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5164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86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eo Parametric 2.0标准案例教程-电子教案-孙江宏 第三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建模初步,本章内容包括: 建模方法及基本概念 基本特征 建模实例,3.1 建模方法及基本概念 建模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线框形式、三维曲面形式、实体模型形式。 线框形式 这种形式利用线条的形式将三维几何模型搭建起来,但不包含任何的表面、体积等信息。 三维曲面形式 这种形式能够建立一些具有一定轮廓的几何外形,但是它只相当于物体表面的表皮,而不具备质量信息。 实体模型形式 这种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几何形体,不仅有“表”即外形,而且有“里”即质量,“表”“里”如一,它完整的定义了三维实体。,3.1.1 特征概念 特征是指所有的实体、嵌片和对象等,是构成零件的 最基本的部分。,拉伸特征 拉伸特征

2、切减材料特征,3.1.2 关联 所谓关联就是在任意层面上更改设计,系统会自动在所有层面上做相应的改动。,装配件与零件的对应关系,表示在装配件中修改零件的尺寸,将在零件模型中立即得到反映,表示在零件模型中删除某个特征,那么将在装配件中立即得到反映,3.1.3 参数化 所谓参数化是将模型所有尺寸定义为参数形式,系 统默认的参数名字是“d#”,其中“#”是尺寸标注的流 水号。,此外,用户可以定义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使得特征之间存在相依关系,当修改某一单独特征的参数值时,同时会牵动其他与之存在相依关系的特征进行变更,以保持整体的设计意图。,3.1.4 柔性建模 柔性建模技术的最大创新在于成就了对

3、基于特征的参数建模和基于特征的非参数建模的完美兼容。 柔性建模技术则融合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建模和基于特征的非参数建模,具备八大建模优势:特征树型结构变为特征集,在无约束模型上进行受控编辑,在参数约束模型上进行编辑,父/子结构,尺寸方向控制,程序特征,模型创建以及快速进行“假设”变更。 柔性建模技术兼具几大优点:突破了基于历史的建模系统所固有的系统架构所产生的障碍。,3.1.5 建模思路 建模思路并不是规定,希望用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在建模过程中灵活掌握。 设计准则: (1)确定特征的顺序:在模型中,特征的顺序对于模型的意图影响相当大,同一个模型,由不同的特征顺序生成,则产生的结果是差别很大的。基

4、础特征是考虑的重点,选择适当的特征作为设计中心。 (2)简化特征类型:组成模型的特征尽量简单化,这样使修改更为容易。充分考虑尺寸参数的控制。 (3)建立特征的父/子关系,注重解决特征的关联问题。 (4)灵活使用特征复制操作:复制操作会产生一个特征阵列,如果改变其中任意一个特征的参数,那么系统会自动的反映在其他的阵列特征上。,具体的建模过程: (1) 对于要建立模型的一个零件来说,应首先分析它的特征,确 定特征的创建顺序。 (2) 进入零件设计阶段。 (3) 创建草绘特征,它是其他特征的父特征,因此很重要。 (4) 确定参考平面。 (5) 绘制其他的特征。 (6) 进行必要的标注和修改尺寸。 (

5、7) 存盘。,3.2 基准平面 3.2.1 基准平面及其使用,默认基准,基准平面的两个侧边,基准平面是一个无限的二维平面参照。它没有任何质量或体积。 选取一个基准平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取基准平面的边界; (2)选取基准平面的文字; (3)从【模型树】窗口中选择基准平面。,3.2.2 创建附加的基准平面,基准平面的约束条件: 【穿过】:基准平面通过选取的基准点、模型顶点、轴线、实体边、二维曲线、平面或圆柱面。 【法向】:基准平面垂直于选取的轴线、实体边、曲线、平面。 【平行】:基准平面平行于选取的平面。 【偏移】:基准平面相对该对象偏置一定距离,选取此项并选取参照时,在【平移】文本框中

6、输入定位尺寸,选取此项后系统会在参照平面上显示偏置方向的标示箭头。,如果用户希望确切选择某个对象平面作为参考,可 以从智能过滤器中选择类型,然后在窗口中选取对象会非 常方便。,3.3 建模实例 3.3.1 模型分析,零件图,3.3.2 建模步骤 具体步骤: Step1:新建零件文件jianmo.prt。,零件,jianmo,实体,Step2:创建平板A特征,(1),(2),在此我们选择单侧的,即只在【侧1】中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在其右侧文本框中输入拉伸深度值,也可以直接在操控板的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从而单向生成平板A特征。,(3),选取TOP平面,(4)单击【草绘器】操控板中的创建圆按钮 ,绘制

7、两个圆,其中一个圆心对齐基准中心。单击创建线按钮 ,绘制两条直线与两个圆相交。,(5)【约束】操控板中的相切按钮 ,系统要求选取两图元使它们相切。分别选取直线和圆,从而使它们相切,注意到在切点处出现了T符号。,相切后的情况,(6)单击【尺寸】操控板中的创建定义尺寸按钮 ,分别 单击两个圆心,然后在适当位置单击鼠标中键,完成尺寸 标注。,尺寸标注后的情况,(7)单击【修改】操控板中的修改尺寸按钮 ,按下CTRL键,分别选取三个尺寸,在弹出的【修改尺寸】 对话框的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尺寸值。,修改尺寸后的结果,(8)为生成平板A,必须只留外边界,这样才能向一个方 向生成平板A,因此单击【编辑】操控板中

8、的删除 段按钮 ,选择两个圆的内侧。,修剪后的结果,(9)单击草绘器操控板中的确定按钮 ,完成草图设计。 (10)在操控板【选项】上拉菜单中的【侧1】菜单中选取【盲孔】。,(11)在【深度值】文本框中输入拉伸厚度为3,确定后单击 按钮。,(12)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的视图列表】按钮 ,选取【默认方向】命令,查看生成的平板A特征。,平板A生成后的情况,Step3:圆柱B的特征建造 (1),(2)在【选项】弹出菜单中决定选定拉伸特征是单侧的还是双侧的,在此我们选择单侧的,即只在【侧1】中选择一个方向,从而单向生成平板A特征。 (3),圆柱体B生成方向,(4)进入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单击

9、【草绘】操控板中的创建圆按钮 ,绘制一个圆,其中心与基准中心重合。 (5)单击【编辑】操控板中的修改尺寸按钮 ,点取圆的直径尺寸,在弹出的【修改尺寸】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尺寸值。,(6)单击【草绘】操控面板中的确定按钮 ,完成草图设计。 (7) 在【选项】上拉菜单中选择【侧1】菜单中的【盲孔】命令。,修改尺寸后的结果,(8)在【输入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拉伸厚度为3,确定后单击 按钮。 (9)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的视图列表】按钮 ,选取【默认方向】命令,查看生成的圆柱体B特征。,圆柱体B生成后的情况,Step4:生成圆柱体C (1)单击【基准】操控面板中的插入基准平面按钮。,基准平面,(2)

10、,偏移方向,生成偏移平面后的情况,(3)再次打开【拉伸】操控板。 (4)仍然采用单侧生成方式。 (5)选取DTM1为草绘平面,系统提示选择拉伸的生成方向,采用系统缺省方向。将草绘参照设置为缺省状态。,圆柱体C生成方向,(6)进入草绘模式,单击【草绘】操控板中的创建同心圆 按钮 ,然后单击小半圆弧,拖动鼠标绘制一个圆,其中 心与小半圆弧圆心重合。 (7)单击小半圆弧,按下键盘的Delete键,将小半圆弧删除 (8)单击【草绘】操控面板中的确定按钮 ,完成草图设计。 (9)在【选项】上拉菜单的【侧1】下拉菜单中选取【盲孔】。 (10)在【输入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拉伸厚度为3,确定后单击 按钮。 (1

11、1)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的视图列表】按钮 ,选取【默认方向】命令,查看生成的圆柱体B特征。,圆柱体C生成后的情况,Step5:生成通孔D、E (1)从【工程】操控面板中单击【孔】按钮 ,系统显示【孔】操控板。,(2)在【直径】文本框中输入孔的直径值为15,在【深度】上拉列表中选择【穿过所有】方式 。 (3),首先在【放置】列表中单击,选取零件表面。然后按下Ctrl键,选取圆柱体B的轴线A-4,此时在【类型】下拉列表中自动选择【同轴】类型,单击【预览特征几何】 按钮 ,对生成的通孔特征进行预览,单击【确定】按钮,通孔D生成后的情况,通孔E的创建方法与通孔D一样,只是它的直径值为5,选择的轴线为A

12、-2。,通孔E生成后的情况,Step6:生成倒角F (1),(2)在【集】菜单中选择“45D”命令,在文本框中输入倒角尺寸值为0.5。,(3)系统要求选取需要倒角的边,分别选取两个通孔的上下边。 (4)单击 完成。 Step7:点取主菜单【文件】下的【保存】命令即可。 Step8:单击图形显示工具栏中的【保存的视图列表】按钮 ,选取【默认方向】命令,查看生成的零件特征。,最后生成的零件情况,3.4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已经对Creo Parametric的建 模方式和一些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该软件 的建模原理和基本概念也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而且通过 建模实例,读者可以体会到Creo Parametric的强大功能。但是这些基本概念和建模原理只有经过日后不断的实践 与练习,才能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读者通过接 下来几章的学习,会加强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从而在平时的设计中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