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2155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1 PPT 作者 赵景波 第5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要求和分类,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等 掌握OCL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过程和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 了解OTL和采用复合管的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原理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5.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5.2 几种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 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5.4 知识拓展 5.5 实验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5.6 实训 OTL电路的组装、调试与测量 小结 习题,本章大纲,5.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能输出较大功率的放大电路称为功率放大电路。,5.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要求,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

2、都属于能量转换电路,是将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成被放大信号的交流功率,从而起功率和电压放大的作用。但在放大电路中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电压放大电路主要使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所以研究的主要指标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功率放大电路除了对信号进行足够的电压放大之外,还要求对信号进行足够的电流放大,从而获得足够的功率输出。因此,功率放大电路多工作于大信号放大状态,具有动态工作范围大的特点 。,5.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要求,2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 功率放大电路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等于输出交变电压和交变电流的乘积。为了获得最大

3、的输出功率,担任功率放大任务的三极管的工作参数往往接近极限状态,这样在允许的失真范围内才能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 (2)尽可能高的效率 从能量观点看,功率放大电路是将集电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成交流功率输出。放大器向负载所输出的交流功率与从电源吸取的直流功率之比,用 表示,即 式中,PV为集电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O是负载获得的交流功率。该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5.1.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3)较小的非线性失真 功率放大电路往往在大动态范围内工作,电压、电流变化幅度大,这样,就有可能超越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而造成非线性失真。因此必须将功率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限制在允许的范

4、围内。 (4)较好的散热装置 功率放大管工作时,在功率放大管的集电结上将有较大的功率损耗,使管子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毁坏三极管。因此多采用散热板或其他散热措施降低管子温度,保证足够大的功率输出。 总之,只有在保证晶体管安全工作的条件下和允许的失真范围内,功率放大电路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输出尽量大的功率,同时减小功率放大管的损耗以提高效率 。,5.1.2 功率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分类,根据所设静态工作点的不同状态,常用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等。,5.1.2 功率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分类,(1)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率放大管都有电流通过,如图(a)所示。 (2)乙类功

5、率放大电路只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导通,在负半周截止,如图(b)所示。 (3)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三极管导通的时间大于信号的半个周期,即介于甲类和乙类中间,如图(c)所示。 甲类状态下效率只有30%左右,最高不超过50%。乙类状态下效率提高到78.5%,但输出信号在越过功率放大管死区时得不到正常放大,从而产生交越失真,如图所示 。,交越失真,5.2 几种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按电源供给的不同,分为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和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中VT1和VT2分别为NPN型和

6、PNP型三极管,要求VT1和VT2管特性对称,并且正负电源对称。两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相互连接在一起,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RL为负载。该电路可以看成信号正半周VT1工作和信号负半周VT2工作的两个发射极输出电路的组合。,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工作原理,电压和电流波形图,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 (1)输出功率(Po),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 (2)直流电流提供的功率(PDC),5.2.1 OCL乙类互

7、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 (3)效率(),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 (4)管耗(PC),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3.选择管子原则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要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三极管的参数必须满足如下原则。 每只三极管的最大允许管耗(或集电极功率损耗)(PCM)必须大于PC1m=PC2m0.2Pom。 考虑到VT2接近饱和导通时,忽略饱和压降,此时VT1管的uCE1具有最大值,且等于2VCC。因此,应选用UCEO2VCC的管子。 通过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约为VCC/RL,所选晶体管的ICM一般不低于最大集电极电流。,5.2.1 OCL乙类互

8、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例5-1】 设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VCC=20V,负载RL=8,并假定射极输出器的放大倍数为1,管子导通时发射结的压降可忽略不计,试计算:ui =10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路的效率;uim=20V(幅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路的效率。,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例5-2】设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VCC=12V,负载RL=10,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ICM=2A,UCEO=30V,PCM=5W。求最大输出功率(Pom),并说明所给三极管能否安全工作。,

9、5.2.1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5.2.2 OC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乙类放大电路静态iC为零,具有效率高的特点。但有时信号输入时,必须要求信号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才能导通。显然在死区范围内是无电压输出的,以至于在输出波形正负半周交界处造成交越失真,如图所示。,5.2.2 OC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为了解决交越失真,可给三极管加适当的基极偏置电压,使之工作在甲乙类工作状态,如图所示。,5.2.3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由于静态时输出端电位为零,负载可以直接连接,不需要耦合电容,因而它具有低频响应好、输出功率大、便于集成等优点,但需要双电源供电,

10、使用起来有时会感到不便,如果采用单电源供电,只需在两管发射极与负载之间接入一个大容量电容(C)即可。这种电路通常又称无输出变压器的电路,简称OTL电路,如图所示。,5.2.3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这种电路由于工作于乙类放大状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越失真。为克服这一缺点,多采用工作于甲乙类放大状态的OTL电路,如图所示。,OTL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5.2.4 采用复合管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在输出功率较大时,由于大功率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较小,而且很难找到特性接近的PNP型和NPN型大功率三极管,因此实际电路中采用复合管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极管的电极适当地连接起来,等效为一个使用

11、,即为复合管。复合管的类型取决于第一只三极管,其电流放大系数近似等于各只三极管 值的乘积。 复合管的连接原则:小功率管在前,大功率管在后,两管子的各极电流都能顺着各自的正常工作方向流动。,5.2.4 采用复合管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的OTL功率放大电路,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目前集成功放电路已大量涌现,其内部电路一般均为OTL或OCL电路,集成功放除了具有分立元件OTL或OCL电路的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低频集成功放的种类很多,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LM386就是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集成电路。该电路功耗低、允许的电源电

12、压范围宽、通频带宽、外接元件少,广泛应用于收录机、对讲机、电视伴音等系统中,LM386引脚图如图所示。,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LM386引脚图,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LM386内部结构如图所示。,LM386内部结构,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用LM386制作单片收音机的电路如图所示。L和C1构成调谐回路,可选择要收听的电台信号;C2为耦合电容,将电台高频信号送至LM386的同相输入端;由LM386进行检波及功率放大,放大后信号第5脚输出推动扬声器发声。电位器RP用来调节功率放大的增益,即可调节扬声器的音量大小。当RP值调至最小时,电路增益最大,所以扬声器的音量大

13、。R1、C5构成串联补偿网络,与呈感性的负载(扬声器)相并联,最终使等效负载近似呈纯阻性,以防止高频自激和过压现象。C4为去耦电容,用以提高纹波抑制能力,消除低频自激 。,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用LM386作单片收音机的电路,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DG4100集成功率放大器具有输出功率大、噪声小、频带宽、工作电源范围宽、保护电路等优点,是经常使用的标准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及过压、过热保护电路等构成。DG4100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 。,DG4100的典型应用电路,5.4 知识拓展,1.普及型收音机的低放电路,5.4.1 集成功率放大电

14、路的识图,5.4 知识拓展,2.OTL收音机电路中的功放电路,5.4.1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识图,5.4.2 D类功率放大器,所谓D类功率放大器就是将音频信号转换成脉宽变化的形式,再由脉冲放大器放大输出,然后通过低通滤波电路还原成音频信号。由于脉冲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电路本身的损耗只限于三极管导通时饱和压降引起的损耗和元件开关的损耗,所以适当的选择元件,可以使得总损耗变小,电路工作的效率也较高。 音频放大器大约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最近几年,电子产品正在向薄型化、便携式迅速发展。音质好、电源效率高、发热少的D类放大器成为市场的需求。并且由于D类放大器的耗电低、发热少等特点,越来越得到日益强调环

15、保的市场的认同。同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一直是厂商全力追求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新的无滤波器D类放大器在几瓦特的功率级别上正在取代原先固定的AB类器件。与体积庞大的传统线性放大器相比,使用D类放大器并不影响音频信号的音质,且能够实现便携产品的小型化。因此市场对电子产品薄型化、便携式的需求趋势造就了传统放大器向数字放大器的转化。,5.4.2 D类功率放大器,D类放大器的电路共分为3级:输入开关级、功率放大级及输出滤波级。D类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下,可以采用脉宽调制(PWM)模式。利用PWM能将音频输入信号转换为高频开关信号。通过一个比较器将音频信号与高频三角波进行比较,当反相端电压高于同相端电压时,输出为低电平;当反相端电压低于同相端电压时,输出为高电平。在D类放大器中,比较器的输出与功率放大电路相连,功放电路采用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MOSFET)替代双极型晶体管(BJT) 。,5.4.3 TDA2030A音频集成功率放大器,TDA2030A的内部电路,5.4.3 TDA2030A音频集成功率放大器,TDA2030A外引脚的排列,由TDA2030A构成的双电源(OCL)应用电路,5.4.3 TDA2030A音频集成功率放大器,由TDA2030A构成的单电源功率放大电路,5.5 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