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188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十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通过茶叶和咖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了解固、液相分离方法;2掌握吸滤、萃取、分液、升华等实验操作。二、实验原理咖啡因( caffeinum )化学式为C8H10N402 - H20(1,3,7-三甲基-2,6-氧嘌呤),是具有绢丝光泽的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其结构式为100时晶体失去结晶水后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结晶水物的熔点为235,能溶于水(2%)、乙醇(2%)、苯(1%)、氯仿(12.5%)等。 由于其在氯仿中溶解度较大,可通过萃取茶叶的水浸渍液提取咖啡因。根据其易升华的性质,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咖啡因。 茶多酚是由30种以

2、上的酚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儿茶素(又名儿茶酚)含量最高,在茶多酚总量中占60%80%。其结构式为 茶多酚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较大,并且能与重金属作用产生沉淀,故可用沉淀、萃取等方法来提取茶多酚。也可用此方法从细、粗咖啡中提纯咖啡因作为对照实验。三、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 烧杯(50、100、200mL)、50rnL量筒、1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酒精灯、点滴板,真空泵(或水流吸气泵)、托盘天平、剪刀、铁架台、滤纸。 药品 饱和石灰水、5%氢氧化钠溶液、氨水、2molL-1硫酸、盐酸、氯仿、乙酸乙酯,茶叶(当年新茶,隔年陈茶)、咖啡(粗,细)、氢氧化钙固体、氯酸钾固体,酸性碘一碘化钾

3、试剂。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1方法I-热水浸渍法 (1)称取5.0g茶叶,剪碎,浸渍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 (2)加热煮沸约半小时; (3)过滤; (4)用30mL氯仿分三次(15、8、7mL)萃取滤液,合并氯仿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再用适量水洗涤; (5)挥发掉有机溶剂4,得粗咖啡因; (6)用30mL乙酸乙酯分三次(15、8、7mL)萃取氯仿萃取过的水相; (7)用适量水洗涤萃取液; (8)挥发有机溶剂,即得茶多酚。 2方法碱液浸渍法 (1) 称取茶叶5.Og,用剪刀剪碎; (2)将茶叶放人盛有200mL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3)再向烧杯中投入2,Og氢氧化钙固体;(4)煮沸3

4、0min后过滤;(5)将过滤所得清液用30mL氯仿分三次萃取(15、8、7mL);(6)合并有机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适量水洗涤;(7)将洗涤后的氯仿相挥发溶剂41可得粗咖啡因;(8)将过滤所得固相用硫酸溶液(2mol.L-1)100mL转溶,搅拌10min以上;(9)过滤,固相弃去;(10)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共30mL分三次(15、8、7mL);(11)洗涤有机相,挥发溶剂4可得茶多酚。3实验结果实验所得数据填入下表 4咖啡因的升华提纯和定性检验 (1)升华提纯咖啡因:在底部留有咖啡因的烧杯中部平放一张定性滤纸,用酒精灯(或煤气灯)隔着石棉网加热烧杯待其升华,冷却后取下滤纸,可

5、观察到滤纸上附着白色针状晶体。 (2)咖啡因定性检验原理 (3)粗咖啡因的定性检验:取粗产品少许于干燥的点滴板上,喷上酸性碘一碘化钾试剂,可见到有棕色、红紫色和蓝紫色物质生成。(棕色表示有咖啡因存在,红紫色表示有茶碱存在,蓝紫色表示有可可碱存在。) (4)咖啡因的定性检验:取提纯后的咖啡因少许,加盐酸1ml_溶解,加氯酸钾0.1g,在通风橱中加热蒸发,待于,冷却后滴加氨水数滴,溶液变为紫色。 5从咖啡中提取咖啡因 为比较茶叶和咖啡两种饮品中咖啡因的含量,我们还可以从咖啡中提取咖啡因。 (1)具体过程 称取5.0g咖啡放在装有200mL水的烧杯中; 煮沸20min5: 过滤; 滤液用30mL氯仿

6、分三次萃取,分别为15、8、7mL;洗涤;挥发溶剂可得咖啡因。(2)实验结果将实验所得数据填入下表五、实验注释1用研钵研细的茶叶会因其颗粒过小而影响,所以本实验改用剪刀剪碎。 2过滤效率可能不太理想,此时可及时更换滤纸或先离心再过滤。3有时有机相乳化较为严重,这时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并可延长静置时间,必要时可离心。 4可水浴加热,温度不宜太高,以恰好使有机物沸腾为准。 5如咖啡较粗,煮沸时间可适当延长。6粗咖啡的咖啡因产率没有细咖啡高,可能原因是粗咖啡的浸渍效果不如细咖啡的好。六、讨论与研究1茶叶中的天然物质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具有的种种功能都与茶叶中所含的天然物质有关。茶的鲜叶中含有75%

7、 -80%的水分,干叶中含量为20%25%。干叶中包含许多种化合物,分为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色素、脂肪和芳香物质等。 茶叶中的生物碱类,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腺嘌呤等。茶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占2.5%5.5%。泡茶时有80%的咖啡碱能溶于水中,是苦味成分之一。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水、热苯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之功效。咖啡因是嘌呤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1,3,7-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与茶碱、可可碱类似。 茶叶中的氨基酸具有独自的特点,包含一种在其他生物中没有的氨基酸茶氨酸。氨基酸在茶叶中有二三十种,包括多种人体必需的氨

8、基酸。在茶叶的氨基酸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具有甜味和鲜爽味。它和其他氨基酸通过种种途径参与茶叶香、味的形成,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水平。 茶叶中有约30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钾,约占矿物质总量的50%,磷约占15%,其次是钙、镁、铁、锰、氯、铝,还有微量成分,如锌、铜;、氟、钠、镍等。与其他植物相比,茶叶中钾、氟、铝等含量很高。夏天流汗过多时喝茶可以补充矿物质及水分,故喝茶解渴是有根据的。茶叶中含有十多种维生素(A、Bi、B2、B3、Bs、B6、C、D、E、K-),其中A、D、E、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故难以从喝茶中摄取,不过可由茶叶制成的糕点中获得。而其他维生素则为

9、水溶性,可从饮茶过程中获得。一般人每天喝三到五杯的绿茶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在蔬菜水果不足的地方是相当重要的。 茶叶中的脂肪类包括磷脂、硫脂、糖脂、甘油三酯等,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脑磷脂、卵磷脂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香气成分,成品茶中被确认的香气成分达700种。不同的茶类,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茶一般可以分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五种,其中绿茶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以及具有药理作用的茶多酚、生物碱、脂多糖、黄酮、水分及灰分等。 2茶多酚 茶叶中健康功能最大、含量很高的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是多酚类化合物复合体。茶多酚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

10、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茶多酚的含量占茶叶嫩稍干总质量的20%35%。 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黄酮类物质又称花黄素,是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之一,含量占于物质总量的1% 20%);花青素呈苦昧,如果花青素多,茶叶品质不好,造成红茶发酵困难、绿茶滋味苦涩;茶叶中酚酸含量较低,包括没食子酸、茶没食子素、绿原酸、咖啡酸等。 茶多酚含有很多的多酚性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提供质子H+,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茶多酚对活性氧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比维生素E和维生素C强得多。其中儿茶素(EGCG)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67倍,茶多酚复合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64倍。茶多酚的主要功能有: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降“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具有强心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能保护肾脏和肝脏;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具有防龋固齿、清除口臭的作用;能减轻烟酒对人体的损伤;舒缓肠胃紧张,具有防炎止泻和利尿的作用以及抗菌抗病毒作用;能降脂助消化;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防止坏血病;改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效防止贫血;还有美容护肤、提神解乏、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还可用于肉类、鱼类、面类食品、食用植物油、动物油等抗氧化保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