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42032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耳鼻咽喉疾病(详细)(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鼻咽喉科学 刘建涛,鼻部疾病,解剖复习,鼻前庭炎 (一)概念,鼻前庭炎是发生在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鼻前庭炎以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为特点。 慢性鼻前庭炎以干痒、结痂、鼻毛脱落为主要表现,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鼻前庭炎 (二)病因,本病好发于儿童,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无地域性、季节性。 多由鼻炎等疾病的分泌物刺激或挖鼻等不良习惯反复损伤所致;常继发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糖尿病患者、接触有害气体及粉尘职业人员,也可引起本病。,鼻前庭炎 (三)临床表现,症状 急性者鼻前孔及上唇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2、慢性者鼻部皮肤常有灼热、干痒、异物感等异常感觉。 体征 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潮红、溃烂流水、积结痂块或皲裂,有压痛。 慢性者鼻前庭部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成年人病程久而不愈者,常有鼻毛脱落或稀少。,鼻前庭炎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前鼻孔及上唇部疼痛,有灼热、干痒、异物感等异常感觉;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潮红、溃烂流水、积结痂块或皲裂。慢性者鼻前庭部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鼻前庭湿疹鉴别,后者常是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瘙痒较剧烈,多见于小儿,常与过敏因素有关。,鼻前庭炎 (五)治疗,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鼻前

3、庭炎,(二)治疗措施 1.急性期 全身酌情使用抗生素,局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配合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2.慢性有结痂者 用3%过氧化氢溶液除痂皮和脓液,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渗出较多者,可用5%氧化锌软膏涂擦。皮肤糜烂或皲裂者可用10%30%硝酸银烧灼,并涂抗生素软膏。,鼻 疖,概念: 鼻疖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亦可发生在鼻尖和鼻翼处。,鼻 疖,病因: 多因挖鼻或拔鼻毛不良习惯,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细菌从皮肤毛囊根部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感染。糖尿病或体力衰弱者较多见,并易反复发作。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剖:鼻前庭、鼻尖及鼻翼皮肤富含毛囊、皮脂腺及汗腺。,

4、鼻 疖,【临床表现】 症状: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低热和全身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患侧上唇及面颊部蜂窝组织炎,表现为同侧上唇、面颊及下睑红肿热痛,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体征:发病初,检查可见一侧鼻前庭内有丘状隆起,周围因浸润而发硬、发红,局部触痛,颌下淋巴结常肿胀疼痛。疖肿成熟后可见黄色脓栓,多在一周内自行穿破而愈。疖肿多单个发病,亦有多个,但多限于一侧鼻前庭。,鼻 疖,并发症: 因鼻部血管丰富,与海绵窦相通,且面部静脉缺少或无静脉瓣,属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当鼻疖扩展或因挤压等处理不当,可发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病。,鼻 疖,【治疗】 1疖未成熟

5、者 切忌切开,应及早大力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可局部湿热敷或理疗,以消炎止痛;局部涂用10%鱼石脂软膏,促其成熟穿溃。同时全身给予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严禁挤压,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剂。,鼻 疖,2脓肿已有脓栓者 可待其穿破或局部消毒后用针尖或尖刀挑破脓头,用小镊子钳出脓栓,促进脓栓排出,局部消毒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切开时不要切及周围浸润组织,切忌挤压,以免脓毒扩散引起并发症。,鼻 疖,3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 应予住院治疗,静脉滴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密切观察,切不可掉以轻心。,鼻 疖,4对于反复发生者应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及其他内科疾病,并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以去除病因。,急性

6、鼻炎,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四季可发,多发于气候多变季节,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本病发病无性别、年龄的差别,由于气候变化和体质强弱,因此病情有轻重之分。,急性鼻炎,一、病因 本病为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而侵入机体,原已潜藏于上呼吸道的细菌也生长繁殖,毒力增强,使本病在原发的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急性鼻炎,诱因有受凉、疲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

7、乏、内分泌失调、全身慢性疾病等,以及鼻腔疾病,口腔、咽部的感染病灶等局部因素。,急性鼻炎,病理表现为一种单纯性炎性变化,初期粘膜血管痉挛,腺体分泌减少;继之充血、水肿,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有单核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鼻涕初为水样,逐渐变为粘液性;以后粘膜中中性粒细胞增多,渗出粘膜表面,脱落于分泌物中,鼻涕变为粘液脓性;恢复期上皮新生,粘膜逐渐恢复正常。,急性鼻炎,【临床表现】 症状:潜伏期13日。起病时鼻咽部干燥灼热、鼻痒、喷嚏,倦怠,畏寒发热,头痛。12日后,鼻塞,流清水样涕,量多,嗅觉减退,讲话时呈闭塞性鼻音,发热、头痛加重,周身酸痛。以后分泌物转为粘脓性,不易擤出。若无并发症,则局部及

8、全身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整个病程为710日。 体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鼻甲肿大,鼻腔中可有粘液性或粘脓分泌物积留。,急性鼻炎,并发症:由于感染蔓延,或处理不当,感染可向邻近器官扩散,可致急性鼻前庭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炎等各种并发症。,急性鼻炎,1.诊断要点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以鼻塞、喷嚏、流清水样或粘液性鼻涕为主要症状,伴恶寒、发热、头痛等;鼻粘膜充血、水肿,鼻甲肿大,鼻腔内分泌物增多。,急性鼻炎,2.鉴别诊断 主要与变态反应性鼻炎、流行性感冒相鉴别。 ()变态反应性鼻炎 呈阵发性发作,喷嚏频作,大量清水样涕,鼻粘膜水肿,色苍白。诸症来去迅速

9、,发作过后鼻复常态。无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全身外感症状。 ()流行性感冒 突然发病,传染性强,多数人同时发病,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周身酸痛等症状较重,鼻腔症状较轻。,急性鼻炎,(一) 治疗原则 改善症状、预防继发感染。 (二)治疗措施 1.全身治疗 大量饮水,饮食清淡,疏通大便,注意休息。口服解热镇痛剂,如复方阿司匹林之类;可予盐酸吗啉呱等抗病毒药。如合并细菌感染者,宜用抗生素。 2.局部治疗 麻黄素滴鼻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鼻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无季节性及地域差别。,慢性鼻炎,病因 局部因素:主要

10、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迁延日久转化而来;邻近的炎性病灶、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连、滥用血管收缩剂、长期受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刺激等,都可引发本病。 全身因素: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心肝肾慢性疾病、便秘、营养不良、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易发本病。,慢性鼻炎,病理 慢性单纯性鼻炎表现为鼻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下鼻甲海绵状组织明显扩大;血管和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活跃,分泌增强;鼻甲粘膜肿胀,但粘膜下组织无明显增生性改变。 慢性肥厚性鼻炎表现为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上皮,静脉及淋巴流回受阻,粘膜下层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可呈桑椹状或息

11、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慢性鼻炎,【临床表现】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症状:鼻塞多为间歇性和交替性,活动时减轻,静息时加重;鼻涕增多,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闭塞性鼻音等症。 体征:鼻粘膜肿胀,色暗红,鼻甲肿大,表面光滑;探针触之柔软、富有弹性;用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反应敏感;鼻腔中可有粘液性或粘脓分泌物积留。,慢性鼻炎,【临床表现】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症状: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可伴有嗅觉减退;涕少粘稠不易擤尽;或见头痛,头昏,失眠,健忘,耳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 体征:鼻粘膜鼻甲肥大,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弹性差;探针轻压不出现凹陷,或凹陷后难

12、以立即平复;对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反应不敏感;鼻腔中可有粘脓分泌物积留。,慢性鼻炎,1.诊断要点 病程较长;以持续性、间歇性、交替性鼻塞为主要症状,或伴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鼻腔粘膜充血,呈红色或暗红色,鼻粘膜肿胀,鼻道狭窄或不通。,慢性鼻炎,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慢性鼻窦炎鉴别,后者鼻塞以单侧为主,鼻流浊涕、量多,伴头痛。,慢性鼻炎,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 消除致病因素,如矫正鼻中隔畸形、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2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 对慢性单纯性鼻炎,使用减充血剂滴/喷鼻,局部定期热敷有一定疗效。,慢性鼻炎,3.封闭 对慢性单纯性鼻

13、炎,用0.250.5普鲁卡因行鼻丘、下鼻甲前端粘膜内封闭,或作迎香和鼻通穴位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慢性鼻炎,4.下鼻甲硬化剂 对慢性肥厚性鼻炎实施下鼻甲硬化剂注射,可改善其鼻腔通气功能。常用药物有80%甘油、5%石炭酸甘油、5%鱼肝油酸钠、50%葡萄糖等。表面麻醉后,将注射针自下鼻甲前端向后刺入粘膜下,至接近下鼻甲后端处,然后将针头缓缓退出,边退边注射硬化剂,注射量为1ml左右。根据下鼻甲收缩情况,710天后可重复注射,一般3次为一疗程。,慢性鼻炎,5手术治疗 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等。,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

14、腔萎缩性炎症,以鼻内干燥、鼻腔粘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为特征的鼻病,严重而伴有典型恶臭者,称臭鼻症。多发于青春期,女性较男性多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萎缩性鼻炎,病因 原发性:目前病因不十分清楚,认为可能与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继发性:由于鼻腔慢性炎症或特异性感染(如鼻结核、鼻麻风等),或有害粉尘、气体及干燥、高温环境刺激,粘膜破坏较重,逐步萎缩所致;也见于鼻腔多次手术和手术不当鼻腔组织切除过多的患者。,萎缩性鼻炎,病理 主要病理变化为上皮变性,进行性萎缩,粘膜和骨部血管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海绵状静脉丛炎,血管壁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管腔缩小或闭塞,血供不良而导致

15、粘膜、腺体、骨膜和骨质萎缩、纤维化以及鳞状上皮化。,萎缩性鼻炎,【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症状为鼻及鼻咽干燥感,鼻塞(因为干痂堵塞或由于鼻腔感觉功能减退而缺乏呼吸气流刺激感所致),鼻气腥臭,鼻腔有脓痂;伴有嗅觉减退,鼻出血,头痛、头昏等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 体征:鼻粘膜干燥,鼻甲萎缩,鼻腔空旷,鼻腔内可有黄绿色痂皮,或可闻及特殊恶臭。自幼发病者,可有鞍鼻畸形,见鼻梁平塌凹陷。,萎缩性鼻炎,诊断依据 自觉鼻中干燥,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鼻粘膜干燥,下鼻甲萎缩,鼻腔空旷或有脓痂结聚。,萎缩性鼻炎,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宜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 (一)全身治疗 维生素疗法:维生素A

16、、B、C、D、E都可选用。 微量元素疗法:可选用镁、锌、铜、铁、磷制剂。,萎缩性鼻炎,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宜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 (一)全身治疗 维生素疗法:维生素A、B、C、D、E都可选用。 微量元素疗法:可选用镁、锌、铜、铁、磷制剂。,萎缩性鼻炎,(二)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 用温热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120005000)冲洗。 2滴鼻 用1链霉素液,或1复方薄荷樟脑油、清鱼肝油、石腊油,或25葡萄糖甘油,或50%葡萄糖等滴鼻。 3涂鼻 用1%新斯的明、0.5%乙烯雌酚油涂鼻。,萎缩性鼻炎,(三)手术治疗 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鼻腔外侧壁内移加固定术、前鼻孔闭合术。,萎缩性鼻炎,【预防与调护】 1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清除鼻内积涕或痂皮。 2防治全身慢性疾患,加强营养,少吃辛辣炙煿的食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治各种急慢性鼻部疾病。 4注意劳动保护,加强卫生管理,减少粉尘吸入。 5鼻部慢性炎症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使用血管收缩剂,以免鼻粘膜长期受药物的刺激,使粘膜的营养发生障碍而萎缩。,变应性鼻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