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47629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上课使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1.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2.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重难点: 1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2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

2、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简介,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

3、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作者介绍,作者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作背景,1、注音 简明扼要 沾溉 商酌 朦胧 自顾不暇 冗长 颠沛流离,预习检查,zhn gi,zhu,mng,xi,rng,pi,繁碎:繁杂琐碎。 简明扼要: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沾溉:浸润浇灌。 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册:册,古代帝王发出的文书。指封建朝廷的

4、重要文书、诏令。 搀合:搀杂混合。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师表: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2、词语解释,师表: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不即不离: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

5、的关系。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朦胧:月光不明;,看不清。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欣赏课文朗读,1、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2、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品读题目,找到全文的过渡句,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段话将全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待人厚和律己严。,再次读,熟悉文章内容。男生读待人厚,女生读律己严。,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

6、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分析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恭送送客 (3)第五自然段:真诚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4、为什么

7、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 (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2.以上的这些事件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更能凸显人物的真实性以及其精神风貌。,1、回味先生的语言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

8、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感知形象,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2、 回忆先生的身影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有事,或无事,到

9、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3、 理解先生的苦心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 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1、 品味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读出深情的赞美。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

10、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2、 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读出深切的怀念。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体会情感,“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作者张中行先生也是如此,他是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他也是真

11、正的儒生,他和叶圣陶先生亦师亦友,对先生最好的怀念就是理解先生的苦心,传承先生的语文主张。张中行先生的语言既有儒生的典雅,又有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平易简洁的写话风格。,积累语言,繁碎 繁密细碎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遵嘱遵照嘱咐 违理违背情理 商讨商量讨论,1、 理解积累典雅的双音节词,2、 理解积累经典名句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

12、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3、 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4、 再读课文 融入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题、开头段、结尾段。,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1) 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2

13、) “过去的印象”指:以为叶先生的作品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自己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三、巩固题,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2)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4、5

14、) 送别,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我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7-10) 是从三方面来表现的。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7“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11) 要知难而不畏难,要长记于心,向叶先生学习,德行如一。,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展示了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表现了

15、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阐述叶先生“写话”主张,表达了对先生的悼念之情。,小结,写作特点 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 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 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

16、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四、检测题 1、本文作者( ),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张中行 2、叶圣陶(1894-1988),名(),字(),江苏苏州人,著名(). 绍钧 圣陶 作家、教育家 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4、作者用了()一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特别重视() “写话” ,“简洁”,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矩矩作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