斥着你的生活。你的生活可能被毁掉。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就中国

9、来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已是网民大国,互联网已越来越普及,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已势在必行。 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网络上我们的个人隐私权收到侵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没有足够重视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的巨大隐患,所以首先,我们广大网友必须加强,提高我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应自觉的维护自己的信息隐私,建立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在网上透漏自己的个人资料,不轻易的接收莫名的邮件,不轻易的在不知名的网站注册,在网上购

10、物应更加谨慎,应有严密的防控保护措施,养成健康良好的上网习惯,保护好自己的信息隐私。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的用户隐私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在互联网上的相关法律还不太齐全,关于网络隐私的保尚无较明确的明文规定,但相信国家相关法律将会很快出台。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网络信息的传播、提取、交流、处理等过程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包括禁止个人或组织非法收集、篡改、传播、利用他人的隐私资料。其实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靠网络,在网上用到个人信息的地方越来越多,不论在网上求职,工作,购物,交流,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可回避的需要提供我们的个人信息。要想完全依靠自

11、觉的防护来使我们的个人信息在这防不胜防的网络世界中得到完全的保护是不可能的。因此,从长远上来说,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甚至杜绝互联网上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指定一个完善的行业规范。这不仅需要网民努力和政府的引导,更需要的是互联网企业及网站运营商的配合,网站应具有行业道德,应尽全力的保护网民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不泄露,更不能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进行不法商业活动。这就像一个游戏,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遵守这个游戏的规则,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当然前提是必须有一份合理的规则。 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中国的网络隐私权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对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必须加以重视。保护网络社会的个人信息安全,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是根本。要达成这个目标,网民,网站,政府,三者缺一不可,仅光靠其中某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网民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是有必要的,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必须的,互联网企业及网站运营者提高行业道德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广大网民的隐私,使网络生活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