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8958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仅供参考摇篮曲(音乐)教学目的: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教学准备: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二)欣赏摇篮曲1、感受音乐的特点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

2、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2、感受音乐的内容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

3、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我是一片树叶(音乐)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

4、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文档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