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2193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电子教案-龚曙明 第14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章 经济周期分析,本章主要阐述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经济周期测度、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分析、经济景气循环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14.1 经济周期理论,14.2 经济周期的测度,14.4 经济景气循环分析,14.3 经济增长周期的测度与分析,湖南商学院信息系 龚曙明,14.1 经济周期理论 14.1.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以若干年为周期的涨落起伏相间的周而复始的变动,或者说是一种周期较长的有一定规律的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波动。例如,市场景气与市场疲软交替出现、经济加速增长与减速运行交替进行,股市价格指数持续走高与持续下跌交替出现等都是经济周期

2、波动的表现。经济周期可作如下分 (1) 按周期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显性周期波动和隐性周期波动。 显性周期波动表现为绝对水平的波动,称为古典周期; 隐性周期波动表现为相对水平或增长率的波动,称为现代周期或增长的经济周期。常见的经济周期是隐性周期波动。 (2)按周期时间长度不同,一般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 短周期的时间长度为3-5年左右; 中周期的时间长度为5-10年左右; 长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5年以上. (3)按周期测度的对象不同,一般有经济增长(GDP增长)周期、工业周期、农业周期(也称蛛网周期,其长度与农产品生产周期有关)、存货周期(也称基钦周期,长度大约4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周期(

3、也称朱格拉周期,长度大约7-11年)、建筑业周期(也称库兹涅茨周期,有短周期和长周期之分,长周期大约15-25年)、康德拉季耶夫经济长周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平均长度大约为50年左右的长周期)。此外,还有零售市场周期、股市周期、消费周期等等。,14.1.2 经济周期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是由“谷底、峰值、谷底”三个要点,上升期和下降期两大阶段构成的(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时间长度往往不相等)。上升期是从谷底到峰值的时期;下降期是从峰值到另一个谷底的时间. 如果作进一步的划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分为复苏期.、扩张期、收缩期和萧条期四个小阶段。 (1)复苏期.用AB区间表示,此时周期水平在均衡

4、线水平PC之下,经济低速运行,前一周期的谷底就是本周期的复苏转折点。 (2)扩张期.图中的BC区间,此时周期运行水平高于均衡线水平Pc,呈高速增长,期间达到均衡值Pc的时刻为扩张转换点。 (3)收缩期.图中的CD区间,此时周期运动水平仍高于均衡水平PC,增长速度虽高但已逐期递减,其峰值到Pc的时刻为收缩转折点。 (4)萧条期.图中的DE区间,此时周期水平已低于均衡线Pc,回到均衡值P的时刻为萧条转折点。当周期运动水平降至谷底E处时,本周期结束,下一周期开始. 复苏期和扩张期统称为上升期,此段时间内经济形势好转,效益递增。收缩期和萧条期统称为下降期,此时经济气候转阴,效益递减。,14.1.3 经

5、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1.创新性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向新均衡过渡而导致的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认为创新能为创新者带来利润,促使其他企业仿效,掀起创新浪潮,引起对银行信贷资金和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扩张,形成经济繁荣。但是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逐步消失,对银行信贷资金和生产资料需求亦逐步减少,引起经济收缩,形成经济萧条。当下一次创新浪潮重新出现时,经济将再次繁荣。因此,创新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因。他还认为,小创新引发短周期,中创新引发中周期,大创新引发大周期。 2.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是密切相关的, 政治家为了赢得选票或体

6、现政绩而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引发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例如,政府为了赢得连选连任, 往往在执政后期或选举前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刺激经济扩张,形成经济繁荣。但在赢得连任后,为了控制经济扩张带来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又不得不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从而引起经济收缩或出现经济萧条。政治家的经济政策的可变性和周期性调整是引发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 3.心理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任何一种原因刺激投资活动而引起经济扩张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会超过合理的程度,这种过分乐观又会引起投资过度,形成经济极度繁荣。当人们发现投资过度使收益下降后,又会产生不合理的悲观预期,

7、从而减少投资,引起投资迅速萎缩,导致经济收缩或出现经济萧条。在经济萧条一段时期后,投资者的信心逐渐恢复,又会引起投资逐渐增加和经济复苏,从而使经济进入下一轮的扩张。,4.农业波动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出现和农业本身的周期波动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认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周期性的,太阳黑子的出现会引起农业减产,进而引起工业、商业和投资等活动减少,形成经济萧条;太阳黑子的消失会使农业增产,进而引起工业、商业和投资等活动增多,形成经济繁荣。因此,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是导致农业收获周期变动的直接原因。 5.投资波动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固

8、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 会导致对资本品需求的持续扩大, 从而刺激资本品生产的持续扩张,形成经济繁荣。但是资本品生产的持续扩张会导致资本品生产过度、迫使消费品生产减少,使经济结构失衡。若大量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会使过剩的资本品由于投资资金缺乏而滞销,进而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经济的稳定与否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关系最密切。此外,住房投资和存货投资的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亦具有重要的影响。 6.消费波动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是消费起伏波动所造成的。经济繁荣的出现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快于消费品生产增长的体现,有效需求持续增大,可刺激消费品生产持续扩大,形成经济繁荣。经济

9、萧条的出现则是消费需求增长赶不上消费品生产增长的体现,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消费品生产过剩或社会储蓄过大。因此,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交替出现是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主要是人们收入的增长落后于生产的增长,或者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致使少部分富人储蓄过度,而大部分中下和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或者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人们不敢放心消费。,7.信贷波动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是银行信贷资金起伏波动所造成的。 银行信贷资金持续膨胀引起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品价格上涨,进而刺激资本品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形成经济繁荣。但投资品生产的持续扩张会导致资本品生产过度、使原

10、材料、燃料、动力和农产品等的供给严重不足,消费品生产出现相对不足,经济结构失衡。为此,国家不得不控制银行信贷资金的扩张,而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量压缩,又会使过剩的资本品由于缺乏资金而滞销,从而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8.货币供给波动性经济周期理论 认为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是货币供给起伏波动所造成的的。当银行体系扩大货币供给时,生产者就会增加银行借款,以扩大投资,增加生产和经营收入;消费者就会因货币收入的增加而扩大消费或增加储蓄,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货币供给是有限的,受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存款准备金以及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约束,银行体系迟早要放慢货币供给或停

11、止信贷扩张,而货币供给或信贷的紧缩,又会使投资规模压缩,减少订货,从而使生产出现过剩,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资金逐渐回到银行,又为银行体系的下一轮货币供给或信贷扩张提供了条件。 9.乘数加速系数模型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把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用建立的乘数加速系数模型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性。当投资增加时,投资乘数会使产出成倍的增大,投资减少时,投资乘数会使产出成倍的减小。产出的变动又会通过加速系数的作用影响投资,投资乘数与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是造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14.2.1 经济周期的描述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是由“谷底、峰值、谷底”三个要点、上升期和下降

12、期两大阶段构成的。经济周期的描述涉及下列一些基本概念。 (1)周期时间。指某一周期开始的具体时间到结束的具体时间。 (2)周期长度。指某一周期从起点到终点所跨越的时间长度。 (3)谷底值。指某一周期最低点的指标数值,一个经济周期有两个谷底,即起点的谷底和终点的谷底。 (4)峰值。指某一周期达到顶点的指标数值。 (5)扩张长度。指从周期起点谷底时刻到峰值时刻的时间长度,即上升期的时间长度。 (6)收缩长度。指从周期峰值时刻到终点谷底时刻的时间长度,即下降期的时间长度。 (7)衰退转折点。指经济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 (8)扩张转折点。指经济周期谷底所处的时刻。 (9)扩张差。指本次经济周期峰值与前

13、次经济周期谷底(亦即本次经济周期起点的谷底)的离差,又称扩张振幅。 (10)收缩差。指本次经济周期峰值与下次经济周期谷底(亦即本次经济周期终点的谷底)的离差,又称收缩振幅。,14.2.2 经济周期测度的基本问 要较为准确地测度和描述经济周期的形态和特征,应解决以下基本问题。 (1)代表性指标的选择。经济周期的测度必须依据研究的目的,选 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描述经济周期的形态和特征。例如,研究经济增长 的周期波动可选择GDP增长率作为测度指标;研究整个经济的周期波动, 则需要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同步变动指标作为测度的依据。 (2)综合动态指数的构造。整个经济的周期波动的测度,则需要构 造综合动态指数

14、来测度和描述整个经济的周期波动的形态和特征。例 如,可将GDP环比指数、工业生产环比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环比指 数、居民可支配收入环比指数、非农就业环比指数等具有同步变动效应 的动态指数来构造综合动态环比指数,作为测度和描述整个经济周期波 动的基准。 (3)数据资料的选择。经济周期的测度要求要有时间跨度足够长的 动态数据资料,同时,应尽可能采用月度数据或季度数据,如果缺乏月 度数据或季度数据,也可使用年度数据。采用月度数据或季度数据测度 经济周期波动时,应注意剔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4)测度方法的选择。经济周期测度的方法主要有古典循环测度 法、增长循环测度法、残差循环测度法三种,此外,还有经

15、济周期图示 辅助法。其中古典循环测度法用于古典周期的测度,增长循环测度法和 残差循环测度法可用于隐性周期波动的测度。 (5)经济周期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周期测度的结果应分周期来描述 其形态和特征,并分析不同经济周期之间有无显著的差别。同时,应对 经济周期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作出分析和解释,亦可进一步分析 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14.2.3 经济周期测度的方法 1.古典循环测度法 古典循环测度法又称直接分期观察法。当经济变量的绝对水平Y的扩张期与收缩期交替出现时,可直接把某一时刻的最小值(谷底值)到最大值(峰值)的时期定为扩张期,把最大值(峰值)到另一个最小值(谷底值)的时期

16、定为收缩期。如果原数列存在一定的短期随机波动,可借助经济周期图进行辅助测度,即对短期随机波动忽略不计,直接将经济周期图中具有持续增加趋势的时期定为扩张期,将具有持续下降趋势的时期定为收缩期。【例14.1】 2.增长循环测度法 由于隐性周期变动一般表现为增长率的波动,因此,可计算数列的环比增长率来测定隐性周期变动。当环比速度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动时,可把最小发展速度(谷底)到最大发展速度(峰值)时期称为扩张期或上升期,把最大速度到另一个最小发展速度(谷底)的时期称为收缩期或下降期,进而可观察各周期变动的过程、形态和周期长度。如果环比增长率数列存在一定的短期随机波动,亦可借助经济周期图进行辅助测度,即将经济周期图中具有持续增长趋势的时期定为扩张期,将具有持续下降趋势的时期定为收缩期。【例14.2】 3.残差循环测度法 又称时间数列分解法,是依据时间数列的乘法模式或加法模式,首先测定数列的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然后再测定周期波动。即把剩余变动的绝对量为正值(相对量大于1)的时期定为扩张阶段,把剩余变动的绝对量为负值(相对量小于1)的时期定为收缩阶段,依此类推下去,可将原数列的所有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