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瓦楞纸》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8930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瓦楞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奇的瓦楞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奇的瓦楞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奇的瓦楞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瓦楞纸》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瓦楞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瓦楞纸的纹理特征与普通纸的区别。能力目标:收集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用剪、撕、贴、刻、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剪、撕、贴、刻、卷等方法对瓦楞纸进行创作。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方向,并注意各种方式的对比。教具准备:课件、具象和抽象的范作、立体的范作、瓦楞纸、双面胶、剪刀、各种各样的零碎用品等工具。学具准备:瓦楞纸、双面胶、剪刀、美工刀、彩色卡纸、油画棒、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等工具

2、。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让同学们用手去摸一摸刚才撕下的瓦楞纸感觉和我们平时的纸有什么不同吗?它的外形象什么?(表面凹凸像波浪,更像屋顶的瓦楞,我们把这种纸叫“瓦楞纸”。)2、老师和学生交流如何在生活中收集(如各种包装箱里的瓦楞纸),并要求学生回答平时是怎么处理这些纸箱的。a、扔掉:教师表现可惜的表情。b、卖掉:你真聪明,回收再利用还多了份零花钱。c、可以利用废旧的瓦楞纸制作作品:化废旧为神奇,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神奇的瓦楞纸出示课题,齐读。)二、尝试阶段:教师随手撕瓦楞纸从抽象到具像,并且边撕边问:你看像什么?有趣吗?你们也想试一试吗?1、学生尝试撕瓦楞纸,教师数数。2、师生一起对作品进行

3、简单的评析。(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如:真有想象力,小手真巧。)3、教师鼓励学生并引导:小朋友真厉害,废旧的瓦楞纸经大家灵巧的小手一撕,竟这么有趣,真神奇啊。你现在还想扔掉它吗?其实很多废旧的东西只要我们好好的利用起来都可以变成宝贝的哦!三、欣赏阶段:教师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它变得更漂亮?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比赛,但比赛还没结束哦,我们还要来比比谁能把自己的作品变得更美丽,怎么变呢?1、撕讲解两种撕法。(教师和学生各示范一种。)2、剪、贴讲解剪和贴的方法。(学生示范,教师告诉学生注意剪的姿势,并且注意安全。)3、卷学生上台演示卷的方法。(先开条再卷,两种卷法。)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有趣的作

4、品(范作),你们猜猜,这幅作品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能来试一下吗?你卷的可以做什么呢?4、刻、画、戳教师示范刻。讲解用刻刀的姿势以及安全注意点。教师徒手画几笔。学生尝试戳。5、纹路粗细的对比、颜色的对比。(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课件,说说它做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的?(几种方法综合做成)并请学生比较分析这幅画上的瓦楞纸的颜色是否一样;图中的花瓶的纹路和桌面上的纹路哪一个粗,哪一个细;为什么不全做成竖的或横的呢?6、背景的对比(课件展示)背景图和单独图进行比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你觉得那一幅美,为什么?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巧妙地运用瓦楞纸的反面。7、立体图(课件展示)这幅图是怎么做得你会做这个桥吗,并把这几个人立在边上吗?(学生动手仿照课件尝试)这是一幅有趣的立体图,四面都能欣赏。四、总结: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真是了不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瓦楞纸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希望回家后你们仔细观察,多动手、动脑,用瓦楞纸和一些废旧材料做一件美丽的艺术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