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828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识别商品包装标志(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识别商品包装标志第 1 教时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包装标志的简单常识,初步学会识别某些商品包装标志,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商品意识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使学生学会识别食品袋、盒、罐上保质期标志及商标标志;难点: 养成购物先看商标标志及保质期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观察揭题 1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一件商品上都有包装,今天大家带了很多包装纸、包装盒、包装罐。老师也带了一个包装罐,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出示一“可口可乐”饮料罐)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2商品包装上花花绿绿的图案和文字,我们就叫它“商品包装标志”。揭题:商品包装上的标志 (二)学习“商标标志”部分

2、 1认识注册商标 (1)(再看“可口可乐”饮料罐)在这些图案和文字当中,有一个是它的牌子,你能不能来找一找。(学生回答) (2)再出示一个“三鹿”牛奶盒和一个“上好佳”包装袋,让学生找牌子。 (3)在同学们找到的3个标志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都有一个 R ) (4)你知道这些带 R 的标志我们叫它什么吗?其实这些标志我们都叫它“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是生产厂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代表某种产品的标记。 (5)是不是每一种商品包装上都有注册商标呢?请同学们从自己带的包装袋上找一找看,找到的向同桌介绍一下。(学生找注册商标) 你们的包装袋上是不是都有注册商标? 请几位学生介绍找

3、到的注册商标。 2明白注册商标的作用 (1)那么注册商标代表的又是什么意思?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标在方便面包装袋上的注册商标,(出示三个方便面的包装袋)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的注册商标分别是什么?这几个包装袋里装的是什么面?(生答)为什么同一种面,它的注册商标会不同? 小结:不同的注册商标代表不同的生产厂家。 (2)注册商标除了能代表不同的生产厂家之外,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还有什么用呢?购物时,要看清注册商标,尤其是买名牌商品。 (3)向工商所的叔叔阿姨投诉。电话:96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三)学习“食品包装标志”部分 1现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购物时要看清注册商标,又明白了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怎么办

4、,那同学们会买东西了吗?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位同学是怎么买东西的。(看录象)看完后说一说他们到底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学生说说) 2(师出示一罐荔枝汁)老师把刚才电视里这位同学买的荔枝汁拿到教室里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投影,说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看来在食品包装上也有一些包装标志很重要,它们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从自己所带的包装中把食品包装找出来,然后再找一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般写在哪里。 4模拟情景,辨析:(一生做售货员,一生买食品) 第一次,放过期与不过期的两包“上好佳”;第二次,放过期与不过期的两份饮料。 学生买完后,说说为什么买这一份? 小结:购买食品时,一

5、定要弄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 教师小结教学得失:课题日 历 探 秘第 2 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日历探秘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和意识。2、认识各种各样的日历,知道日历在生活中的作用。3、启发学生从日历中发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认识日历检查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情况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日历:挂历、台历、年历、月份牌、电子历二、学会查日历 利用日历查一查自己的生日,再互相查一查其他同学的生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查看日历的。总结、交流、归纳查看日历的方法。教师提示引

6、导:在查看日历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过渡。三、发现问题:师:在小小的日历中确实隐藏着许多小秘密!就请同学们再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在日历当中,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问题?并将你的疑问记录下来。1、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2、学生汇报,提出问题。(板书)四、确定主题 过渡:那在这么多问题当中,你们想最先解决哪些问题?(板书:确定主题)各组长组织同学们商量一下,最终达成统一意见。(每组可以选择一至两个问题。)1、各组讨论2、汇报交流 ,师做标记。五、制定方案过渡: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制定一个可行合理的活动计划,也可以说是制定方案(板书:制定方

7、案)。1、出示样表向学生介绍不同内容的活动计划表。提问:看了这几张活动计划,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屏幕出示思考内容) 我们要研究什么问题?怎样进行研究?采取哪种方式制定活动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还应考虑那些问题等等,都需要同学们进行认真讨论。然后形成我们的活动方案。小组讨论, 4、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每组利用老师所给的几张空白表,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师巡视指导。5、组织交流。教师在研究方法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六、尝试探究:师过渡:今天我们把小小“图书馆”搬到了这里,供同学们去查阅相关内容。教室里还有电脑,同学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去查找有关知识,老师还给你们准备

8、了几台录音机,里面可能有你们所需要的信息。同学们找到答案后,还要把它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组收获大。 1、学生寻找途径解决问题(师巡视)2、以组为单位,把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确定交流的方式。3、汇报交流。教学得失:课题谚语第 3 教时教学目标1、收集的谚语,对农村知识的扩展和延伸。2一些有关种植、养殖的谚语也将对学生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每个同学准备一条谚语,并能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教师准备大量的谚语。(符:谚语)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几句话吗?(“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季在于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夏天多流汗,收成力气换。”等)生:听说过。师:你们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二、学生讨论三、师:这些语句就叫做谚语。那么什么叫做谚语呢?你们哪个同学说一下?生:学生讨论发言。师:现在我们同学可以用上网或者看书找资料的方法来每个同学找到一条谚语,并能理解它们的含义。四、学生活动,收集谚语。(工具:网络,书籍等)教学得失:课题谚语第 4 教时教学目标1、收集的谚语,对农村知识的扩展和延伸。2一些有关种植、养殖的谚语也将对学生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教师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同学们学习了什么是谚语,并且每个同学准备了一条谚语,进行理解

10、。下面我们以学号的顺序进行汇报。二、学生进行汇报。要求:1、语言清楚。2、谚语理解正确。3、认真听取别人的汇报三、为学生汇报的谚语进行总结归类。师:同学们都进行了汇报,每个同学准备的都很充分,解释的非常清楚,证明我们每个同学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下面我们同学根据老师的板书,相关内容的同学分为一组。四、学生自由分组。(教师可以进行调控)五、学生课下进行收集整理。教学得失:课题谚语第 5 教时教学目标1、收集的谚语,对农村知识的扩展和延伸。2一些有关种植、养殖的谚语也将对学生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经过两节课的学

11、习,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谚语的深刻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向大家汇报一个好不好?生:好!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我们看哪个小组同学的汇报方式、内容有新意,今天我们要评选出一个优秀小组并进行奖励。二、同学们进行汇报。同学们的汇报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画一幅画 唱一首歌 写一篇文章 编个顺口溜等三、教师总结:师:同学的汇报都很精彩,由其第()组的同学表现最为出色,其它组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希望这些谚语里面深刻的道理能在我们同学今后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做用。附:一年之季在于春。春打六九头。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无截。豌豆大麦不出九。九九出头累死耕牛。二月清明老了柳。三月清明柳不开。清明麦子挂纸钱。

12、柳毛滚,种地稳。谷雨前后,栽瓜种豆。枣芽发,种棉花。春耙三遍地出苗壮又齐。早黍晚麦,不收莫怪。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立夏三天见麦芒。一穗半穗入了囤。三分种地七分管,谷耪八遍饿死犬。六月六看谷莠。五月不搭炕,六月不做酱。宁拔青稍儿,不拔弯腰儿。 三天不下一小旱,五天不下一大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夏天多流汗,收成力气换。 早立秋冷嗖嗖,晚立秋热死牛。立秋二八日,寸草都结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霜降不刨葱,立冬必得空。秋天弯弯腰,胜过冬天转三遭。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地皮响萝卜长。冬闲变冬忙,来年多打粮。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13、。 人不养地,地不养人。人勤地不懒,地肥粮增产。表明不晴,谷雨不阴。春天风多,夏天雨多。 清明刮了坟头土,不刮不刮二十五。风三风三,一刮三天儿。 一场春风一场暖十场春风衣换单。早晨下雨一天晴。 乌云去接驾,不是阴就是下。早霞阴,晚霞晴。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水缸穿裙,大雨将临。小旱不过五月十三。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教学得失:课题早餐的学问第 6 教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教学重难点课

14、前准备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制定活动方案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的学问。问题设计:(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e.调查苏州人“一碗面”的销售情况。f.上网收集早餐资料。(二)调查整理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学生根据自己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