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543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编之案例分析及解题思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案例分类(一)现象分析类宏观教育层面现象分析类的易考知识点主要有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及名言警句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等。(二)问题沟通/解决类微观教育教学层面案例分析题型中,此层面的问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因为此类问题与教师的工作密不可分。内容涵盖了各方面的知识。(三)组织管理类包括开展家长会、组织活动、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四)教师层面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2解题思路(一)现象分析类【案例1】教育公平问题2003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放校园何来“红领、蓝领”?的专题片:“流动人员的孩子在城市上学,是一个难题,缴纳一笔借读费自不待言。”

2、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某中学,多交借读费的学生穿的是红校服,而按规定数额交借读费的学生穿蓝校服;交费多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所有教室有VCD、电视、新课桌;而其他借读生只能在校外买饭吃,在均为旧桌椅的教室上课 问题:运用教育原理,对这种现象加以评析。【思路点拨】(1)是什么材料反映的问题:教育不公平现象;(2)为什么原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从经济、政治、生产力等多方寻找; (3)怎么做提出对策:国家目前就此所作的努力以及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案例2】超前教育现象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

3、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也应该更轻松。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问题:你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这种“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如何?【思路点拨】(1)是什么超前教育的性质及其利弊;(2)为什么原因分析:超前教育的背景及原因;(3)怎么做超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引导家长根据孩子情况适可而止。【案例3】名言警句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

4、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思路点拨】(1)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存在的弊端;(2)为什么原因分析:导致弊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3)怎么做找出路:结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指出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从以上3个案例可以发现,现象分析类的答题思路非常清晰:是什么(找出问题或指出问题的性质)为什么(现象的原因分析)怎么做(提出对策、寻找方向)。(二)沟通/解决问题类微观教育教学层面上的问题,其解题思路与宏观层面现象分析类如出一辙,仍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模式。所不同的是,在“是什么”环节中要表明态度(好/不好、对/不对

5、、不完全对、值得肯定/不宜提倡、辨证看等等),在“为什么”环节要给出相关的理论依据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即为什么好/不好,符合/违背了什么理论/知识(或者正反面论述,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这样做会怎样)。下面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案例4】新型师生关系“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

6、师的做法。【思路点拨】(1)是什么表明态度: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2)为什么理论依据: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尊重、理解;(3)怎么做理论拓展,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案例5】教学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

7、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思路点拨】(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有失妥当;(2)为什么理论依据: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学民主思想;(3)怎么做提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寻找不愿听课的原因,因材施教。【案例6】课程评价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

8、学生写评语?【思路点拨】(1)是什么特点分析: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体现了人性化和艺术性;(2)为什么理论依据:评价内容综合化,起诊断、帮助发展的作用;(3)怎么做理论拓展,总结适用的评价标准。【案例7】德育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对学生常常”笨猪”、“死脑子”等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

9、有良好的效果?【思路点拨】(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王老师“言行不一”;(2)为什么理论依据:言教与身教相辅相成;(3)怎么做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合理的方法:言行一致,多尊重、多关心,鼓励好的一面。【案例8】 后进生转化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

10、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思路点拨】(1)是什么材料中王峰同学的特点:典型的后进生;(2)为什么教育后进生的理论依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自尊、好胜,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3)怎么做根据理论分析,提出转化的途径和方法:发掘闪光点,创造有利条件,有耐心。【案例9】气质与教育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

11、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问题: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思路点拨】(1)是什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气质判定:甲属于抑郁质,乙属于胆汁质;(2)为什么摆出气质教育的理论依据;(3)怎么做根据气质类型给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案例10】教育法律法规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会加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

12、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问题: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思路点拨】(1)是什么表明态度:学校的做法不合法;(2)为什么理论依据: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

13、;(3)怎么做提出合理的教育措施。【案例11】心理健康教育类张明是高二学生,近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因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从小父亲对他很严格,总拿他和邻居家小朋友比。学习一直很努力,但中考前因为肠炎住院,最后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父亲对他非常失望,经常唠叨这件事情。由于严重失眠,白天没精神,不想与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心里很矛盾,很苦恼。问题:张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张明的情况应如何疏导? 【思路点拨】(1)是什么根据症状进行评价诊断;(2)为什么找出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家庭、同辈群体、师生关系、社会环境、个人认知等方面(3)怎么

14、做分析对策,对症下药,个性化教育(三)组织管理类1、活动类答题思路(1)确定活动主题;(2)活动准备(活动计划,人、财、物、地、时);(3)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注意互动,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4)总结拓展(活动的评估和拓展)。2、家长会答题思路(1)开场语(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2)汇报近期基本情况:a学业方面(各科在全校的总体情况并分析);b班级管理、德育等方面。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积极性、班级氛围等)。(3)与家长交流(家长自己的体会、建议,意见等);(4)班主任总结(总结家长的建议、反思工作、以后的工作安排等)。3、班级管理【案

15、例10】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权力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思路点拨】(1)是什么表明态度: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值得肯定,但班主任仍负主要责任;(2)为什么结合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提出理论依据;(3)怎么做理论拓展:如何培养班干部及其注意事项。(四)教师层面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