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6848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孙青华 第五章 移动通信(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移动通信系统,本章内容 移动通信概述 GSM移动通信系统 CDMA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简介,本章重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工作方式和多址方式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 3G移动通信的制式,5.1.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处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通常是一个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系统。 按照移动体所处运动区域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 陆地移动通信 海上移动通信 空中移动通信 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 航空航天通信系统 航海通信系统 国际卫星移动通信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蜂

2、窝移动通信系统。,5.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和相连接的天线(含馈线)构成,发射机的主要作用 将所要传送的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形成已调载波,已调载波信号经过上变频变成为射频载波信号,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天馈线。 天线主要作用 把射频载波信号转换成电磁波,从天线发射出去,或者将接收的电磁波变成为射频载波信号。 馈线的主要作用 把发射机输出的射频载波信号送至天线。这就要求馈线的衰耗要小,又要求馈线的阻抗与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和天线的输入阻抗相匹配。 接收机的主要作用 把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低噪声高频放大,再经过下变频、中频放大和解调后还原出原始信号,

3、最后经低频放大器放大后输出。,用户在移动通信当中遇到的问题?,手机没有信号 呼叫无法接通 通话过程中出现回音 短信会延时 ,5.1.3 移动通信的特点,1电磁波传播具有多径效应 2移动通信是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互调干扰 邻道干扰 同频干扰 3移动通信具有多普勒效应 4用户在经常地移动,多径效应,互调干扰 发信设备中器件的非线性引起的。如接收输入回路的选择性不好时,就会使不少干扰信号随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混频级,从而形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 要求移动通信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接收机高频和中频放大器的选择性要求更高。 邻道干扰 邻道干扰是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之间的干扰,邻近信道强的信号压倒邻近信道弱

4、的信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移动通信设备中使用了功率控制电路。当移动台靠近基站台时,控制中心命令降低发射功率,而远离基站时,命令其升高发射功率,这样就可以减少邻道干扰。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相同载波频率移动台之间的干扰,它是蜂窝式移动通信所特有的,因为窝式的各个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载频。,当移动台达到一定速度时,基站台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将随运动速度 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频移,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在移动台高速移动时,多普勒效应会导致快衰落,速度越高,衰落变换频率越高,衰落深度越深。 采用“锁相技术”解决。,多普勒效应,由于是移动通信,那么通信的双方(或一方)的位置必然不会固定在某一个地

5、方,他会因实际需要而不断移动自己的位置。 发射机在不通话时又处于关闭状态,即没有一条音信道专门配备给一台移动电话机。 为了实现可靠有效的通信,要求移动通信设备必须具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访问等跟踪交换技术。,用户的移动性,5.1.4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准双工方式。 移动电话的发射机仅在发话时才工作,而移动电台的接收机总是时刻在工作,通常称这种系统为准双工系统 。,目前常见的双工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频分双工(FDD),即通过不同频率区分收发信号 另一种为时分双工(TDD),即通过不同时隙区分收发

6、信号。 目前3G制式中WCDMA和CDMA2000使用的双工方式是FDD,TD-SCDMA使用的双工方式是TDD。,5.1.5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 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等间隔的互不重叠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为了实现双工通信,收、发使用不同的频率(称为双频双工)。早期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方式。 FDMA的缺点是频率利用率低。,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帧,每一帧又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互不重叠),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移动台在每帧中按指定

7、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而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台的信号而互不混扰,同时,基站向多个移动台发送的信号都按规定的时隙发射,各移动台在指定的时隙中接收,从各路的信号中提取发给它的信息。 优点 频率利用率高,在同一频道可供几个移动台同时进行通信。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 时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全网同步,技术比较复杂。,码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是各发送端用各不相同、相互正(准)交的地址码调制其所发送的信号。在接收端利用码型的正(准)交性,通过地址识别(相关检测),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符的信号。 在(CDMA)移动通信中,各移动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的不同或时隙的不同来区分的,而

8、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地址码)来区分的。 特点 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波,共同占用整个带宽,各个用户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信号,所以各用户的发射信号,在时间上,频率上都可以互相重叠。,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的比较,5.1.6 移动通信服务区体制,1.移动通信网体制 2.无线覆盖的区域结构,1.移动通信网体制,根据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一个基站台发射的电磁波只能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被移动台接收,这个能为移动用户提供服务的范围称为无线覆盖区。 按照无线覆盖区的范围,移动通信网的体制分为小容量的大区制和大容量的小区制两大类。,(1)大区制,大区制,就是在一个服务区(如一个小城市)内,只设有一个基站,并

9、由它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 。 通常为了扩大服务区域的范围,基地站天线架设得很高,发射机输出功率也较大,覆盖半径大(服务区半径通常可为2050 km )。 在服务区内的所有信道的频率都不能重复 。 优点 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在客户较少的地区,或在开展移动通信业务的初期使用。 缺点 频率利用率低、通信容量小(容纳的用户数有限,通常只有几百用户 )。,(2)小区制,小区制 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地站,负责本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 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一至数十公里左右。 每个小区和相隔较远的其他小区可再重复使用相同频率,称为频率复用。 优点 频率

10、利用率高(不相邻小区频率重复使用)、整体容量大。,(3)小区制的形式,面状服务区 面状服务区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用正六边形无线小区邻接构成整个面状服务区是最好的,形状很像蜂窝,所以又称为蜂窝式网。 带状服务区 带状网主要用于覆盖公路、铁路、海岸等,其服务区内的用户呈带状分布。,2无线覆盖的区域结构,为便于控制和交换,公用移动电话一般包括小区、基站区、位置区、移动业务交换区、服务区及系统区六个区域。 (1)小区:是一个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120度扇形天线,一付天线)所覆盖的区域。 (2)基站区:是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 (3)位置区:可由几个基站区组成,移动台在该区内可自由移动而无

11、需更新位置登记。 (4)移动业务交换区:是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覆盖的网络中的一部分范围,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位置区组成。 (5)服务区:由几个移动业务交换区组成,在该服务区内,固定客户无需知道移动台的实际位置即可与该移动台建立连接。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属于两个服务区。 (6)系统区:由一个或几个服务区所组成,它可容纳全部制式相同的移动台。例如GSM系统区包括中国移动GSM服务区和中国联通GSM服务区。,无线覆盖区域结构,小区,小区,基站区,位置区,移动业务交换区,服务区,5.1.7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无线电频率是是全人类共享的有限自然资源。 199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华人民共

12、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明确提出:“无线电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贯彻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律该频率划分规定是参照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结合我国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市场需求制定的,是我国使用无线电频率、从事无线电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试验和设置使用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法规文件。,12G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分配,图例:,(1)GSM900MHz频率分配 我国GSM900MHz系统可用频段规定为: 905 MHz91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950 MHz96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可用频

13、段为10MHz。 双工间隔为45 MHz。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 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8个时隙,即8个信道。每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 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每个频道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2)DCSl800频率分配 DCS1800使用1800MHz频段,频率范围是 1710 MHz178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 MHz188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可用频段为75MHz。 双工间隔为95MHz。 频道间隔为200kHz。,(3)CDMA频率分配 825 MHz83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870 MHz880MHz 基站发

14、、移动台收。 频段宽度为10MHz。 双工间隔为45MHz。 频道间隔为1.25MHz。,频率分配举例,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频道序号为76124,共49个频点,对于GSM900 FL(n)= 890.200MHz +(n-1) 0.200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FH(n)= fl(n) + 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n= 76124共49个频道 例如: n=76,FL(76)=905.2MHz;FH(76)=950.2MHz n=124,FL(124)=914.8MHz;FH(76)=959.8MHz 其中76-95给移动,96-124给联通 。 2001年度

15、模拟退网后,1124均可使用。,GSM1800MHz频段为: FL(n)=1710.2MHz + (n-512) 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512 885 例如: n=512,FL(512)=1710.2MHz;FH(512)=1805.2MHz。 n=885,FL(885)=1805.2MHz;FH(885)=1879.8MHz。,900MHz,1800MHz,23G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依据国际电联有关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频率划分和技术标准,按照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结合我国无线电频谱使用的

16、实际情况,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12月23日公布了我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信息产业部无2002479号文件)。 目前在800MHz/900MHz频段及1800MHz频段的2G/2.5G相应频带,规划为向3G演进的扩展频带。,主要工作频段有 IMT2000 FDD方式为1920 MHz1980MHz/21102170MHz; TDD方式为1880 MHz1920MHz、20102025MHz。 补充工作频段: 对FDD方式为1755 MHz1785MHz/18501880MHz; 对TDD方式为2300 MHz2400MHz。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3GMSS工作频段: 1980 MHz2010 MHz /2170 MHz2200MHz。,TD-SCDMA 2010MHz-2025MHz 1880MHz-1920MHz 2300MHz-2400MHz 共155MHZ,我国目前给无线局域网规划频率已有2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