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8694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1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保护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迟全元 任务二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植物保护 迟全元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任务2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任务目标】 1.了解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各类病原种类及特性。 2.了解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致病原因。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内容结构】,【任务描述】 通过查阅资料单和室外、室内观察,在了解病害症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病害的致病原因及病原特性。 【任务要求】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诊断的致病原因准确。 【任务准备】 一、知识准备(学习资料单22) 二、习题(根据资料单22的内容完成教材中习题),任务2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任务实施】 一、材料工具 1材料 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现场和各种病害新鲜标本。 2工具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

2、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移植环、烧杯、蒸馏水、二甲苯及各种染色剂、擦镜纸、吸水纸、纱布、酒精灯、火柴等。 二、工作流程,任务2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三、实施步骤 【】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一)观察真菌的营养体 (二)观察真菌的繁殖体 【】植物病原真菌主要类别观察 【】植物其他侵染性病原的观察 (一)病原细菌的观察 (二)病毒内含体的染色观察 (三)病原线虫的观察 (四)寄生性植物观察 【评价反馈】 一、提交作业 二、任务完成效果评价,任务2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一、真菌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中都有存在。在植物病害中,真菌是一类最重要的病原,大约有80%以上的植物病害由真菌

3、引起。 真菌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维管束组织,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由几丁质和半纤维素构成,所需营养物质全靠其他生物有机体供给,营异养生活,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任务2 植物病害病原诊断 相关知识,(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繁殖结构,产生孢子。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单根细丝称为菌丝,菌丝可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集聚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通常呈管状,直径56m,管壁无色透明。 高等真菌的菌

4、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有些真菌的营养体为卵圆形的单细胞,如酵母菌。,真菌的菌丝,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有隔菌丝,真菌的菌丝,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再产生孢子。,孢子萌发产生菌丝,后期菌丝产生孢子,菌丝生长,有些专性寄生菌如白粉菌、锈菌、霜霉菌等,能以菌丝上形成的特殊吸收器官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 吸器的形状有瘤 状、分枝状、掌 状等。,真菌的吸器,有些真菌的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态,交织成各种形状的特殊结构,如菌核、菌索、菌膜和子座等。它们对于真菌的繁殖、传播、以及增强对环境的抵抗力有很大作用。,

5、鼠粪状菌核,菌核萌发,子囊盘,菌核,菌核,产孢机构,子座,菌索,2.真菌的繁殖体 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繁殖器官称为繁殖体。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和有性两种, 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孢子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真菌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称为子实体。子实体和孢子形式多样,其形态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真菌的孢子,(1)无性繁殖 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下列几种 : 游动孢子 、 孢 囊孢子 、分生孢子 、 节孢子 、 芽孢子 、 厚垣孢子 。,真菌无性孢子类型 1.厚垣孢子 2.芽孢子 3.节孢子

6、4.游动孢子 5.孢囊孢子 6.分生孢子,孢囊孢子,节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鞭毛,孢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2)有性繁殖 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以下几种: 卵孢子 、接合孢子 、 子囊孢子 、 担孢子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担子,担孢子,子囊,子囊孢子,(二)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典型的生活史一般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无性阶段可重复多次,所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侵染寄主的可能性越大。生长季节末期,真菌产生有性孢子,完成

7、从有性孢子萌发开始到产生下一代有性孢子的过程 。 有的真菌只有无形阶段,有的能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真菌发育循环模式,(三)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 1.真菌的生理特性 真菌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外界吸取现成的糖类作为能源。真菌还需要氮及其他微量元素钾、磷、硫、镁、锌、锰、硼、铁等。真菌与植物的不同在于不需要钙。 真菌可以人工培养。真菌通过菌丝吸收营养物质。有些真菌只能从寄主表皮组织获得养料,如白粉菌,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养料。大多数真菌则从寄主内部组织吸收养料。 根据吸养方式,可将病原真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专性腐生 只能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营养物质,不能侵害有生命的有机体,如伞菌、腐朽菌、

8、煤污菌等。,因蚜虫而导煤污病发生,兼生 兼有寄生和腐生的能力。其中有些真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也能营寄生生活,称其为兼性寄生。如引起苗木猝倒病的镰刀菌。还有些真菌主要营寄生生活,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以营腐生生活,称其为兼性腐生。如菊花黑斑病菌,君子兰炭疽病菌等。,菊花黑斑病,君子兰 炭疽病,专性寄生 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不能在无生命的有机体和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如白粉病、锈菌、霜霉菌等。,月季白粉病,2.真菌的生态特性 真菌的生长和发育,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真菌可以发生某种适应性的变态。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和酸碱度等。 大多数真菌生长发育的

9、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黑暗和散光条件, pH 值范围为39,最适pH值为5.56.5 的条件下生长好。,(四)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1真菌分类的基本概念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关于真菌的命名,国际命名原则中规定一种真菌只能有一个名称,如果一种真菌的生活史中有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按有性阶段命名是合法的。而半知菌中的真菌,只知其无性阶段,因而命名都是根据无性阶段的特征而定的。 真菌的命名采用国际通用的双名法,前一个名称是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名称是种名,种名之后为定名人的姓氏(可以缩写),如有更改学名者,最初的定名人应加括号表示。例如,丁香褐斑病菌Cercospor

10、a lilacis (Desmaz.) Sacc. 。,真菌的分类,主要是以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征以及营养体的结构等为依据。目前多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将真菌界分为粘菌门和真菌门。粘菌的营养体是变形体或原质团,而真菌门真菌的营养体典型的是菌丝体。根据营养体(菌丝有无隔膜)和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的特征(有性与无性孢子的类型),将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2.真菌的主要类群 (1)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为较原始的原质团到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其中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与

11、园林植物病害关系密切。 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不规则形,孢囊梗丝状。孢子囊产生泡囊后,在泡囊中形成并散发出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孢子。大多在土壤中或水中营腐生生活,引起苗木猝倒病或根腐、果腐等症状。,1. 孢囊梗和孢子囊 2. 孢子囊萌发形成泡囊 3. 雄器、藏卵器和卵孢子,疫霉属Phytophthora 疫霉的寄生性比腐霉强,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孢囊梗与菌丝的差异比较明显。孢子囊卵形,有乳头状突起。大多是寄生的,可危害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的腐烂和死亡。如杜鹃疫霉根腐病菌、柑桔生疫霉菌。,百 合 疫 病 1. 症状 2. 病原菌,百合疫病,霜霉菌类 孢囊梗呈二

12、叉或单轴分枝等,孢子囊卵形,单生于孢囊梗顶端,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表面光滑或有花纹。为害植物叶片,如葡萄霜霉病菌、二月兰霜霉病。,霜霉菌类,葡萄霜霉病,(2)接合菌亚门 水生到陆生真菌。多数腐生,少数寄生。营养体主要为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或虫菌体。无性繁殖大多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本亚门分2纲,根霉属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密切。 根霉属Rhizopus 菌丝发达,有分枝,一般无隔膜,分布于基物表面和基物内,有匍匐枝和假根。孢囊梗23根丛生,着生于假根的上方,一般不分枝。孢子囊球形,孢囊孢子球形。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如匐枝根霉,常引起种实、球根、鳞茎的霉烂。,根霉属 1

13、. 两丛孢子囊在假根生出 2. 放大的孢子囊,百合鳞茎根霉软腐病,(3)子囊菌亚门 高等真菌。全部陆生,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少数为单细胞(如酵母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有的裸生于菌丝体上或寄主植物表面,有的形成在由菌丝形成的固定形状的子实体子囊果中。子囊果分以下4种类型: 闭囊壳 、 子囊壳 、 子囊腔 、子囊盘 。,子囊果类型 1.裸露的子囊果 2.闭囊壳 3.子囊壳 4.子囊盘,白粉菌 几乎全部为外寄生菌。菌丝体无色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无性繁殖多数形成分生孢子,子囊果为闭囊壳。常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如

14、紫薇白粉病菌。,紫薇白粉病,小煤炱属Meliola 菌丝体寄生于寄主植物表面,黑色,有刚毛和双细胞的附着枝。子囊果为闭囊壳。子囊孢子24个横隔、褐色、长圆形。是植物上常见的煤污病菌。如非洲菊煤污病菌。,1.产生在菌丝体上的闭囊壳 2. 子囊孢子,非洲菊煤污病,小丛壳属Glomerella 子囊壳有毛,丛生于植物上或半埋生于植物组织中,褐色,壳内无侧丝。子囊棍棒形,无柄。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引起多种植物的炭疽病,如兰花炭疽病菌。,1. 子囊壳 2. 子囊及子囊孢子,兰花炭疽病,黑腐皮壳属Valsa 子囊壳球形或近 球形,具长颈,

15、成群深埋在由菌组 织和基物交织而成的黑色、炭质的 假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或圆筒形, 无侧丝。子囊孢子单胞、无色,腊 肠形。引起多种树木的枝干腐烂。 如杨树腐烂病菌。,黑腐皮壳属 1.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腐烂斑,子囊壳,核盘菌属Sclerotinia 菌核块状或不规则形,全部或部分埋在寄主组织内。菌核萌发产生漏斗状子囊盘,有长柄。子囊棍棒形常排列成栅栏状,子囊间有侧丝。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本属真菌的生活史中不产生分生孢子阶段。如矢车菊菌核病菌、菊花菌核病菌等。,核盘菌属 1.从菌核生出的子囊 2.侧丝 3.子囊 4.子囊孢子,切花向日葵菌核病,菊花菌核病,(4)担子菌亚门 担子

16、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个亚门。全部是陆生菌,腐生、寄生和共生。菌丝体发达,有分隔,细胞一般双核。无性繁殖除锈菌外,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高等担子菌的担子上产生4个小梗和4个担孢子。 本亚门分3纲,较为重要的有黑粉菌、锈菌和外担子菌。,黑粉菌 都是高等植物的寄生菌,且寄生性很强。多数菌种的菌丝体在细胞间生长,有的在菌丝上形成吸器。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是在担子侧面或顶部产生不定数目的担孢子。引起多种植物的黑粉病,如石竹花药黑粉病。,禾本科植物穗部,慈姑,锈菌 全为专性寄生菌,寄生于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上,引起锈病。菌丝发达,寄生于寄主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 锈菌的形态和生活史比较复杂,典型的锈菌要经过5个发育阶段,顺序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常以代号表示,即性孢子(0)、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有的锈菌必须经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此现象称转主寄生,如结缕草柄锈菌的0、阶段寄生在转主寄主鸡矢藤等植物上,、阶段寄生在细叶结缕草的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