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5005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琼 第三章 教学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概述,01,教学设计各要素分析,02,教学设计案例,03,教学设计新发展,04,第四大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并描述教学设计的概念 记忆并阐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图) 说出学习需要及分析的主要方法 理解学习内容分析的五个方面 从两个主要方面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以学习、教学、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

2、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二、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用系统的观点分析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 理论性 简化形式。,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图,一、学习需要分析 1. 概念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是指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 “目前的学习状况”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素质。 “学习需要”正是这二者之差,它指出了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暴露了教学中存在着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正是需要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去解决的。 学习需要分析是指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

3、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2. 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 根据分析采用的目标参照系的不同,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将学习者学习的现状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找出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方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根据社会(或职业)的需求来确定教育系统的教学目标,找出学习者现状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鉴别出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二、学习内容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含义 学习内容: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学习内容分析:根据总的数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范

4、围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学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二)学习内容的分类 加涅 根据学习结果 五大类型 (1) 言语信息 陈述知识 语言文字形式传授 (2) 智力技能 是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3)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一种处理内部加工过程,对内进行调控的能力。 (4) 态度 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5) 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表现在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中。,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归类 图解 层级,信息加工 卡片 概念图,分 析 方 法,三、 学习者分析 分析学生的特征

5、1、 学习准备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对新学习的适应性。 学生的一般特征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认知成熟度、智力才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 方法:查阅登记表 观察 谈话 学生的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课程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技能(预备技能、目标技能) 学习态度,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2、学习风格 对学生感知不同事物、并对不同事物做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构成了学

6、习风格。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如: 条件取向:内容形式的偏好、环境的要求等 认知方式:沉思型、冲动型 人格因素:控制点 焦虑水平 生理类型:左右半脑优势等。 分析方法 观察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来确定。 问卷法: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写。 征答法: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学习风格。,第五大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并学会使用两种方法编写学习目标 了解总体策略的三个方面及组织形式 了解教学媒体选择的四个依据 了解教学媒体选择的常用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四、教学目标的阐明 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或

7、标准。 学习目标 是对学习者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可观察、可测量。 (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 认知目标回忆、再现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形成 情感目标心理反应 内隐性、抽象性 动作技能目标肌肉骨骼运用、发展、协调 而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个层次。 (二)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 1. ABCD法 A对象(Audience),应写明教学的对象。,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B行为(Behaviors),应说明通过学习之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动词选取是关键。 总括性行为表述:知道 理解 掌握 欣赏 具体性行为表述:操作 举例 复述 比较等 例:知道了中

8、国的各省会城市 在地图中指出中国的省会城市 C条件(Condition),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如: 环境:空间 光线 温度等 设备:工具 说明书 计算器 时间:速度 时间 人:个人单独 集体完成等。 D标准(Degree),规定出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如时间限制、准确性、成果特征等。 行为不能省 条件和标准可选择 例:小学三年级学生,在20分钟内,默写三首古诗,准确率达90%以上。,2. 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 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先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表明学习目标,以反映学生理解、应用、分析、欣赏、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出一些能够反映上述内在

9、变化的行为,使得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也能够观察与测量。 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内部心理描述: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行为1:每天早晨坚持参加锻炼 行为2: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行为3:愿意阅读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杂志 任务分析法:由终点目标,逆推法,追问到起点能力,将之间的目 标逐级排列。,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五、教学策略的确定 (一)概念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研究重点。 (二) 教学策略的分类 替代型:教师

10、给学习者确定教学目标、组织内容,指导学习 生成型: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内容,主动处理 指导型:两者恰当结合,相互借鉴 (三)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 小组协作学习 个别化学习,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六、 教学媒体的选择 (一)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思路是: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对象、媒体的教学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进行整体考虑,择优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1. 依据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 2.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目标内容媒体”三位选择模型图,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3、依据教师特征和学生特征 教师:对所用的教学媒体熟练程度 运用先进教学媒体的积极性 学生

11、:年龄特征、认知能力(思维、概括能力、注意力)等。 4、依据教学条件 资源、环境状况、经济能力、设施等因素 (三)基本的选择方法有:问题表、算法式、矩阵选择表、流程图和戴尔的经验之塔,媒体效益指数 = 功能 / 代价,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四)媒体运用说明,第六大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实例理解并学会书写教案和学案 描述教学评价的三个分类、了解其功能 理解教学设计成果的两种评价方式 了解教学设计的新发展即信息化、混沌理论,一、以教师为主的教案 表格式 记叙式 二、以学生为主的学案 从教学设计中独立出来,只关注针对学生的学习设计。 流程图 三种编制方式:教师、学生、师生共同编制 两种编写方式:表

12、格式 记叙式 针对三个模块:自学设计、达标练习、研究型作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依据 手段 测量 价值判定 诊断 分析并改进 2、分类 基准: 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 自身评价 从阶段和功能上可以分: 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评价,通常是在新的课程内容学习开始前,对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 形成性评价。指为实现及时了解教学结果和学习者学习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改进教学设计或教学工作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3、功能: 为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鉴别学生成绩,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13、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 (1)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能力 方法 内容 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达标程度 反应 时间因素等 (2)教学材料评价指标:教育性 科学性 技术性 艺术性 经济性,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5、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 制订评价计划 选择评价方法 试用设计成果 归纳分析材料 报告评价结果 6、教学设计成果总结性评价 八个方面 7、案例: 活动教学设计 讲授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设计的新发展,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模式图: 二、混沌教学设计理论 混沌中隐藏着有序 蝴蝶效应 分形及教学评价 奇异吸引子,课 题: 授课对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教案设计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