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8921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子相梁》公开课优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执教者:林巧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领略故事 的旨趣。感知两个人物的性格。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赏析文言文的自学能力。教学难点:领略故事中的旨趣。教学过程:1、 预习导学资料助读:(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文章

2、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通过掌握运用自然规律达到长生,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漠视物质利益,不为世间的虚名微利而操劳,这就是所谓“清静无为”。 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二)关于庄子 1、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

3、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 想象奇幻;第二, 构思巧妙;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其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2) 自学课文,完成下列要求:阅读资料助读,摘录重点文学常识并旁批在文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独立试译课文,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力求每个文言实词都能找到相应的现代汉语。完成预习题,小组互助交流,准备在班上展示。1、文学常识填空:庄子是 (朝代)人,名

4、,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 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二人为“ ”。 庄子 是所著。其中名篇有 、 等,庄子主张“ ”和“ ”。2、读一读,并给加点字注音:惠子相( )梁 鹓鶵( )( ) 醴( )泉 鸱( )吓!(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 ) 搜于国中( ) 子知之乎( ) 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于是鸱得腐鼠( ) 鸱( )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3、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1)(省略句)惠子相梁惠子相(于)梁: (2)(倒装句)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于国中(搜)三日三夜:(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5、我邪?二、学习研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思考:1、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感知庄子与惠子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三、拓展阅读庄子钓于濮(p)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t )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译文: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

6、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探讨:庄子说话技巧给了我们今天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四、积累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望洋兴叹朝三暮四东施效颦无中生有呆若木鸡每况愈下邯郸学步大相径庭昭然若揭似是而非学富五车栉风沐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 五、2015中考文言文新动态1、不考文言文翻译选择题2、考古代作品常识3、考一词多义4、考句

7、中停顿六、当堂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庄子,名 , 时期 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 ”和“ ”。本次两则故事均选自 。2、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2处):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夫鹓鶵发于南海3、加点字解释: 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夫鹓雏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于是惠子恐 (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 惠子相梁( )或谓惠子( )搜于国中( ) 子知之乎( ) 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4、翻译句子: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5、理解回答: 庄子讲鹓鶵的故事以“鹓鶵”比喻 ,以“鸱”比喻 , 以“腐鼠” 比喻 ,故事讽刺了 6、积累出自庄子的成语3个. 六、布置作业必做题:1、预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圈点旁批字词并口译全文 思考课后习题一的第2小题 2、水浒继续精读2回(每回设置2个问题)选做题:查阅庄周梦蝶庄子送葬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