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陈氏家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189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陈氏家谱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莆田陈氏家谱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莆田陈氏家谱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莆田陈氏家谱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莆田陈氏家谱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莆田陈氏家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陈氏家谱(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莆田陈氏家谱 族谱前言陈姓为莆田大姓之一,自古有云;陈林半天下之美誉,是全国的第五大姓,清乾隆通议大夫林源在玉湖陈氏谱序中就云:“吾莆陈姓族最著,支分派远,子子孙孙,绵绵绳绳。”陈氏入莆始祖陈迈,系莆田第一个县令。陈氏入莆后,各著所居,始为新旧诸派,玉湖其一。玉湖陈氏始祖为陈仁,其曾孙陈俊卿为莆阳玉湖陈氏家乘原始谱册作序云:“吾祖从钱塘而来,四历代而诞俊卿,盖隐约将百年矣。”陈俊卿于宋绍兴八年以亚魁登台辅,官至左相,死后赠太师,谥“正献”,赠其祖太师沂国、蜀国、冀国公者三世。至陈八代时,陈文龙于咸淳四年状元及第,南宋末任参知政事,因抗元而死,诏赠太师,谥“忠肃”,又追赠三代先祖为太师,故玉湖陈

2、氏祖祠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之石刻楹联。 玉湖陈氏族谱序陈氏之先,本於虞舜之苗裔。自胡公满封於陈,遂为氏。传至敬仲奔齐,则居始有异地。是後散处多方,或显或隐,或贤或否,盖不可齐指见。又传至夏商之世,後稷以耕封於,太王以耕封以歧,往往重农事;及文武成汤相继为帝,始於周家农事开国,故设立保正保介以劝农事,皆其责焉。故见之於诗曰:嗟嗟臣工;又曰:嗟嗟保介。在周为相农之长,保正之官曰劝农,第不知保正之官为何如!及至後周郭威之有天下,承前代之乱离,痛兆民之未淑,乃於乡邦设立保正以长乎民,事同而义无异也。故浙江之地有邑曰钱塘,在其始祖裔焉。迨其端国之祖,奉朝廷之命来取正莆邦,始居钱塘之地;及至子克家

3、,继承先志,建宝林院,画父像,收拾田园二顷以奉祀。克家之子曰凌采,沉默寡言,重厚罕有且留心於学,力精於文词。我神宗之世,王荆公深羡其制度之美,立保甲之法。其後凌采又为邦保正之都者(一帮保甲之首要正官)。官至於此,视前益高,权至于此,视前益大;所恨诸贤力攻新法之害,故不二十年而罢。厥後凌采亦与督成熙宁桥始往淅江故里不归。而凌采之子曰仁,迁於玉湖住焉;钱塘之居惟一裔守视祠宇耳。陈氏之传,式微数世,然善始者自有善终,积善自有馀庆,揆之先人德行有馀阴隙不少,至七世,余友陈俊卿登绍兴戊午科廷试第二名,兄弟五六人皆显贵,视他辈犹有光矣。凡俊卿之见诸行事者,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真宋室之贤

4、相也。是後世子孙显贵绳绳不绝,盖可卜於他时矣。绵绵瓜瓞,诗固然矣,余不独颂之。为君之後代期乎!陈氏之族岂可量乎!既序於右,并书时日於左。 时 皇宋绍兴九年已未(公元1139年)八月秋後吉日 赐进士及第龙飞天下状元翰林同邑友人黄公度识 1 陈迈 2陈临3 陈怀琳 4陈浴常5 陈公儿6 陈衮 7陈真( 南安县尉)8 陈荛( 封大理寺评事,赠礼部侍郎)9 陈齐 (大理寺评事,礼部侍郎)10 陈嶰 (大理寺丞)11 陈淮( 循州军通判)12 陈德膺 ( 太子秘书)13 陈绍( 郑州管城主簿)14 陈道行15 陈仁(宋 赐沂国公)玉湖系开基祖; 玉湖在福建莆田(今称阔口村)其创基人陈仁,先祖是唐莆田县令

5、陈迈,再上溯先祖是陈润,至汉始祖陈实,才与陈朝派、北庙派和南院派各大派系同出一源。 福建莆田玉湖村陈氏世系表始祖 陈仁(沂国公) 二世祖 陈贵(蜀国公) 三世祖 德载 德诜(翼国公) 显昌 (出家) 四世祖 宋卿 尧卿 义常 周卿 正卿 俊卿(丞相魏国公) (略)(出家)(略) 五世祖钦叙 钦绍(永国公)钦德 陈实 陈守 陈定 陈宓 陈宿 (略) (略) (无子)(无子) 六世祖 陈衮(安国公)陈雍 陈均 陈 陈址 陈塾 陈坦 陈增 陈壁 陈圭 (略)(略)(略) (略) 七世祖陈凝 陈准 陈洁 陈粢(荣国公)陈铤 陈涫 陈琰 陈璐 陈瓒(略)(略)(略) 八世祖 文龙(状元,参知政事)麟之

6、用虎 景屋 景淮 景清 景济 景泉 (嗣子梦雷) (略) (略) 九世祖梦云 梦雷 梦祥 梦麟 梦昌 梦月 梦析 陈明 陈肖 (略)(略) (略)(略) 十世祖陈魁 陈成 汝谐 汝谋 陈进 彝训 彝诚 彝伦 彝性 彝光(略)(略)(略)(略)(汝楫)(八宣)(略)(略) (略)(略) 十一世祖 陈正 陈宝 陈经(伯镇) (米稔始祖)(乾案始祖) (乾塘始祖) 陈文龙大事记:陈文龙,字君偾,号心如,又号端斋,谥忠肃,宋咸淳戊辰年科状元,官居太师,敕封肃国公,为左丞相兼枢密院使,参知政事。端宗景炎二年丁丑公元1277年 四十六岁。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壬辰二月辰时公生。公世居莆田东门外玉湖乡。

7、高祖宋卿与丞相魏国公俊卿为从昆弟。曾祖钦绍,祖衮,父粢,母黄氏,封福国夫人。陈宋卿,字仲臣,以词赋魁试显名,官至大理寺评事。生有三子:陈欽叙、陈欽绍、陈欽德。陈文龙故里是莆田玉湖(今阔口村),其父陈粢,母黄氏,祖父陈衮,曾祖父陈钦绍,高祖陈宋卿为乾道名相陈俊卿的从兄弟。因为陈文龙年轻时随父母曾居住于长乐县后山(今文岭乡阜山村),并在后山明教堂就读,所以陈文龙中了状元,其故乡玉湖人称状元里,而长乐后山也被后人称为状元里。陈文龙公抗元殉国后.墓葬杭州西湖.其三个儿子:陈绪.陈继.陈述.于宋末元初(1278年)避难过琼。陈文龙正佩林氏,生梦云、梦雷二子;女梦霞。后继娶杨、冯、梁氏,生梦祥、梦麟、梦昌

8、三子。长子梦云、次子梦雷,宋时俱以门功授承事郎。梦雷过继给文龙弟麟之为嗣,改名倬(号莘隐)。兴化之战,梦祥、梦麟不幸以身殉国。梦云、梦雷、梦昌,及其孙彝诚、彝训、汝昌、汝谋、汝彬等,不得不跟随南宋朝庭在福建东南顺海而下,纷纷迁至雷州半岛一带,继续坚持抗元,并在此隐居和繁衍生息。长子梦云后裔都在广东省海丰县,陆丰县,惠来县,惠东县等地方。长子梦云,宋亡与子侄奔琼,欲图复宋,苦力不赡,迁至高凉,为茂名杨梅坑、信宜杨梅坑等村始祖。二子陈梦雷迁居雷州仙梦大村(今沈塘镇大陈村),其子孙散居雷州各地。四子梦麟字兆吉,号纯斋,敕授承务郎,死节后帝赐谥秉节,生二子:彝诚号八宣,彝训号汝楫。汝楫任琼南按察司副使

9、,落籍琼州;八宣曾任松江府通判,宋亡,落籍高凉。彝诚为梦麟之子,文龙之孙。彝诚,字八宣,又号六德,宋进士。彝诚与其弟彝训(汝楫)共同追随南宋王朝,同辅幼帝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宋亡。彝诚迁居石龙县(今化州市),其余的分别迁徙于粤西各地和琼南等地。八宣曾任松江府通判,宋亡,落籍高凉,往琼南依兄汝楫,后返吴川。彝诚生有伯经、伯宝、伯镇三子。伯镇,字振礼,号东斋,谥文庄,元乡进士。因其弟兄三人均官至教谕,且伯镇排行第三,官居石龙县(今化州市)教谕,故号称三教谕。八宣字自成,又字睦德,生三子:陈正、陈宝、陈经。陈正曾任福建汀州府武平县教谕,后卜居乾塘米稔村,生三子:永昌、永清、永源,永清迁居广西乾礼

10、村;陈宝字席珍,曾任教谕,卜居石城(现廉江市)乾案村;陈姓迁居化州的情况:始祖陈正,原籍福建甫田,举人,宋末任石龙教谕,元初,陈氏家族起兵抗元,随宋帝赵昺南迁。陈正兄弟三人随父滞留琼州,寻迁吴川米能,继迁化州杨梅乐岭。后陈正之弟陈经,迁石龙乾塘,陈宝迁吴川乾案。其后代子孙主要聚居在杨梅乐岭、同庆、中垌、合江等地,人口一万多人。外迁的主要有吴川、亷江、信宜、高州、茂名、北流等地。八宣三子陈经榜名伯镇,字振礼,号东斋,谥文庄,元初任化州教谕,为乾塘陈氏始祖。三兄弟都有后人迁居雷州,其中以陈伯镇的后人最多。陈文龙子侄辈的有河南督学陈韬,迁任吴川督学,宋亡,自雷州渡琼,卜居文昌城坡村。陈文龙幼子梦昌徙

11、居海南,生三子:彝伦、彝性、彝光,失稽。陈文龙孙辈有汝楫、八宣,先居琼州,再徙吴川;汝谋渡琼为霞洞村始祖,一说返回福建。文龙从孙雷琼州盐运使陈国器徙居文昌仙槎村;国日元赐进士,徙居文昌亭桥村;国月曾任茂名县教谕,宋末渡琼卜居文昌潮滩村,特授琼州府教授;国星与兄国月同时渡琼,亦任琼州府教授,初居文昌七星岭,后定居蛟东村;定翁,宋亡渡琼为文昌陶坡村始祖;多福,元初渡琼为文昌榜书图始祖。此外,文龙一位从兄弟陈必复,闻宋亡呼天绝食而卒于旅邸,其子孙徙居东莞园沙里;另一位从兄弟陈茂徙居合浦,从侄子良及从孙申均亦徙潮州;还有一位陈景淮“辅幼主徙潮州”,景淮的曾从孙光祖后来从潮州徙居廉江排岭,成为排岭陈氏始

12、祖。徙居高、雷的人数不少,文龙从叔陈朝凤(方志亦作黄朝凤)曾任高州刺史,宦满逢乱世遂卜居吴川博棹,为大院、泗岸等村肇基祖。南宋状元参知政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公的三个儿子:陈绪;陈继;陈述,在宋末元初(1278年),在其父文龙公抗元被俘押送杭州逼降,堂兄陈瓒抗元殉国后,三兄弟擕手从福建莆田玉湖陈氏家族避难过琼,与先期被贬渡琼任职的三位祖父:兵部侍郎学范公;琼州府儒学训导学道公;琼州府儒学教谕学长公,入籍临高县东英乡黎安村。后陈绪公卜居榔茶村繁衍支裔;陈继公卜居金波村繁衍支裔;陈述公与祖父居黎安村繁衍支裔。自宋至今,历经七百余年世代繁衍,在临高县散居村庄三十多个,人口万余人,为临高一支陈氏望族之一

13、。临高黎安陈氏家族,出自福建莆田玉湖陈氏,三位南宋渡琼始祖:陈学范;陈学道;陈学长,为宋宰相陈俊卿公之曾孙。湖广知府陈圭(又名:命奎)之子,于南宋年间(推算于公元1275年)被贬渡琼任职落籍临高黎安村。学范大公生文萱,入籍儋州,村庄待查;学道二公乏嗣,议三弟学长公长子陈文龙承继;学长三公生二子:长文龙;次文虎。文龙公与侄子陈瓒(文虎之子)于南宋景炎抗元殉国,史称抗元民族英雄。 玉湖陈氏族谱序陈氏之先,本於虞舜之苗裔。自胡公满封於陈,遂为氏。传至敬仲奔齐,则居始有异地。是後散处多方,或显或隐,或贤或否,盖不可齐指见。又传至夏商之世,後稷以耕封於,太王以耕封以歧,往往重农事;及文武成汤相继为帝,始於周家农事开国,故设立保正保介以劝农事,皆其责焉。故见之於诗曰:嗟嗟臣工;又曰:嗟嗟保介。在周为相农之长,保正之官曰劝农,第不知保正之官为何如!及至後周郭威之有天下,承前代之乱离,痛兆民之未淑,乃於乡邦设立保正以长乎民,事同而义无异也。故浙江之地有邑曰钱塘,在其始祖裔焉。迨其端国之祖,奉朝廷之命来取正莆邦,始居钱塘之地;及至子克家,继承先志,建宝林院,画父像,收拾田园二顷以奉祀。克家之子曰凌采,沉默寡言,重厚罕有且留心於学,力精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