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7065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盘林 第11章(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几类重要的图,11.1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11.2 二部图 11.3 树 11.4 平面图,退出,11.1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1736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发表了图论的第一篇著名论文“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下称七桥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哥尼斯堡城有一条横贯全城的普雷格尔河,城的各部分用七桥联结,每逢节假日,有些城市居民进行环城周游,于是便产生了能否“从某地出发,通过每桥恰好一次,在走遍了七桥后又返回到原处”的问题。,在图11.1.1画出了哥尼斯堡城图,城的四块陆地部分以A,B,C,和D标记。欧拉巧妙地把哥尼斯堡城图化为图11.1.2所示图G,他把陆地设为图G中的结点,把桥画成相应地联

2、结陆地即结点的边。于是,通过哥尼斯堡城中每座桥恰好一次问题,等价于在图G中从某一结点出发找出一条链,它通过每条边恰好一次后回到原出发结点,亦即等价于在图G中寻找一个圈,它通过G中每一条边恰好一次。,图 11.1.1,图 11.1.2,欧拉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条简单准则,确定七桥问题是不能解的。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定义11.1.1 图G中的一圈(或回路),若它通G中的每一条边(或弧)恰好一次,则称该圈(或回路)为欧拉圈(或回路),具有这种圈(或回路)的图称为欧拉无向(或有向)图。 定理11.1.1 给定连通无向图G,G有欧拉圈G中每个结点都是偶度结点。,由定义11.1.1可知,具有欧拉圈的图

3、是欧拉图,故图G为欧拉图G中每个结点都是偶度结点。 由于七桥问题所对应的图中每个结点都是奇度结点,根据上述定理可知,七桥问题无解。,定义11.1.2 图G中的一条链(或路),若它通过G中的每条边(或弧)恰好一次,则称该链(或路)为欧拉链(或路)。 定理11.1.2 给定连通无向图G=,u,vV且uv,u与v间存在欧拉链G中仅有u和v为奇度结点。,定理11.1.3 给定弱连通有向图G,G有欧拉回路G中的每个结点的入度等于出度。 定理11.1.4 给定弱连通有向图G=,u,vV且uv,u与v存在欧拉路G中唯有u和v的入度不等于出度,且u的入度比其出度大于1和v的出度比其入度小于1(或者反之)。,这

4、两个定理的证明,可以看作是关于无向图的欧拉圈和欧拉链的推广。因为对于有向图的任意一个结点来说,如果入度与出度相等,则该结点为偶度结点;如果入度与出度之差为1时,该结点必是奇度结点,所以定理11.1.3和14.1.4与前面两个定理的证明类似。,与欧拉圈和链(或回路和路)非常类似的问题是哈密尔顿圈和链(或回路和路)的问题。1859年,爱尔兰数学家哈密尔顿(W.R.Hamilton)首先提出“环球周游”问题。他用一个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代表世界上20个大城市(见图11.1.4(a),这个正十二面体同构于一个平面图(见图11.1.4(b),平面图的定义稍后给出),要求旅游者能否找到沿着正十二面体的棱

5、,从某个顶点(即城市)出发,经过每个顶点(即每座城市)恰好一次,然后回到出发顶点?这便是著名的哈密尔顿问题。,图 11.1.4,按图11.1.4(c)中所给的编号进行旅游,便是哈密尔顿问题的解。 对于任何连通图也有类似的问题。,图 11.1.4,定义11.1.3 图G中的一圈(或回路),若它通过G中每个结点恰好一次,则该圈(或回路)称为哈密尔顿圈(或回路),具有哈密尔顿圈(或回路)的图称为哈密尔顿无向(或有向)图。 由该定义可知,完全图必是哈密尔顿图。,定义11.1.4 图G中的一链(或路),若它通过G中的每个结点恰好一次,则该链(或路)称为哈密尔顿链(或路)。 哈密尔顿图尽管在形式上与欧拉图

6、极其相似,但其结论上却有很大不同,至今还没有得到关于哈密尔顿图的非平凡的充要条件,这是图论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还是有不少重要成果,下面给出几个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定理。,定理11.1.5 若连通图G=是哈密尔顿图,S是V的任意真子集,则(G-S)|S|。 本定理给出是哈密尔顿图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这个条件又不便于使用,因为它要求对G的结点集合的所有真子集进行验证。尽管如此,利用它还可以证明某些图不是哈密尔顿图。,下面给出图G是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这个结果是于1952年G.A.Dirac研究得到的。 定理11.1.6 给定简单图G=,|V|=n,若n3和n/2,则G是哈密尔顿图。 请注意,

7、本定理给出的仅是充分条件。例如,十多边形显然是哈密尔顿图,但=2 =5。,Bondy和Chvatol于1969年证明了更强的充分条件。他们的方法是建立下面两个引理之上的。 引理11.1.1 给定图G=,|V|=n3。若u,vV,u与v不邻接且d(u)+d(v)n,则G是哈密尔顿图G+u,v是哈尔密顿图。 受引理11.1.1启示,可以定义图的闭包概念。,定义11.1.4 给定图G=,|V|=n。图G的闭包是由G通过相继地用边连接两个其度之和至少为n的不邻接结点,直到不能如此进行为止而得到的图。用C(G)表示图G的闭包。 引理11.1.2 C(G)是唯一确定的。,下面定理是引理11.1.1的直接结

8、果: 定理11.1.7 简单无向图G是哈密尔顿图C(G)是哈密尔顿图。 容易看出,至少有三个结点的所有完全图都是哈密尔顿图。由此可得到下面推论: 推论 给定简单无向图G=,|V|3。若C(G)是完全图,则图G是哈尔密顿图。,对于有向图的哈密尔顿回路和路也有此类似结果,但其证明却是困难得多,因此这里只叙述由Ghoula-Houri给出的定理如下: 定理11.1.8 给定n阶强连通图G=。若对任意vV,有d+(v)+d-(v) n,则G有哈密尔顿回路。,11.2 二部图,本节简要介绍二部图及二部图中匹配理论的主要概念和成果。 定义11.2.1 给定简单无向图G=,且V=V1V2,V1V2=。若V1

9、和V2的诱导子图和都是零图,则称G是二部图或偶图,并将二部图记作G=,并称V1,V2是V的划分。,在一个二部图G=中,若|V1|=m,|V2|=n,且对任意的uV1,vV2均有u,vE,则称G为完全二部图,记为Km,n。 定理11.2.1 简单图G为二部图G中所有基本圈的长度为偶数。,定义11.2.2 给定简单无向图G=,若ME且M中任意两条边都是不邻接的,则子集M称为G的一个匹配或对集,并把M中的边所关联的两个结点称为在M下是匹配的。 令M是G的一个匹配,若结点v与M中的边关联,则称v是M饱和的;否则,称v是M不饱和的;若G中的每个结点都是M饱和的,则称M是完全匹配。如果G中没有匹配M1,使

10、|M1|M|,则称M是最大匹配。显然,每个完全匹配是最大匹配,但反之不真。,定义11.2.3 令M是图G=中的一个匹配。若存在一个链,它是由分别由E-M和M中的边交替构成,则称该链是G中的M交错链;若M交错链的始结点和终结点都是M不饱和的,则称该链为M增广链;特别地,若M交错链的始结点也是它的终结点而形成圈,则称该圈为M交错圈。,在匹配理论中,人们特别关心的是最大匹配。Berge在1957年给出了一个图中的一个匹配为最大匹配的充要条件。在证明这一结论时,将要用到两个集合的对称差的概念,现叙述如下: 给定两个集合S和T,S与T的对称差,记为ST,其定义为: ST=(ST)-(ST),引理11.2

11、.1 设M1和M2是图G中的两个匹配,则在中,每个分图或是交错链,或是交错圈。 定理11.2.2 (Berge,1957)图G的一个匹配M是个最大匹配G中不含有M增广链。,在许多应用中,希望在二部图G=中找出一个匹配M,使得V1中每个结点都是M饱和的。1935年,Hall首先给出存在这样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定理。 定理11.2.3 给定二部图G=,G中存在使V1中每个结点饱和的匹配对任意SV1有 |N(S)|S| (2) 其中N(S)表示与S中结点邻接的所有结点集合。,推论 若G=是二部图,且对于任意vV1或V2有d(v)=k0,则G有一个完全匹配。 在定理11.2.3的证明中,它提供了在二部

12、图G=中寻找一个匹配M,使V1中每个结点是M一饱和的。下面给出的称为Hungarian方法的算法。令M是G=中任意一个匹配,该算法是:,(1) 若V1中每个结点是M饱和的,停止。否则,令v是V1中M不饱和结点,作 S=v和T= (2) 若N(S)=T,因为|T|=|S|-1,则|N(S)|S|,由Hall定理知,不存在使V1中每个结点都是饱和的匹配,停止,否则,令yN(S)-T。 (3) 若y是M饱和的,令y,zM,作 SSz和TTy 并转到(2);否则,令CM是以v为始结点和y为终结点的M增广链,作MME(CM)并转到(1)。其中E(CM)表示CM中所有边的集合。,11.3 树,定义11.3

13、.1 一个无圈的连通图,称为树。 显然,由定义可知,树是个简单图,即它无环和无平行边。 在树中,度为1的结点称为叶或悬挂结点;度数大于的结点称为内结点或分枝结点;而与叶或悬挂结点所关联的边,称为叶边或悬挂边。 若图中的每个连通分图是树,则称该图为森林。,定理11.3.1 树T中任两个结点间恰有一条链。 定理11.3.2 若图G中每对结点间有且仅有一条链,则G为树。 定理11.3.3 具有n个结点的树中有n-1条边,即树T=中,|E|=|V|-1。,注意,具有n个结点和恰有n-1条边的图未必是树,但有下面两个定理: 定理11.3.4 给定连通图G=,若|E|=|V|-1,则G是树。 定理11.3

14、.5 给定图G=,|E|=|V|-1且G中无圈,则G是树。,连通无圈完全刻划了树,这是树的一个特性;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性质是:它以最少的边使结点可达或连通。这便导出下面的最小连通的概念。 定义11.3.2 给定连通图G=,若对任意eE,均使G-e不连通,则称连通图G是最小连通的。,显然,最小连通图不可能有圈。因为删去圈中的一条边后仍使图连通。于是,最小连通图是树。反之, 如果一个连通图G不是最小连通的,则必存在G中一条边ei,使G-ei连通。所以ei位于一圈中,这意味着G不是树。故可得到下面定理:,定理11.3.6 图G是树G是最小连通的。 上面的六个定理可以总结为下面五个不同的但却是等价的树

15、的定义。给定图G=,G是树的等价定义是: G是连通且无圈 G是连通且|E|=|V|-1 G是无圈且|E|=|V|-1 G中每对结点间恰有一条链 G是最小连通图,定理11.3.7 给定树T=,若|V|2,则T中至少存在两个悬挂结点。 对于一些图,它本身未必是树,但它的子图是树。一个图可能有多个子图是树,其中很重要的一类树是生成树。,定义11.3.3 给定图G=。若G的生成子图T是树,则称T是G的生成树。T中的边称为枝,是G中的边但不为T中的边称为弦。 定理11.3.8 图G=有生成树T=G是连通的。,假设图G=是连通图,G的一个生成树是T=,则|ET|=|V|-1。因此,要确立G的一棵生成树必须

16、从G中删去|E|-(|V|-1)条边。称数(|E|-|V|+1)为图G的基本圈的秩,它表现打破全部基本圈所必须从G中删去的最小边数,即由G产生的生成树应删去弦的数目。例如,对于图11.3.3所示的图,其圈秩是3。,定理11.3.9 若T是图G的一棵生成树,e=u,v是弦,则存在唯一的由e和T中某些边构成的基本圈C。若f是C上与e不同的边且由f替换e而得到图T1,则T1也是G的一棵生成树。 定理11.3.10 设T1和T2是图G的两棵生成树。若f是T1的边但不为T2的边。则存在一条是T2但不为T1的边e,使得用e代替T1中的一条边而得到图G的一棵生成树T3。,下面讨论利用生成树为讨论加权图的最小连接问题。 设G=是加权的连通图,对任意边e,其权w(e)0。令T=是G的一查枷权生成树,其所有枝上的权的总和 (e),称为树T的权,记为w(T)。一般说来,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