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50784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模具设计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志刚 第3章3.6(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 塑料模的设计程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塑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尺寸大小、精度高低、生产批量以及技术要求等各不相同,因此,模具设计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综合运用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设计出合理经济的成型模具。 根据塑料模的分类和基本结构可知,塑料模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很多,但是,各类塑料模的设计是具有共同点的,只要认真掌握这些共同点的基本规律,可以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模具设计的水平。,塑料模设计时应保证塑件的质量要求,尽量减少塑件的后加工,模具应具有最大的生产能力,且经久耐用,制造方便,价格便宜等。 现就压缩模,压注模和注射模设计的一般程序简叙如下。,3.

2、6.1 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塑件设计者提出,任务书的内容包括: (1)经过审签的正规塑件图纸,并注明所用塑料的型号、颜色、透明度等。 (2)塑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塑件的生产数量。 如系仿制,还附有塑件实物。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成型工艺人员根据塑件的成型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塑件成型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3.6.2 搜集、 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 搜集整理有关塑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等技术资料以备模具设计时使用。,1 . 分析塑件 (1)明确塑件的设计要求 通常,模具设计人员通过塑件的零件图就可以了解塑件的设计要求。但对形

3、状复杂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有必要了解塑件的使用目的、装配要求及外观等。 (2)分析塑件模塑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根据塑件所用塑料的工艺性能(如流动性、收缩率等)及使用性能(如机械强度、透明性等)、塑件结构形状、尺寸及其公差、表面粗糙度、嵌件形式、模具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等,对塑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塑件模塑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必要时,就应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塑料品种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以适应成型工艺的要求。,(3)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 塑件的生产批量与模具的结构关系密切。小批量生产时,为了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成本,多采用移动式单型腔模具;而在大批量生产时,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

4、提高生产率,只要塑件可能,通常采用固定式多型腔模具和自动化生产。为了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及流道凝料的自动脱落机构等提出了相应要求。 (4)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为了选用成型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目及模具加料腔尺寸等,必须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2 . 分析工艺资料 分析工艺资料就是分析工艺任务书提出的成型方法、成型设备、材料型号、模具类型等要求是否合理,能否落实。 3 . 熟悉有关参考资料及技术标准 常用的有关参考资料有塑料材料手册、成型设备说明书等,常用的有关技术标准有机械制图标准等。,4 . 熟悉工厂实际情况 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主要是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5、,模具生产车间的技术水平,工厂现有设计参考资料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等。 3.6.3 设计模塑成型工艺 有些分工比较细致的工厂,模塑成型工艺的设计任务是专由塑料成型工艺人员来完成的。否则,模具设计人员也可兼作此项工作。关于塑料模塑工艺规程的编制问题,巳在前面作了详细叙述,这里不再重复。,3.6.4 熟悉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在设计模塑成型工艺中,只是对成型设备的类型、型号等作了粗略的选择,这种选择远远不能满足模具设计的需要。因此,模具设计人员必须熟悉成型设备的有关技术规范。如液压机的公称压力(吨位)、顶出力、顶出杆的最大行程、上压板的行程、上、下压板之间的最大开距及最小开距、台面结构及尺寸等。如注射机

6、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固定模板与移动模板之间的最大开距及最小开距、它们的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射机调距螺母的可调长度、最大开模行程、注射机拉杆的间距、顶出杆直径及其位置、顶出行程等。,3.6.5 确定模具结构 理想的模具结构必须满足塑件的工艺技术要求和生产经济要求,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件的成本低,生产率高,模具使用寿命长,操作安全方便。在确定模具结构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 (2)型腔数目的确定,型腔的布置和流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的设计。,(3)模

7、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5)推出机构的设计。 (6)拉料杆形式的选择。 (7)排气方式的设计。 (8)加热或冷却方式、沟槽的形状及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的确定。,3.6.6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加料腔的尺寸计算。 (3)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 (4)有关机构的设计计算。 (5)模具加热或冷却系统的有关计算。,3.6.7 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 在以上模具零部件设计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塑料模架标准和结构零件标准,初步绘出模具的完整结构草图,并校核预选的成型设备。,3.6.8 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8、 1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1)尽可能按1:1 比例绘制,并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绘制时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为了更好地表达模具中成型塑件的形状、浇口位置等,在模具总图中俯视图上,可将上模或(定模)拿掉,而只画出下模或(动模)部分的俯视图。 (3)模具总装图应包括全部组成零件,要求投影正确,轮廓清晰,(4)通常,将塑件零件图绘制在模具总装图的右上方,并注明名称 材料、收缩率、制图比例等。 (5)按顺序将全部零件的序号编出,并填写零件明细表 (6)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标注模具的必要尺寸(如外形尺寸、装配尺寸、闭合尺寸等)。模具的技术要求的内容通常是:模具装配工艺要

9、求,使用及装拆方法,试模及检验要求等。,2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由于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1)图形应按需要选择适当比例绘制,要求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图形清晰。 (2)标注尺寸要统一,集中、 有序、 完整。 (3)根据零件的用途,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 (4)填写零件名称、图号、材料、数量、热处理、表面处理、硬度及图形比例等内容。,3.6.9 校对、审图最后用计算机出图 (1)校对 以自我校对为主,校对的内容是 :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成型收缩率的选择,成型设备的选用,模具结构的确定等。 (2)审图 审核模具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是否正确,验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等。 (3)在所有效对、审核正确无误后,用计算机打印出图,或以磁盘或联网的方式将设计结果送达生产部门组织生产。 此外,模具设计人员还应参加模具零件的加工、组装、试模、投产的全过程才算完成任务。,作业题:如图所示,已知:最大收缩率 1%, 最小收缩率 0.6% 求:型芯的直径? 型腔内径? 型腔深度? 型芯高度及两小孔中心距?,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