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654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信息化工作_————————————————张(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4/2019,1,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张小朋,5/24/2019,2,博物馆为什么,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 博

2、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发展规律的科学。 维基大百科全书,5/24/2019,3,博物馆的分类,历史文化类 自然科技类 专题类 博物馆的共性 是处于自然和人类发展历史纵轴和同时期各自然地区、人类集团发展横轴的上的各类有保存意义的信息集散地,是对这些信息加以收集、存储、研究、加工、扩散、利用的场所。,5/24/2019,4,信息化为什么,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的核心是信息的流通与运用。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畅通。要通过现代科技所创造的技术手段,使信息的捕捉,信息的发送更便捷,更准确。 如果处于信息闭塞的状况,必然是决策无方、无所适从。 信息是信息化的

3、内容,信息的利用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因此,信息化不等于电脑化。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化硬件同时,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根本内容。,5/24/2019,5,CIO为什么,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信息主管; 为决策提供所需的切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协助制订长期发展战略,这是CIO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责任; 有效地管理信息技术部门,将信息技术切实置于可以支持或引导业务需要的地位; 紧跟所有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联络科技与商务战略,保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并将其迅速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动力; 正确地规划内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构思与促进技术远见,确保信息技术的内部

4、资源源远流长; 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信息技术文化,与所有阶层培植良好的关系。,5/24/2019,6,我国CIO的误区,目前我国CIO还只不过是一个与信息有关的职位,且绝大多数为部门级的,通常称为信息中心主任或电脑部门经理,未能够渗透到单位战略管理与决策层中,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具体信息技术的规划与实施,而非全局的信息系统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更谈不上二者规划的战略统一。真正进入决策层的副总管级的信息主管几乎凤毛麟角。 CIO要明确的理念 技术服务于形式 形式服务于内容 内容服务于社会,5/24/2019,7,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数字化”(Digitalization)一词是直接从英文意译过来的,

5、揭示了计算机这一工具的本质,是指直接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处理技术来完成的工作,如利用计算机键盘输入得到文字、利用扫描仪得到图像、利用数字照像机(摄像机)得到静态(动态)的图像,都可以认为是处理对象的数字化过程。在计算机技术中“数字”对应的量只有0和1,表现为方波图形,称之为“数字量”(Digital Quantity),而对应的“模拟量”(Analog Quantity)则表现为连续变化的波形。由于计算机是基于数字二进制的基础产生的,只能接受、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这一过程称为模数(A/D)转换,即数字化的过程。可见“数字化”的着眼点在于工具本身,在于利用计算机等数字工

6、具对对象的具体处理手段。,5/24/2019,8,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信息”(Information)是指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产生的各类有用符号(资源),“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是指对这些符号的通过技术手段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加工、保存、传播、利用,目前而言主要利用的技术为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着眼点在于信息本身。信息化就是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充分交互。,5/24/2019,9,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是围绕着藏品、展示、研究这三项基本工作展开的。在藏品这一项工作中,资源是馆藏文物(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登记帐簿,其服务对象是保管人员、研究人

7、员、陈列人员、行政人员、参观人员等;展示工作中的资源是陈列设施、相关文物和文献,服务对象是普通参观者、专业研究者;研究工作中的资源是相关文物、文献和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是普通学习人员、专业人员、行政人员等。不可忽视的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还有一项未列入博物馆传统工作,但又与实体博物馆密切相关的馆舍(楼宇)信息化处理,这项工作的资源是舒适性控制设备(如中央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安全性控制设备(如安全监控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和通信控制系统,其服务对象是参观人员和工作人员。,5/24/2019,10,5/24/2019,11,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工作是指利用

8、计算机技术,从博物馆的资源到服务以及各项工作之间充分交互的处理过程,是对博物馆利用资源实现服务以及使服务更加深入、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的总体方法的称谓;在博物馆中,数字化是指在博物馆一些单项具体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是对博物馆资源利用的具体手段的称谓。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和数字化两个概念在这里是不可分离的,也不是对立的,总体规划的、有机关联的若干数字化手段的集合,共同构成了博物馆的信息化。,5/24/2019,12,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数字博物馆更多的意义上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存在载体的虚拟博物馆,而不能指称一个完整的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重点在于展示数字化了的文物、保存数字化

9、了的文物,而实体博物馆的重点则在于实体文物的展示、保存与研究。,5/24/2019,13,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是指有固定场所(建筑)、固定人员,有一定数量的、按规则保管的实体藏品,有对藏品的展示、研究行为的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都属于实体博物馆,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主体。 博物馆实际上是作为承载人类历史和自然发展过程信息的载体而存在的,它主要着力的是时间过程上的信息承载,亦即历史发展信息。因此博物馆根本意义上是以时间过程(历史过程)为主、以空间方位(地域差异)为辅的信息的集散地。其所收集、保管、研究的信息是大量的、复杂的,几乎涵盖了人类既往社会和自然发展过程的各个方面。对实体

10、博物馆的信息工作,主要着重点在信息化的“化”字上,即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展示、研究各类文物信息。既然博物馆是围绕着藏品而存在的,那么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就在于藏品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建设。,5/24/2019,14,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建立包含可移动文物(含馆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并由此衍生研究、文物保护、展览辅助系统。对于博物馆保存的藏品而言,一般情况下均认为是文物,那么要建立CMIS系统,首先要辨明处理对象文物的基本特征,才能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博物馆信息化的工作能沿着正确的方向、

11、可持续地进行下去。,5/24/2019,15,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文物信息的特征: 一是可分离性。文物分为实体和信息两个部分,实体多半是采用一定的手段保存起来,如保存在文物库房中的文物、保存在室外的不可移动文物等,而信息这一部分是记载了包含影像在内的文物本身的各项特质,它是可以脱离实体而存在的。这就不同于金融等信息数据是不可分离的。文物信息的传播一般不会影响文物实体的安全。文物信息的可分离性保证了虚拟博物馆能够以博物馆的形式存在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介之中。,5/24/2019,16,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另一个特征是沉淀性。文物数量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考古田野发掘、收集社会流散文物而

12、产生的。文物信息具有不易变性,即所记录下来的数据是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的,对其数据库的建设而言就是沉淀性的,几乎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但由于文物数量众多,按南博藏品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每一件文物的著录条目又多达上百项,并且包含高清晰度的图片、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因此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异常繁重的工作。文物信息的沉淀性决定了CMIS系统中应用软件平台的长期稳定性,即应用软件一旦适应了藏品管理的需求,就很难再予以彻底地更换。,5/24/2019,17,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还应该包括博物馆建筑本身的各个方面,如安全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硬件的信息化建设,配合

13、CMIS系统等一系列的博物馆专业软件的建设,共同构成了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实体博物馆毕竟受地域桎梏,一个博物馆的受益人群在社会总体中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催生了虚拟博物馆。,5/24/2019,18,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建设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它完全是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介技术,如多媒体光盘、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没有固定的建筑和人员,也可以没有文物专业的研究行为,但一定要有系统的文物展示行为。在虚拟博物馆中,也要有文物保存的行为,但不一定是实体的文物,在很多情况下更可能是实体文物的影像和数据,可称为数字文物。对于数

14、字文物在虚拟博物馆中的保存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CMIS系统而存在的,一种是依附于虚拟博物馆有系统的数字文物展示而存在的,即这种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有序的保存方式。,5/24/2019,19,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5/24/2019,20,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我国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还处在“点”的状态。 在实体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形成“面”的状况,即整合共享文物信息资源后,虚拟博物馆将出现飞速的发展,它可借助各个实体博物馆的共享于社会的文物信息建立起层出不穷的虚拟博物馆。如: 建立专题类型的中国古代兵器博物馆、钱币博物馆、汉民俗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等等。借助数字化的处理、传输手段。 两

15、类博物馆能够方便地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流动。虚拟博物馆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打破实体文物不可触摸的限制,推出大量的交互式展览。,5/24/2019,21,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信息化手段引入博物馆,是适应博物馆发展方向而出现的。 藏品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建设,首先可以完整、准确地统计藏品数量、种类等。高清晰度图片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文物暴露于不适合环境中的次数,有利于延长文物实体的寿命;便利、灵活的检索手段,有利于展览主题的形成。 大范围内的文物信息共享,又有利于展览内容的充实。 在CMIS系统的基础之上将衍生大量的应用,如多媒体辅助展示系统、文物图

16、录出版系统、藏品对比研究鉴定系统等等,结合考古、历史资料系统,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甚至可以深入到文化、娱乐的各个层面,如结合历史、文物资料,开发各类历史游戏,用正确的历史知识和认识来影响人群;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文物、历史、考古资源数据库的支持下,以交互的方式阐述人类历史和自然界的演变,甚至可以通过数字服装,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时空转换,将现代人引入浩淼的历史空间之中。,5/24/2019,22,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服务于社会,但并不能代替实体博物馆的存在。毕竟文物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取样、色彩还原等误差,而使其在感观上和实体文物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的数字文物多数还只能是视觉上的印象,以目前的硬件、软件价格和使用复杂程度,还很难普及数字服装,使参观者能通过数字服装来感知数字文物的重量、表面质感等。 对虚拟博物馆的参观多数是个体的行为,缺乏参观者之间直接的交流,也就损失了很多群体参观的乐趣。因此,虚拟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完全相互取代的。 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和虚拟博物馆是今后博物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