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771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58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_lxy_2014.10.30(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李雪燕 2014.10.30 1 历史缘起 是由美国精神医学和精神分析专家Salvador Minuchin (米纽琴/曼纽琴)及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 创立。 Minuchin在美国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里做边缘青少 年的辅导和矫治工作,发现不能用精神分析治疗去 帮助那些边缘青少年。这些生长在贫民窟里的青少 年很多来自于破碎的、缺乏组织能力的家庭,他们 在拳头下长大,一切都依靠权力、武力和威吓获得, 心理分析所需的服务对象的记忆力、自省力、语言 表达能力、自我观察能力及和工作员一起分析所观 察的事物的能力等必备元素,边缘青少年大多缺乏。 2 基本要点 Minuchin认识到,要

2、帮助边缘青少年并不能只靠训 话和分析谈话内容,而要先了解他们的交往方式, 再通过采用实在的、行动时的扮演和重演的技巧来 改变交往方式而使他们获得新的体验、感受和行动。 Minuchin意识到边缘青少年原先拥有的交往方式又 和他们的支离破碎的家庭结构具有密切的关联。 Minuchin引入 Talcott Parsons(帕森斯)核心家庭模 型的理论去分析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治疗的目标是 去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构,取而代之以比较健 全的结构,从而使家庭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3 理论假设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是基于一些对家庭动力 及其组织的假设而展开治疗的方法 假设: 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具有密切

3、的 关系 改变家庭的动力和组织的过程,可以改变 个人及家庭。 4 基本特点 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与注重行为表现及解决方法相比,更关注情况与过程。 注重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而不着意于追寻陈年往事对案主和 家庭的影响。 相信行为问题只是一个更加严重但不显眼和尚未爆发的家庭问 题的外在表现。 并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 变家人交往的方式。 治疗的过程并不只是直线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 多层式地照顾或留意到家庭的动力和系统的组织。 除了应用心理动力理论去了解人的心理与境况的关系外,还借 助了一般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以及回馈等去了解家 庭动力和组织。

4、5 基本概念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以系统、界线、结构、 “功能失调”与“正常运作”的家庭及家 庭生命的周期等等基本概念; 咨询师需了解家庭交往的过程,进而定出 介入的方向和策略。 它相信如果家庭能发挥它的功能,那么家 庭便可以解决困扰着家人的问题。 6 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生物系统,由一组互相依赖的单位组成。 在系统内,每一单位有它特定的功能。这些单位彼此相依、互 相影响;单位的转变影响整体,整体的改变也影响单位。 不能单靠了解每一位成员而把他们凑成家庭整体,需要了解成 员间的关系和相处的方式才能知道全面。 在系统内的成员互相影响,难分因果,因果是循环而不是直线 的。 如,见到一位妻子很紧张地对

5、丈夫喋喋不休,而丈夫在旁边被 动地一言不发。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位妻子的唠叨令丈夫很烦恼 以及变成被动。但从系统内看,丈夫的被动可能令妻子更喋喋 不休和更紧张,而妻子的紧张也可能造成丈夫更被动,因此在 系统内的因果是循环的。 7 家庭系统 系统内的信息是靠一组一组的回馈网络来沟通 和传递,回馈网络传递的信息有强弱、急缓以 及轻重等差异,系统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 系统就是在改变和静止交替的过程中成长,家 庭的关系同样也是在动与静交替所产生的拉力 影响下不断地演变。 故应注重目前家庭成员交往的方式,而无需理 会或牢记以往的交往方式,即只注重此时此地 而不必追溯历史。 8 家庭结构 Minuchin 认

6、为结构是因应无形却又实际的需要 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 从这些机制中延伸家庭的一些习惯与规则, 它灌输、组织或指引家庭成员遵循固定、可以 预测的方式去相处。 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边界、身份、责任分工 和权力架构等 9 1. 次系统 在家庭大系统中,因为功能、世代的不同 而分成很多比整体较小的单位,叫作次系 统。 例如,夫妇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及兄弟姐 妹次系统等。 10 2. 界线或边界 家庭有它本身的边界把它与外界划分出来。 正常、健康的家的边界是半渗透式的,能让外界新的事物、道德观、 信仰渗透进来,同时又会过滤这些事物与观点,把不能容纳的拒诸门 外。 家庭系统的整体和次级系统及

7、个别成员之间也有边界把他们区分开来。 这些界线实际上就是众多的无形的规条中一种,它决定了谁参与以及 怎样参与。 如果家庭内没有无形或有形的规条,家庭内没有界线,在分工上便会 出现混乱;没有固定的权力架构会变成争权夺利,这都是不正常或病 态现象。 11 3. 身份和责任分工 家庭成员身份通常有多个,如父亲同时也是丈夫或 祖父的儿子等。 每一个身份都蕴含着某种责任和表示着某种分工。 家庭还必须弹性地帮助其他成员完成责任。 遇到变故时,家庭中个人又必须互相适应,肩负其 他成员的责任,肩负其他成员的责任,使家庭的运 作不致中断。 12 4. 权利架构 家庭要有清楚及称职的权力架构。 有时候家庭的权力是

8、依据辈分来分配的; 有时权力又以性别、身份、事务(如是否 掌握钱财等),或者凭借感情、关系的影 响力等来划分。 对于上述家庭结构,还可以引出下列两个 议题: 13 家庭结构的特性 1. 结构的互补性 家庭角色和行为多是互补的。 如内向的丈夫容易造成外向的妻子;懦弱 的父母也易塑造专权、不听命的孩子。 所以,如果见到某个家人的行为时,可以 追溯一下是谁把他造成现在这种样子的。 14 2. 结构的一般性和独特性 家庭结构之下的某些规范通用于所有的家庭, 所以它具有一般性(普遍性),但也有许多规 范只是属于某个家庭所特有的, 所以必须留心观察,敏锐地辨别,以免习惯地 从普遍性的角度出发把个别家庭的独

9、特性地方 一律视作不正常。 如在有些家庭里,妻子常常把她的丈夫称为 “死老头子”,这实际上是亲昵的意思而不是 认真的谩骂。 15 家庭的结构通常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交往 过程体现出来 即通过家人的关系和动力、家庭内通行的 规范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处方式, 大致可以推敲出家庭的基本结构 举例 16 案例 咨询师(向小强发问):你的学习成绩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呢? 小强: 外婆:小强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习开始不好的,这两年更加不好。以 前可不是这样,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小强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 排在第一第二名。 小强:不知为什么,现在上课时思想不能集中。 外婆:是啦,他(指小强)白天不

10、能集中精神,而晚上有难以入睡。 咨询师:那么,采取过什么改善措施呢? 小强: 外婆:嗨,怎么没采取过措施?同班好同学帮助也帮了,家教也请了,医生 也看过了,药也吃了,什么方法都用了,就是没有效果。你说急人不急人。 以上的谈话过程无疑显示出小强的外婆常常代小强回答问题和话题延续下去。 两个人犹如黏胶一样紧紧地连在一起。 如果这是婆孙两人惯常的交往方式且遭遇变故都维持不变的话,那么,工作 员便可以假设婆孙的次系统非常强,可能会影响亲子次系统(因为小强的母 亲就此会以为儿子亲近外婆比亲近自己为多),以及兄弟姐妹此系统等。 17 家庭结构图 家庭结构图是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

11、 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它帮助社工迅速、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受助 家庭成员的结构、成员关系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庭情况。 家庭结构图的表示 表示男性 表示女性 表示婚姻关系 表示离婚关系 -/-表示分居关系表示同居关系 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原则 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 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其他注意事项:标注年龄、职业,重要事件等 18 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两代或两代以上的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 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 联合家庭:家庭中有任何一代还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 庭。 其他家庭形

12、式:由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的未婚亲属(如 夫妻一方的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扩大家庭。 隔代家庭:由祖父母与孙代组成的。 单亲家庭:由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共同组成的。 同居家庭:没有履行法定结婚手续而存在性关系的两个异性 组成的。 同性恋家庭:两个同性基于性关系组成的。 单身家庭:只有一个人的单身家庭。 19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过程和技巧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过程包括连接、评估 及介入家庭三个大环节。 连接、评估与治疗是同期进行而不是分开。 20 1. 进入家庭、连接家人 连接的意思是咨询师去接触家庭内每一份子, 通过接触去感受对方对他的容纳与反应。 在连接的过程中临时变成家庭系统的一份子, 适应该

13、家庭的规则 在加入家庭的时候,要利用与人相处的独特技 巧。除了适应、观察和时刻自我反省的技巧运 用外,还需要特别地掌握容纳、追查及模仿等 几个技巧以求与家庭及家人更连接。 21 (1)容纳 咨询师首先要观察、了解家庭的规例、习惯 再入乡随俗地去跟随这些习惯做法,以求家人更能接纳 不能太早、太急地去强求要求改变家庭原来的规范和做 法,要求家庭跟着咨询师走。 如,有些家庭的规则是孩子要得到父母的准许才可以向 外人说话,这时候可以先顺应家庭的规例,先问父母他 们的子女的姓名等,而非直接地问子女他们的姓名。这 样,父母觉得咨询师了解及尊重家庭的接触方式,自然 就慢慢容易接受咨询师了。 22 (2)追查

14、 追查家庭交往的过程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一个关 注点,如谁先与谁说话,谁与谁的关系最好或最不 好。 在连接的过程中,可追查家人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 式、过程等,从中可以探知这个家庭的联盟、对阵、 适应能力、界限、分工、权力架构和家人间的影响 力,以此作为评估和治疗的基础。 在追查过程中,让家庭重新从咨询师的眼中去看这 个家庭,了解家人的相互影响。 23 (3)模仿 咨询师套用家庭成员的语言、用字或姿态、 动作等,代入了他们的文化、情感里,去 和家庭的成员沟通。 24 连接:三种立场 在连接时,咨询师通常有三种立场,即埋 身、中间和离身的立场。 25 a. 埋身的立场 咨询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15、观点 肯定或否定现行的结构、联盟、规例,然后带出个 别成员的优点 代个别成员坦白地说出心里的感受和想法,帮助成 员把底牌揭开。 由于咨询师的表态及埋身的进入,可能遭到排斥和 限制,但另一方面,由于肯舍身和负责,就迫使家 庭无法再回避问题 26 b. 中间的立场 咨询师既不埋身地表态或把当事人的心思 一一道出,也不把自己隔离。 采取一个中立的、主动聆听者的立场。 如跟进或冷静地追查谈话中的某些内容及客观 地探讨家人的关系等。 27 c. 离身的立场 咨询师像专家、导演、训练员一样地站在一旁 站得远远地从旁去指挥 邀请家庭重演他们交往的模式 指导他们如何尝试新的交往方式去沟通 不主动、着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逼迫家 庭去转变。 28 转变立场 在治疗中,可随着时机和家庭的需要去转变立场,并不 一定要停留在同一个立场上。 如,可以“中立”地探听资料 “埋身”地说出不同成员的内心感受 “离身”地指导家人互相直接对话。要求父母尝试直接 去管束孩子,或请青少年去说服父母聆听他们的意见。 通过转变立场,在不同的时间连接不同的家人及催促、 甚至迫使他们面对压力和做出转变。 29 2. 评估 通常在结构式家庭疗法中,评估与介入是同期进行的。 评估是介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评估的内容和过程: (1)评估的内容 a. 家庭的状态和结构 家庭的状态包括家庭的大小、家人的教育程度、工作性 质、社会经济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