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8859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说教材,二.说学法,五.板书设计,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说课内容,一、说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

2、概念。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三)教学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

3、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学法,因本部分知识难度大,学生应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思考、观察、讨论展开学习活动,还应让学生读图、析图,从而来掌握本课时的内容。,三、说教法,一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四、说教学过程,引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

4、,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激起学生探知新知识的的欲望,并由俗语引出遗传的现象在生活是普遍存在,再进一步引出最早对遗传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孟德尔。,(一)创设情景,自然引入新课,(二)走近孟德尔,介绍孟德尔的生平,因孟德尔的生平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容易接受,学生会对孟德尔会产生钦佩和感动。通过这一过程能较好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而由孟德尔生平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而也自然地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三)孟德尔杂交实验材料选择的成功原因,1豌豆的花,(1)出示豌豆花的结构图,先请学生描述豌豆花的特点解释豌豆在自然界中是纯种

5、的原因。 (2)豌豆的花适合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3)介绍两性花、单性花、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性状和相对性状等相关概念。 (4)并引导学生分析人工异花传粉过程及注意事项,2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1)讲述豌豆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七对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2)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对性状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还列出了一些性状,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几个简单的判断使学生构建了相对性状的概念。,(四)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通过课件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即正交:高茎豌豆做父本,矮茎豌豆做母本进行杂交,或反交

6、:矮茎豌豆做父本,高茎豌豆做母本,结果杂交后代F1(子一代)全部都是高茎,孟德尔再将亲本杂交所得到的的F1进行自交,结果子二代出现了高茎与矮茎3:1的性状分离。在介绍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并提出疑问:实验结果所得到的3:1的比例是偶然的吗?,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列出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的比例,让学生分析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的比例的接近3:1,这种比例关系不是偶然存在,而是一种必然,再接着引出既然是一种必然,那么出现这样的比例关系,其中一定有某种遗传规律可循。 对于这部分内容,在于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孟德

7、尔所做的实验的设计思路,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实验结果,并切身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设疑:那孟德尔对这种遗传现象又作出了什么样的解释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的内容并结合图解,理解孟德尔所提出来的假说。因孟德尔所提出来的遗传因子的存在,以及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和配子中存在的方式,都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再把孟德尔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再讲解一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则重点在于感受孟德尔的超越时代的非凡设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五、板书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果:子一代(F1)表现为高茎(显性性状)。 子二代(F2)出现性状分离,高茎:矮茎=3: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四点假说要点电脑附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