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052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三章(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服务贸易,学习目标,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形式 了解国际资本移动、跨国公司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理解国际资本移动的原因和特点 懂得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及方式 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特点,学习目标,能够对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态势来解释对我国企业外贸的正负影响 能够对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进行比较和分析 能够对企业的各种对外投资方式及跨国经营行为进行比较分析 能够明确对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区别,能初步认识我国(结合学生生源地)服务贸易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形式 国际

2、资本移动的原因和特点,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国际资本移动 第三节 跨国公司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节点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广义一体化,狭义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国际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各国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某种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经济贸易等政策,减少和

3、消除国别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壁垒,实现区域内共同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整体,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1921年,比利时和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 组成了卢比荷三国经济同盟,第一次发展高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发展 主要局限于欧洲,一体化程度也较低,8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发展时期, 有了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90年代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数量增多,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新趋势,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概况,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4、织介绍,概况: 一个横跨27国,有着4.5亿人口,4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商品、金融、科技和服务都发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过程: 1、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2、1957年,上述六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3、1991年,欧共体政府间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旨在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获得批准并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联盟(EU),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诞生,从而使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植根于欧盟

5、各成员国的肌体之中。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发展,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生产国际化、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体化组织,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介绍,概况: 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面积2130.7万平方公里,贸易额占世界1/5以上,发展过程: 1、美加两国于198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美加自由贸易(USCanada Free Trade Zone)协定 2、美、加、墨三国政府首脑于1992年12月17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这成为美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

6、要里程碑 3、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开始生效执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宣布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入2002年之后,NAFTA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扩展中取得一定的进展,如美国与中美洲国家贸易协议谈判进程加快,帮助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缓和金融危机等,以便最终于2005年1月1日正式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即美洲自由贸易区。,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介绍,概况: 由亚太地区2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人口多,情况复杂,参加国有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发展过程

7、: 1、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1993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这次会议成了亚太经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3、1994年11月在印尼茂物举行了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二次国家首脑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确定了发达国家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构想,亚太经合组织(APEC),1995年11月的大阪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通过了大阪宣言和行动议程,提出了九大原则作为实现贸易与

8、投资自由化的基础,以便实现长远目标。亚太经合组织的当时18个成员国(或地区)都作出了加快合作进程的承诺。大阪行动议程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由摇摆的阶段进入务实行动的阶段。,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一)按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划分,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以一个单独关税领土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因而区内成员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实现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如1958

9、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等,一种较低级和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待遇。如非洲木材组织,1967年8月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 同盟,共同 市场,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大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法律、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经济政策。欧洲联盟的最终目标便是达到这种境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建立对非

10、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如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共同市场,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上述六种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依次反映了经济一体化的逐级深化,但一体化的不同层次并不意味着不同的一体化集团必然从现有形式向较高形式发展和过渡,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二)按照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综合经济一体化,部门经济一体化,指区域成员国间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例如欧洲联盟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便是涉及几乎所有经济部门,指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一个或几个部门(或商品)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实现局部经济部门中的协调一致

11、。如6070年代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三)按参加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垂直经济一体化,水平经济一体化,指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与区域间所组成的经济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其中的美国、加拿大是经济发达国家,而墨西哥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发展中国家,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共同组成一体化。例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东南亚经济同盟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对区内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推动成员国对外贸易发展 促进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的增长 提高成员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促进内部分工的深化和技术合作,加

12、速产业结构优化组合,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对非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经济一体化组织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 对区外国家有一定的排他性,第二节 国际资本移动,本节点睛,国际资本移动有很多种形式,如:直接和间接投资、短期和长期资本移动等。其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国际贸易政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国际资本移动概述,(一)国际资本移动的含义,也称国际资本流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总和 它是资本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过程,是资本要素在不同主权国家和法律体系管辖范围之间的输出和输入,一、国际资本移动概述,(二)国际资本移动的形式,短期资本移动

13、,中长期资本移动,按移动的期限长短划分,短期资本移动指投资期限在1年以下的国际资本移动,指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国际资本移动。有时将投资期限在13年的称为中期资本移动,3年以上的则称为长期资本移动,一、国际资本移动概述,按移动主体的不同划分,私人国际资本移动 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一、国际资本移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对外间接投资,按投资方式划分,举办独资企业 举办合资企业 收买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 投资所得利润的再投资,证券投资 国际贷款: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出口信贷、混合贷款,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

14、投资者直接参与该厂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一个国家的投资者以取得利息或股息、分得红利等形式的资本增值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主要对象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思考:,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二、当代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与原因,主要特点,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并占主导地位 资本移动的国别流向由单向型向对流型发展 移动的部门结构基本向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比重上升,主要原因,生产国际化、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资本移动 科技发展加速了国际资本移动 贸易保护主义促使直接投资增长 跨国公司是国际资本移动的必要条件 发展中国家和地

15、区经济实力增强促进了对外投资的增加,二、当代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与原因,三、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资本移动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1、国际资本移动本身会直接或间接带动商品出口,2、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进出口的促进作用,三、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地区格局和商品结构的影响,1、地区格局的影响: 发达国家直接海外投资占75%以上,促进国家间分工协作 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2、商品结构的影响: 初级产品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中间产品贸易比重上升,三、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国际资本移动加强了国际贸易中

16、的竞争和垄断,1、便于收集商业信息情报,3、争夺市场份额,2、增强产品竞争力,4、避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四)国际资本移动使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五)国际资本移动使各国贸易政策发生了变化,第三节 跨国公司,本节点睛,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二战之后飞速发展,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手段,它改变着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增长的主导力量,一、跨国公司概述,(一)跨国公司的定义,根据联合国跨国中心组织的定义:即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的企业。 三个要素: 1、跨国公司必须是一个工商企业,位于多国的经营实体,母公司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对其他实体进行控制 2、跨国公司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具有共同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协调一致的共同政策、策略 3、跨国公司内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共同承担责任,一、跨国公司概述,(二)跨国公司的特征,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一)跨国公司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