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4440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李奇 朱江峰 10.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5/25,第10章 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设计完成后,其制造方法与制造技术的选择、制造质量的保证是关键所在。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和金属成形新技术的应用,对模具制造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之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已不再是过去的手工作业和传统的一般机械加工,而是广泛采用电火花成形、数控线切割、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以及成形磨削、数控仿形等现代加工技术。本章主要对模具的加工方法、制造工艺特点和制造过程进行综述,为后续章节知识打下基础。,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简介。 模具制造的工艺特点简介。 模具制造过程简介,本章要点:,模具制造过程。,本章难点:,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系统包

2、括有: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以上这些过程又具体体现在:技术准备工作;生产准备工作;原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毛坯的再加工和改制;产品零、组件的加工和检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产品的装饰、包装、运输等工作。,101 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在非模具专业生产企业中(产品专业厂),模具做为工艺装备的一部分,在基本产品生产系统中,模具属于辅助生产过程,是保证基本产品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冲压模、塑料模、锻造模、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模、无机材料成型模(玻璃成型模、陶瓷成型模等)、拉丝模等等。每种模具的结构、要求和用途不同,它们都有特定的生产过程。但是同属

3、模具类,它们的生产过程又都具有共性的特点。因此模具的生产过程又可以划为五个主要阶段:即生产技术准备;材料的准备;模具零、组件的加工;装配调试和试用鉴定五个阶段。它们的关系和内容如图10.1所示。,10.1.1 模具的生产过程,图10.1 模具的生产过程示意图,1技术准备 (1) 模具设计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首先要尽量多收集信息,并认真地加以研究,然后再进行模具设计。若不这样做,即使是设计出的模具功能优良,精度很高,也不能符合要求,所完成的设计并不是最佳设计。所要收集的信息有: 1)来自营业方面的信息最重要,包括,制品产量(月产量和总产量等);制品单价;模具价格和交货期;被加工材料的性质及供应方

4、法等;将来的市场变化等。,2)所要加工制品的质量要求、用途以及设计修正、改变形状和公差的可能性。 3)生产部门的信息,包括使用模具的设备性能、规格、操作方法以及技术条件。 4)模具制造部门的信息,包括加工设备及技术水平等。 5)标准件及其他外购件的供应情况等。,模具制造过程所需的图纸有: 1)装配图 如果模具设计方案及其结构已经确定,就可以绘制装配图。 2)零件图 零件图要根据装配图绘制,使其满足各种配合关系,并注明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有的还要写明技术条件。标准件不必画零件图。,(2)分析估算工时费用与模具价格 在接受模具制造的委托时,首先要根据制品零件图样或实物,分析研究将采用模具的套数、

5、模具结构及主要加工方法,然后进行模具估算,估算的内容包括: 1)模具费用 指材料费、外购零件费、设计费、加工费、装配调整及试模费等。必要时,还要估算各种加工方法所用的工具及其加工费等,最后得出模具制造价格。 2)交货期 估算完成每项工作的时间,并决定交货期。 3)模具总寿命 估算模具的单次寿命以及经多次简单修复后的总寿命(即在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模具的自然寿命)。,4)制品材料 制品规定使用的材料性能、尺寸大小、消耗量以及材料的利用率等。 5)所用的设备 了解应用模具的设备性能、规格及其附属设备。 在进行模具估算时,只注意模具费用及交货期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模具技术人员,应该对模具制造和试模过

6、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制成后的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估计。 (3)模具工艺工作 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制定模具工艺路线。(具体在第11章讲述),2备料、坯料准备 选定模具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与标准件。坯料准备是为各模具零件提供相应的坯料。其加工内容按原材料的类型不同而异。对于锻件或切割钢板要进行六面加工,除去表面黑皮,将外形尺寸加工到要求,磨削两平面及基准面,使坯料平行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直接应用标准模块,则坯料准备阶段不需要再作任何加工,是缩短制模周期的最有效方法。模具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选用标准模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标准模块进行部分改制加工。若基准面发生变动,则需重新加工出基

7、准面。,3零、组件加工 每个需要加工的零件,都必须按图样要求制订其加工工艺(填写工艺卡),然后分别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及精修抛光。 模具零件的形状加工任务是按要求对坯料进行内外形状的加工。例如,按冲裁凸模所需形状进行外形加工,按冲裁凹模所需形状加工型孔、紧固螺栓及销钉孔。又如按照注塑模型芯的形状进行内、外形状加工,或按型腔的形状进行内形加工。,热处理是使经初步加工的模具零件半成品达到所需的硬度。 模具零件的精加工是对淬硬的模具零件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以满足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针对精加工阶段材料较硬的特点,大多数采用磨削加工和精密电加工方法。,4装配 模具装配的任务是将已加

8、工好的模具零件及标准件按模具总装配图要求装配成一副完整的模具。在装配过程中,需对某些模具零件进行抛光和修整。试模后还需对某些部位进行调整和修正,使模具生产的制件符合图样要求。而且模具能正常连续地工作,模具加工过程才结束。在整个模具加工过程中还需对每一道加工工序的结果进行检验和确认,才能保证装配好的模具达到设计要求。,5试用鉴定 装配调整好的模具,还需要安装在机器设备上(如冲床、注射机等)进行试模。检查模具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正常,所得到的制品形状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则必须拆下来加以修正,以便再次试模,直到完全能正常运行并能加工出合格的制品后检验入库。 在上述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准备

9、阶段是整个生产的基础,对于模具的质量、成本、进度和管理都有重大的影响。,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毛坯、零件和组件的质量保证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模具生产中通过“三检制”的实施保证合格制件在生产线上流转。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相关工序和车间之间的转接是生产连续进行所必要的,在转接中间和加工不均衡所造成的等待和停歇是模具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做为模具生产组织者应该将这部分时间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在确定生产周期上要充分的考虑。,严格来说,模具制造也属机械制造的研究范畴,但一个机械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未必都能承担模具制造任务,更难保证制造出高质量的模具。因为模具生产制造难度较大,与一般机械制造相比,有许多特点。

10、,1012 模具的生产和工艺特点,模具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其生产制造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工精度高,形状复杂 模具的工作部分一般都是二维或三维的复杂曲面,而不是一般机械加工的简单几何体,需应用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复杂模具由数百上千个零件组成,价格最高的竟达每套几百万元。不仅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还有较高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这类复杂模具目前仍然主要依赖进口,例如汽车工业的一些模具。 精密模具的尺寸精度往往达m级,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往往采用选配的方法保证配合间隙。一般来说,模具工作部分的制造公差都应控制在0.01 mm以内,有的甚至要求在微米级范围内;模具加工后的表

11、面不仅不允许有任何缺陷,而且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都要求小于0.8m。,1模具的生产特点,2)模具材料优异,硬度高,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需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模具的主要零件多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特别是高寿命模具,常采用Crl2、CrWMn等莱氏体钢制造。这类钢材从毛坯锻造、加工到热处理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工工艺的编制就更加不容忽视。热处理变形也是加工中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3)单件生产 模具不是直接使用的产品,而是为生产产品而制造的工艺装备,这就使模具生产具有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通常,生产某一个制品,一般都只需要一、二副模具,所以模具制造一般都是单件生产。每制造一副模具,都必须从设计开始,大约

12、需要一个多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设计、制造周期都比较长。,4)生产周期短 当前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市场的竞争,客观上要求模具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模具的生产管理、设计和工艺工作都应该适应客观要求。 5)模具生产的成套性 当某个制件需要多付模具来加工时,各副模具之间往往互相牵连和影响。只有最终制件合格,这一系列模具才算合格,因此在生产和计划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6)试模和试修 由于模具生产的上述特点和模具设计的经验性,模具在装配后必须通过试冲或试压,最后确定是否合格。同时有些部位需要试修才能最后确定。因此在生产进度安排上必须留有一定的试模周期。,7)模具加工向机械化、精密化和自动

13、化发展 目前产品零件对模具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模具越来越多。而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加工机床精度、加工工艺条件、测量手段和方法。 目前精密成型磨床、CNC高精度平面磨床、精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高精度连续轨迹坐标磨床以及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使模具加工向高技术密集型发展。,2模具的工艺特点 由于我国模具加工的技术手段还普遍偏低,同时又有上述生产特点,当前我国模具制造上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模具加工上尽量采用万能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少专用二类工具的数量。 2)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较多的采用“实配法”、“同镗法”等,使得模具零件的互换性降低,但这是保证加工精度,减小加工难度的有效措施。今后随着加工技术手段的提高,互换性程度将会提高。 3)在制造工序安排上,工序相对集中,以保证模具加工质量和进度,简化管理和减少工序周转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