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1907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人机工程学-电子教案-陈波 第六章_人机界面设计 操纵装置设计 (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 人机界面设计,第三节 显示与控制界面布局设计,第一节 显示装置设计,第二节 操纵装置设计,主要内容,Contents,Human-Computer Interface Design,2,第二节 操纵装置设计,Operating Device Design,设计内容: 操纵器选用 操纵器设计原则 常用操纵器设计,3,第一节 操纵装置设计,Operating Device Design,人操控机过程:,4,一、操纵器的选用,Manipulator selection,常见操纵器:,1按操控方式,2按操控运动轨迹,3按操控功能,手动 脚动 声控,旋转式 移动式 按压式,开关式 转换式 调

2、节式,直动 遥控,5,常见操纵器:,一、操纵器的选用,Manipulator selection,6,常见操纵器:,一、操纵器的选用,Manipulator selection,7,操纵器的选用原则( GB/T 14775-1993 ),1)手控操纵器适用于精细、快速调节,也可用于分级和连续调节。 2)脚控操纵器适用于动作简单、快速、需用较大操纵力的调节。 脚控操纵器一般在坐姿有靠背的条件下选用。 控制器选择建议表6.10,一、操纵器的选用,Manipulator selection,8,一、操纵器的选用,Manipulator selection,9,1.操纵器的形状与式样,二、操纵器的设计

3、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手的握持部位不得有尖角、锐棱、缺口,持握牢靠、方便、无不适感。 脚控操纵器便于施力,蹋板于地面最佳倾角30 ,踝关节的活动不大于25。 式样应便于使用,便于施力。 操纵器有定位的操纵器,应有标记或止动限位机构,必要时应设置自锁、连锁等机构。 形状最好能对功能有隐喻、暗示,以利于辨认和记忆。,10,2.结合操纵姿势和人体尺寸设计操纵器,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合理的施力体位,施力时身体的姿势、施力的位置、指向等综合因素称为施力体位。 设计及安置操纵器时,应使操纵者处于合理的

4、施力体位。,11,2.结合操纵姿势和人体尺寸设计操纵器,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操纵器尺寸与人体尺寸相适应 操纵器上手脚握持、触压、抓捏、抠挖部位的尺寸,应与人的手脚尺寸相适应;,12,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手轮一次手握连续转动的角度一般宜在90 以内,最大不得超过120 。,13,避免静态施力,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14,2.结合操纵姿势和人体尺寸设计操纵器,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5、 principles,提供操纵依托支点,15,2.结合操纵姿势和人体尺寸设计操纵器,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提供操纵依托支点,a.肘部作为前臂和手关节运动时的依托支点。 b.前臂作为手关节运动时的依托支点。 c.手腕作为手指运动时的依托支点。 d.脚后跟作为踝关节运动时的依托支点。,16,3.操纵器的操纵力,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操纵力与肌力体能的适宜性,欲使一个班次(34小时)中工效较高,操纵频次高的操纵力应不大于最大肌力的12;低频次的操纵力允许略大。 查找资料确定操纵器

6、最大操纵力阻力。,17,3.操纵器的操纵力,二、操纵器的设计原则,Manipulator design principles,操纵力大小与操纵准确度,操纵力过小会引起: a.容易引发误触动事故; b.信息反馈太弱,使人不知操纵是否确已完成,不放心; c.不容易精确地跟踪、调节与控制。,FMIN操纵力FMAX,18,操纵器分类:(按运动轨迹分类),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1.按压式操纵器 2.转动式操纵器 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 4.脚动操纵器,19,1.按压式操纵器,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工作状态

7、:通、断或起、停。,20,1.按压式操纵器,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按钮和按键设计注意事项: 按钮颜色的选取。 附加显示当前状态的信号灯。 表面形状、触感、凸起高度、间距等。 按钮的安置是否适合操作手型。,21,2.转动式操纵器(旋钮),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2)尺寸与操作,旋钮设计应该便于人捏握转动,施加操作力矩。,22,2.转动式操纵器(手轮),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23,2.转动式操纵器(手轮),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

8、lator design,设计中的考虑因素有尺寸大小、操作力矩、操作速度、操作体位与姿势等。,24,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操纵杆),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操纵杆一般不适宜用作连续控制或精细调节,而常用于几个工作位置的转换操纵,可取得较大的杠杆比,用于需要克服大阻力的操纵。,25,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操纵杆),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操纵杆的操纵力设计要考虑其操作频率,即每个工作班次内操作多少次。 用前臂和手操作的操纵杆,一般操纵力在2060N的范围内,例如汽车变速杆的操纵力常为3050N。

9、若每个班次中操作次数达到1000次,则操纵力应不超过15N。,26,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操纵杆),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操纵杆的长度取决于杠杆比要求和操作频率要求。 为了克服大阻力而需要大杠杆比时,操纵杆只能加长。 需要高操作频率时,操纵杆只能缩短。,27,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扳钮开关 ),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小型扳动式操纵器,通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它的柄部扳动操作,或配合腕关节的微动进行操作 。 适宜的力值范围为26.2N。,28,4.脚动操纵器,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

10、nipulator design,宜在坐姿下操作,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 操纵工作量大,只用手操作难以完成任务; 操纵力大,例如操纵力超过50N且需连续操作,或虽为间歇操作但操纵力更大。,29,4.脚动操纵器,三、单个操纵器设计,Single manipulator design,30,第三节 显示与控制界面布局设计,Display and control interface layout,设计内容: 显示仪表布局设计 操纵器布局设计 操纵器的识别编码,31,显示仪表布局设计,Display interface layout,显示装置所在平面与人的正常视线接近于垂直;,(显示装置布置的一般原则)

11、,32,显示仪表布局设计,Display interface layout,(显示装置布置的一般原则),布置应紧凑,按重要性和观视频度分别布置在合适的视区内。,显示装置较多时,仪表板改为弧围或折弯形。,等视距,视距=800,33,显示仪表布局设计,Display interface layout,(显示装置布置的一般原则),根据操作流程,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顺时针方向布置;,按“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仪表;,34,显示仪表布局设计,Display interface layout,(显示装置布置的一般原则),检查类、警戒类仪表的“零位”和辅助线;,1.零位位置在12、9、6点位置上; 2.仪

12、表多时,仪表间添加辅助线。,35,显示仪表布局设计,Display interface layout,36,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1.布置在手脚操作灵便自如的位置(重要),1)手动操纵器,操布置在操作者上肢活动范围的可达区域内。 优先把重要的和较常用的布置在易达区域内。 使用更频繁的布置在最佳区域内。 然后再扩大范围布置其余操纵器。,37,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1.布置在手脚操作灵便自如的位置(重要),1)手动操纵器,38,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13、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2)单手操作的操纵器应布置在操作手这一侧; 双手操作的操纵器应布置在操作者正中矢状面附近。,39,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操纵杆的布置,宜使操作者在操纵时上臂与前臂形成90135的夹角,以利于在推、拉方向施力。,40,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无手柄手轮的转动平面应与前臂成10 60;,以前臂运动转动的带柄手轮,转动平面与前臂宜成10 90;,而直臂以手腕运动转动的带柄手轮,转动平面与前臂宜成1045。

14、,41,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一些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坐姿下前臂在身体前方操作时,以上臂外展625操作较为高效舒适;外展超过30,工效将降低。,42,案例分析,Case Study,43,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脚操纵器,坐姿:布置在操作脚侧偏离正中矢状面100180m范围内,坐姿:大小腿间夹角90110;需大力蹬踩者,夹角可达160。,44,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脚操纵器,立姿:踩

15、踏高度不超过150mm,踩到底时与地面持平。,45,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2.按功能分区布置,按操作顺序排列 (重要),46,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2.按功能分区布置,按操作顺序排列 (重要),应依照操作的顺序、与肢体的优势活动方向排列操纵器,以便于操纵。,横向排列:左到右 竖向排列:上到下 环状排列:顺时针,47,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避免误操作与操作干扰,1)各操纵器间保持足够距

16、离,为了避免干扰和操作中连带误触动,操纵器间应保持足够距离。,48,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避免误操作与操作干扰,2)操纵器不安置在胸、腹高度的近身水平面上,49,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避免误操作与操作干扰,2)操纵器不安置在胸、腹高度的近身水平面上,有效视区,操纵器,50,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e layout,(操纵器布局的一般原则),3.避免误操作与操作干扰,3)总电源、紧急刹车等特殊开关应特殊处位置。 总电源开关、紧急刹车、报警等特殊操纵器应与普通操纵器分开,标志明显醒目,尺寸较大,安置在无障碍区域。,51,操纵器布局设计,Control interf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