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3721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财务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学刚 第七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财务管理 第七章 国际税收管理,开篇案例:离岸金融中心监管遭受质疑 1996年,欧盟反欺诈委员会对海峡群岛和曼岛“放松监管”成为非法活动的集中地进行质疑。 瑞士的保密原则对其欧盟的邻国也极为头痛,被认为是“对欺诈犯的恩惠”,欧盟反欺诈协调小组主席Per Brix Knudsen先生在伦敦国际反金融欺诈大会上如是说。他的评论立即得到瑞士信贷执行主席格恩西岛前监管官员Jannine Birtwistle女士的公开反击。她说,格恩西岛的监管完全得到七国集团(G7)设立的金融行动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赞许。,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

2、 1国际税收管理的含义 2国际税收管理产生的原因 3国际税收管理的目标与特点 4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前提 5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策略与方法,7.1国际税收管理概述,7.1.1国际税收管理的含义 1.国际税收管理含义 国际税收管理是指国际企业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各国税法制度差异、税法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真空,采取变更经营地点或转移收益等种种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办法,作出适当的财务安排和税收筹划,以规避或尽量减轻国际纳税义务的行为。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形成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客观现实中,国际税收协定了双重纳税减免、各国税法制度规定的差异、税法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真空; 国际税收管理是以不违

3、反税收规定的手段来实现的; 国际税收管理是跨越税境进行的,即经营地点等的变更或收益的转移是通过从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向另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所作的转移。,2.国际税收管理与国际逃税,国际税收管理和国际逃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际逃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国家间税收管理与合作存在的困难,采取各种欺诈隐蔽的非法手段,以逃避有关国家税法或税收协定所规定的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表现在: 1、利用的条件不同 2、采取的手法不同 3、达到的目的不同,7.1.2国际税收管理产生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均有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原因,国际税收管理自然也不例外。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际税收管理之所以产生并且发展得特别

4、迅速,是有其内在动机和外在原因的。 1.国际税收管理的内在动机 国际企业税收管理的内在动机是减轻国际税收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负面影响。国际税收管理是国际纳税人在追求经济利益与避税风险最小化之间权衡的结果。 2.国际税收管理产生的客观基础 从客观上说,造成国际税收管理的客观基础是各国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以及税法规定中不完善、不健全的条款。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国际税收差异 税收漏洞 税收真空,7.1.3国际税收管理的目标与特征,1.国际税收管理目标 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国际企业价值最大化。国际企业的经营业务及其收入具有跨国性,由于各国存在税率和税收制度的国别差异,国际税收管理及其策略就

5、成为影响国际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周密的税收管理可以减轻国际企业税收负担,优化资金流动状况,从而增加国际企业的税后投资回报及企业价值,所以实现国际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税收管理的基本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思路见P197图7-1。,2.国际税收管理特征,国际税收管理具有跨国性 国际税收管理风险较大 国际税收管理的时效性强,7.1.4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前提,由于国际企业面对的是各个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而不同国家的税制繁简以及税率高 低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国际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管理时,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创造有利的纳税环境,在减少纳税负担的情况下,获得充足而且灵活的资金调度。其中,以下要素是必须 1.熟悉

6、课税管辖权 属人主义 属地主义 属人兼属地原则 2.熟悉各国税率 P199表7-2列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所得税税率。 3.熟悉国际课税方法 列举法 概括法 限定法 无限制法 4.熟悉国际税收协定 5.熟悉国际反避税措施,7.2国际税收管理策略与方法,7.2.1在国际避税港设立子公司 1.国际避税港的概念 国际税收管理港,主要是指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提供无税、低税或其他特殊优惠条件的国家和地区。 2.国际避税港的类型 按照国际流行的观点,世界上有四种类型的避税港: 无税避税港 低税避税港 税收庇护所 税务胜地,3.在国际避税港设立子公司进行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方式:,将投资收益转移到避税港子公

7、司 将无形资产转移到避税港子公司 将利润转移到避税港子公司 向避税港子公司支付手续费,7.2.2利用转移定价,1.国际转移定价的概念与目的 国际转移定价是指国际企业从其总体经营战略目标出发,为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而制定的用于结算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购销产品或提供劳务的价格。这种价格通常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国际企业利用转移定价的目的如下: 提高产品在东道国的竞争力 转移利润,规避管制 合理配置资金 规避外汇波动风险 实现税收管理目的,2.通过转移定价进行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形式,实物交易定价(P203例7-1例7-2) 劳务定价 资金利息定价 无形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转

8、让费定价 (P204例7-3) 利用让渡资金使用权(包括股利汇付)和各种费用的支付是国际企业调度资金的基本方式。 非统算方式比统算方式在税负与资金调度效率上有一定差异,P205举例7-4说明。,7.2.3回避税收管辖权,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里,则需要通过避免成为税负较高的国家的居民来实现国际税收管理。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三类:一是注册地登记标准;二是总机构标准,三是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在采用注册地登记标准判定法人居民的国家,公司可以采取变更注册登记地点的办法,回避成为该国的法人居民。 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的确定,主要以董事会所在地或经营决策中心所在地为准,这样,公司可以将其董事会的开会地

9、点或经营决策中心地点转移到低税国家或无税国,尽量避免在高税国召开董事会议,从而合法的避免成为该国的法人居民。 法人居民地点的选择,对其纳税义务的多少至关重要。国际企业是哪个国家的居民就要把其世界范围的所得汇总到哪国纳税。高税率国的居民公司承担较高的纳税义务。,7.2.4利用税收优惠,一些国家为了促进某些行业的发展,给予在这些行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以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国际企业就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利用税收优惠进行国际税收管理: 1.直接利用税收优惠进行避税 2.通过挂靠进行避税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很多条件符合税收优惠规定,但却因为某一点或某几点条件不符合而不能享受优惠待遇;在

10、另外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根本就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无法享受优惠待遇。这时,企业可以通过挂靠在某些能够享受优惠待遇的企业、产业、行业,使自己也能符合优惠条件。,7.2.5利用税收协定,1.利用常设机构 2.利用双边税收协定中对于预提税的优惠 3.利用税收协定中未明确规定的国际租赁折旧问题 4.设置外国低股权公司,7.2.6利用税收漏洞,由于税法不可避免的存在语法或词义的歧义或细小环节的忽略,国际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税收漏洞进行国际税收管理。目前,可供国际企业利用的税收漏洞主要有各国关于延期付税的规定、各种税收临界点等。 1.利用延期付税的规定 2.利用税收临界点 3.利用其他税收漏洞,7.2.7利用

11、税收真空,利用税收真空避税,要求企业对税法熟练掌握,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实际避税筹划中准确恰当的利用税收真空为自己谋取利益。利用税收真空避税的具体途径是利用税法的组成要素如征税对象、税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减免税等存在的可利用之处进行避税。,本章小结,国际税收管理就是国际企业通过在各国之间合法、合理地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各国税法制度之间的差异、漏洞和真空,谋求企业税收最小化的行为。国际企业的经营业务及其收入具有跨国性,由于各国存在税率和税收制度的国别差异,国际税收管理及其策略就成为影响国际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周密的税收管理可以减轻国际企业税收负担,优化资金流动状况,从而增加国际企业的税后投资回

12、报及企业价值。 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国际企业价值最大化,国际税收管理具有跨国性、风险大、实效性强等特征。国际企业税收管理的内在动机是减轻国际税收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负面影响,而国际税收差异、税收漏洞与税收真空则成为国际税收管理产生的客观基础。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前提熟悉课税管辖权、熟悉各国税率、熟悉国际课税方法、熟悉国际税收协定、熟悉国际反避税措施。 国际税收管理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在国际避税港设立子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回避税收管辖权、利用税收优惠、利用税收协定、利用税收漏洞等。,【思考与练习】,1国际税收管理的含义? 2国际税收管理产生的原因? 3国际税收管理的基本前提? 5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

13、策略与方法? 6.某跨国公司的一个子公司税前净收益为2000万美元,母公司拟从该子公司获取600万美元的收入。母公司所在国所得税率为33,子公司所在国所得税率为40。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采用“统算”法,600万美元全部以股利的形式汇付;二是采用“非统算”法,以股利汇付的形式转移300万美元,以特许权费和服务费的形式转移300万美元。请计算并分析两种内部资金转移方案的税收和再投资效果。 7.一家跨国公司由母公司控制的金融子公司设在避税地A国,为了向在B国的子公司投资,先向国际性银行存人200万美元,年利率8,该银行相应贷给B子公司200万美元,年利率9,假定B国的所得税率为50。请计算并说

14、明该种内部资金转移所带来的利益(与资金的直接调拨相比)。,章末案例:联想集团艰难的国际化之路,一家外商投资公司(CHC)投资了两个外商投资企业子公司。A公司(50控股)和B公司(100控股)。 为了直接控制下属两家企业实现高效地运作,CHC的职能主要包括市场开发、技术革新、人员培训、外界协调、投资及财务规划等。在实行集中管理的过程中,CHC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费用。但由于CHC除了进行管理工作外,不从事其他营业活动,因此,CHC没有收入可以弥补其产生的大量管理费用,致使经营状况一直亏损。而它的两个子公司由于相当的费用间接归集到了CHC公司,而没有抵补本子公司内的收入,从而利润很高,相应的所得税负很

15、重,这样对于CHC和其两个子公司而言,由于收入和费用不配比,造成整体税负的增加。为了直观地说明这点,我们根据下面的假设条件和数字列出表A及表B以分别说明CHC在其相关费用分摊前和分摊后的情况。我们假设CHC所得税率为30,A、B公司为生产性企业且在经济特区,享受15的优惠税率。CHC的费用全部为A、B公司所发生,其分配给A、B公司的依据为其股权比率,即A公司归集为7 000万元(即5 000+6 0005 00015 000),B公司归集为8 000万元(即4 000+6 0001000015000)。,案例思考:,如果CHC能将其全部费用分摊到子公司,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体税负。但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企业不得列支为其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用,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因此,CHC向其A、B子公司分摊费用要符合以上对关联企业之间往来的国家法规之规定。换句说,CHC与其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其财务核算也应遵循不同会计主体的收入分配及费用归结的原则,即CHC直接地、机械地将其费用分摊到其子公司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那么如何进行税务筹划呢?,第七章的学习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