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1543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世伟 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 共81页,第5章 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基础,内容提要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医院信息系统概述 电子病历与病历信息标准化 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第2页 共81页,5.1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医院信息化的现状与进展 我国公共卫生系统信息化与建设和谐健康社会 卫生信息化对培养医学生IT知识结构的要求,第3页 共81页,5.1.1 医院信息化的现状与进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并不是新事物,特别是我国1995年开始的“金卫工程”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了病人就诊的速度,有效地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堵住了收

2、费、药品管理中的漏洞。使医院医疗质量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为全国大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金卫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金卫工程”中的主要原始数据来源,是医疗信息的基本处理和存储单位。同时,HIS作为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服务都具有重要作用。,第4页 共81页,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多个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金卫工程”的展开,已

3、经有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商品化的整套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医院推广应用。医院的管理者逐步认识到医院信息的重要性,意识到仅仅靠单机或局部网络处理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已经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了信息系统的单位则更加关注信息系统今后的发展,一些医院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医学影像系统、医疗信息处理系统。,第5页 共81页,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已普遍使用。在医院院区网络建设中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结构

4、化网络布线、采用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网络交换技术也大量地使用。在这样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的环境下,建立电子病历体系、建设生化检验系统(LIR)、建设医学图像系统(PACS、RIS)已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6页 共81页,5.1.2 我国公共卫生系统信息化与建设和谐健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稳定,是以增加人均GDP,提高生命健康质量,加强卫生医疗服务水平,重视人口老龄化,均衡与调控卫生资源,坚持卫生扶贫,建立区域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等为基础的。因此,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承载着重要的意义。2006年起我国政府决定增加农民医疗保险补贴标准,规定为人均40元,设想我国有8亿农

5、民每年国家将支付320亿元人民币,加上地方和个人的医保投入,如此巨大的信息处理量,必须建立有效的网络医保信息系统,才能实现全程信息监控与管理。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由此可见,重视生命,关注健康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第7页 共81页,5.1.3 卫生信息化对培养医学生IT知识结构的要求,我国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关键之一是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医院平均有35个信息技术人员负

6、责保障一个5001 000张床位的医院信息系统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可以说在我国卫生信息技术人员是缺乏的。培养既懂医院管理,又懂IT技术的复合型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目前医院最为需要的。 在中国的医院,真正的CIO体系制度的确立仍然有待时日。目前实际上是由主管副院长加计算机室主任共同承担CIO的职责。主管副院长担负着多方面的任务与责任,其知识结构一般都缺少IT成分,对信息化的理解与重视往往因人而异,政策缺乏连贯性,这样会影响整个医院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卫生信息化需要培养同时具有医学知识和IT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第8页 共81页,5.2 医院信息系统概述,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 医院信

7、息系统五大组成部分及简述,第9页 共81页,5.2.1 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为了医院的效益而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美国著名的医学信息教授MorrisCollen的定义是:HIS的目标是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采集、存储、处理、访问和传输所有和医院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功能上的要求。 2002年我国卫生部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是: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

8、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第10页 共81页,5.2.2 医院信息系统五大组成部分及简述,临床诊疗部分 临床诊疗是医院工作的主体,而诊疗过程本身对信息高度依赖。因此,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病人信息为核心,将整个病人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院中所有临床医技科室都将沿此主线展开工作。随着病人在医院中每一步诊疗活动的进行,就可产生并处理与病人诊疗有关的各种诊疗数据与信息。整个诊疗活动主要由各种与诊疗有关的工作站来完成,并将这部分临床信息进行整理、处理、汇总、统计和分析等。此部分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子系统、住院医生工作站子系统、护士工

9、作站子系统、检验信息子系统、医学影像子系统、医院住院手术和麻醉管理子系统等。,第11页 共81页,药品管理部分 药品管理部分可以协助整个医院完成对药品的管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在医院中药品从入库到出库,直到病人的使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它贯穿于病人的整个诊疗活动中。这部分主要处理的是与药品有关的所有数据与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对药库、制剂、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品价格、药品会计核算等信息的管理以及辅助临床合理用药,包括处方或医嘱的合理用药审查、药品信息咨询和用药咨询等。此部分包括:药品库房管理子系统、门诊药房管理子系统、住院药房管理子系统、药品会计核算及药品价格管理子系统、制剂管理

10、子系统和合理用药咨询子系统等。,第12页 共81页,费用管理部分 费用管理部分属于医院信息系统中最基本部分,它与医院中所有产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包括:门急诊挂号,门急诊划价收费,住院病人入、出、转,物资及设备,科室核算以及财务核算等。,第13页 共81页,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 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包括:病案管理、医疗统计、院长查询与分析和病人咨询服务等。 外部接口部

11、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项改革的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已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它必须考虑与社会上相关系统互联问题。因此,这部分提供了医院信息系统与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接口。,第14页 共81页,5.3 电子病历与病历信息标准化,电子病历(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EPR)也称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CPR),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第15页 共81页,系统模型的结构化 我国现行的“病历书写规范”,以及

12、卫生部于2002年推出的“病历书写暂行规定”,对病历的格式有严格的规定,例如“病案首页”、“住院病历”等。但对于各种专科病历,由于它们之间在内容及形式上都有极大差别,因而无法制定统一的病历格式。例如,在入院记录的体格检查栏目中,眼科要记录视力、色觉、结膜、巩膜、晶体、玻璃体、眼底的情况,并在眼部示意图上标示;产科则要记录宫高、胎心、宫颈位置、骨盆测量,并在产程进展图上标示。 因此针对不同专科的不同病历,EPR系统模型的结构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16页 共81页,电子病历实现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XML技术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延伸标示语言”是由全

13、球信息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由标准通用标示语言(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SGML)的格式精简后制定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扩充网络的应用,使全球信息网能够传输或处理更丰富的信息。XML是一种结构化的内容描述语言,它不仅可以描述内容,还可以定义所描述对象的结构。因此XML用来制造新的标准描述语言,可以创造类别文件的格式定义,即在XML中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标示语言。这种自含式的结构描述能力使其成为在Internet上进行内容交换的理想描述语言。,第17页 共81页,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

14、是近几年来HIS建设中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常称为多层结构技术。目前国内外的HIS大都应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在这种模式中数据库、应用程序逻辑和用户界面在客户机和服务器间是分开的,一般采用参数定义的方法解决软件适应性的问题。 中间件技术的理念就是把过于复杂的大模块分解为多个层次,以简化模块内部的复杂度,建立一个可以任意组合HIS的工具系统,以适应因医院发展带来的对系统功能的新的需求。这样,公司只开发基本系统和大量工具,由实施具体HIS的项目工程师根据医院需求去组合HIS。一旦发生用户需求变更,不必重新改写顶层的应用程序逻辑,解决了系统维护的关键问题。,第18页 共81页,移动计算机技术 符

15、合以太网标准的采用微波直序扩频技术的无限局域网技术802.11,使无限网和移动工作站成为可能。该网的传输速率可达211Mbit/s。传输距离可达100m,具有抗干扰、保密性好的特点,适用于HIS,医护人员使用笔记本电脑便可以在床边或伴随移动病人与HIS保持实时连接。掌上电脑是移动计算机的另一项新技术,它与笔记本电脑加无线网络实时联网工作模式不同,而采用了脱机工作模式。,第19页 共81页,5.3.2 电子病历信息的标准化、分类和编码,病历信息的分类 患者的一般信息 症状信息 体征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 疾病转归信息 费用信息 医护人员信息,第20页 共81页,分类和编码原则

16、科学性 标准化 准确性: 唯一性 冗余性 结构化 实用性 可操作性,第21页 共81页,5.3.3 电子病历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与安全机制,使用电子病历时应注意的事项 必须做好系统数据初始化 严格安全管理 严密组织数据切换 保证相互之间的组织协调 加强医务人员保密安全教育 严格医嘱查对制度 电子病历模板要规范 强化管理监控,第22页 共81页,实现EPR的安全性要注意的问题 EPR要防止医学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丢失、被盗或损坏。 保持EPR中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不被他人随意修改。 保持EPR时间的原始性和标准性,即已完成的记录经签字确认后不允许修改。 为防止患者信息被未授权者使用,需建立EPR的授权认证机制。,第23页 共81页,5.4 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基础 PACS系统的构成 HIS中RIS的作用与组建 PACS的相关标准,第24页 共81页,5.4.1 医学影像系统基础,医学影像系统PACS概述 医学影像系统称为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