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4503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康莉 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记常用的会计科目,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重点掌握借贷记账的各项内容,并能熟练应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简单经济业务,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及如何应用借贷记账法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难点 运用试算平衡表检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教学时数 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节 复式记账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 平行登记,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 具体分类 科

2、目 例: 资产 库存材料 原材料 负债 欠职工的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 ?你可以说出哪些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由谁设置? 财政部,(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三)会计科目的分类,按照 提供 信息 详细 程度 不同 分类,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1一级会计科目的设置,一级会计科目,又称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比较 概括),2二级会计科目的设置,二级会计科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较详细分类的科目。比一级会计科目详细,但又比细目概括。 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一些会计科目的二级科目,也可以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 例如: 周转材料 包装物(8000元

3、) (10000元) 低值易耗品(2000元) 一级会计科目 二级会计科目,3细目的设置,细目,又称明细项目。是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更详细分类的科目。 例如: 甲种材料(20000元) 原材料(40000元) 乙种材料(12000元) 材料 包装物(8000元) 丙种材料(8000元) (50000元) 低值易耗品(2000元) 一级会计科目 二级会计科目 细目 (总括反映库 (分类反映各类 (反映每种库存材 存材料的金额) 库存材料的金额) 料的数量和金额),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位。,(二)账户的结构,为了正

4、确、有序地反映账户具体内容,账户要有一定的结构。账户结构是反映其内容的组成要素。 增加的变化 经济业务发生后 引起 资金运动数量的变化 减少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 这就形成账户的基本结构,以“丁”字式账户为例说明账户的结构,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账户的左方和右方,登记经济业务引起资金运动数量变化的增加或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借、贷方如何反映资金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变化,完全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方 增加数 减少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借方 负债权益类账户 贷方 减少数 增加数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期末余额

5、=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这是一个简单但非常有用的公式,(三)账户的分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而会计科目的分类决定了账户的分类。 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是相同的。,(四)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联系 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区别 核算范围不完全相同 提供资料不完全相同 作用不完全相同 制定的权限不同,第二节 复式记账,一、记账方法概述 记账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例

6、:“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5000元。”,在单式记账法下:只记“银行存款”减少5000元; 在复式记账法下:记“银行存款”减少5000元,“原材料”增加5000元, 结论 复式记账法能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所以现在会计均采用复式记账法。,二、 复式记账原理,1.复式记账的基本含义 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登记的记账方法。,2.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 (1)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 (2)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四种类型记录。 (3)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3. 复 式 记 账 的 作 用 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

7、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 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4.单式记账及其评价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某一个账户中登记的记账方法。 。,三、 借贷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都属于复式记账法。,借方就一定表示增加吗?,借贷记帐法以“借”、“贷”为记帐符号,反映资金运动的数量变化。“借”、“贷”两字在此完全失去了字面上的含义。 “借”、“贷”反映资金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不固定的,随会计科目的性质而不同。反映资产的增加用“借

8、”表示,减少用“贷”表示;反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符号含义: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关于费用类账户结构的重要说明:期末在计算利润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下期初也不会有期初余额。,(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

9、构 关于收入类账户结构的重要说明:期末在计算利润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下期初也不会有期初余额。,(3)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 双重性质账户如在一个账户中既核算资产类会计要素内容,又核算负债类会计要素内容的账户。,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账户金额要求。,4)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1)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 【例】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

10、行。,(4)会计分录编制举例,(5)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会计分录由两个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复杂)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例】购材料货款15 000元。其中1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尚欠供货企业5 000元。,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 15 000(购入材料总额) 贷:银行存款 10 000(已支付材料款) 应付账款 5 000(尚未支付材料款),(6)两个重要名词 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系。 【例】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账户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 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11、固定的,不可随意“拉郎配”。 对应账户: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 【例】在上例中,“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账 户 的 对 应 关 系,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这样就使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叫账户的对照(应)关系;存在着对照(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举 例,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这项经济业务使“现金”账户增加1000元,“银行存款”账户减少1000元,“现金”账户与“银行存款”账户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两个账户之间存在着对照关系,因此,“现金”账户与“银存款”账户在

12、此是对应账户。,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发生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C平衡依据账户发生额 以上部分经济业务的账户登记如下:,D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余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B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会计账户,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 权益类,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相等关系通过各类相应账户的余额合计得以体现。,根据核算 会计要素的 要求设置。,现金 原材料 ,C平衡依据账户余额 以上部分账户的余额的情况如下:,D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

13、户余额试算平衡表”,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含义及其关系 1)总账与明细账的含义 总分类账户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 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2)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 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算资料相互补充。,2.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 1)平行登记的含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要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2)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内容相同 登记方向一致 登记金额相等,3.总账与明细账试算平衡方法编制试算表 。 也可采用公式平衡。如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总账期初余额95000 = 明细账期初余额合计95000(15000+80000) 总账借方62000 = 明细账借方合计62000(12000+40000+10000),思考题,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简述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