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4657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籍丹宁 第三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绝对优势论 3.1.1 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3.1.2 绝对优势论的假设条件 3.1.3 绝对优势论的论证 3.1.4 绝对优势论的简评 3.2 比较优势论 3.2.1 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3.2.2 比较优势论的论证 3.2.3 比较优势论的简评 3.3 相互需求论,3.3.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3.3.2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3.3.3 相互需求论简评 3.4 要素禀赋论 3.4.1 要素禀赋论的相关概念 3.4.2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 3.4.3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分析 3.4.4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3.5 要素禀赋论的简评 3.5 里昂惕夫之谜,3.5.1 里昂惕夫对

2、要素禀赋论的检验 3.5.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3.5.3 里昂惕夫之谜简评,3.1.1 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1.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3.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3.1.2 绝对优势论的假设条件,(1) 理论分析模型是221模型。 (2) 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移动,但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 (3) 两国的资源都已得到充分利用。 (4) 自由贸易。 (5) 规模报酬不变。 (6) 没有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7) 贸易平衡。,表3-1 中国和美国的绝对成本差异(分工与贸易之前),表3-2 中国和美国的绝对成本差异(分工与贸易之后),表

3、3-3 自由贸易后中国和美国的国内消费量,3W2.TIF,3.2 比较优势论,3W3.TIF,3.2 比较优势论,3W4.TIF,3.2.1 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自由贸易。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两国之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没有运输费用。 贸易方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作为中间媒介。,表3-4 中国和美国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分工与贸易之前),表3-5 中国和美国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分工与贸易之后),表3-6 自由贸易后中国和美国的国内消费量,3.3.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1.

4、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3.相互需求法则,3W5.TIF,3W6.TIF,表3-7 美国和英国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1.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图3-1 互惠贸易的范围,3.3.2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1.贸易条件(Terms 2.均衡价格论(Theory 3.提供曲线(Offer,3W7.TIF,3W8.TIF,图3-2 提供曲线,3W9.TIF,3W10.TIF,3.4.1 要素禀赋论的相关概念,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3.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度,3.4.2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1)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5、(劳动和资本),即222模型。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3)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5)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 (6)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7)在两国中,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8)一国内部的生产诸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自由流动。 (9)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障碍。,3.4.3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分析,1.理论内容 2.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图3-3 要素禀赋论的一般均衡分析,3W11.TIF,3.5.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6、1.劳动效率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 存在贸易壁垒 4. 忽略自然资源因素 5.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3.5.3 里昂惕夫之谜简评,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基础上提出的。 2.李嘉图继承和发扬了斯密的观点,通过放松绝对成本差异的前提约束,以相对成本的差异为前提假设,建立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3.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补充和发展了比较优势论,解决了国际贸易为参加方带来利益的范围、双方如何分配利益、互惠范围等问题。 4.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在比较优势论的基础上的一大进步,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进行贸易的重要原因。 5.里昂惕夫用自己首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想通过美国的数据来检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的正确性。,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