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410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第11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文献和站点1. http:/ee.mokwon.ac.kr/music/tutorials/mmbook/node31.html (浏览日期:1998 年 11月) 2. http:/ (浏览日期:1998 年 11 月) 3. http:/wwwam.hhi.de/mpeg-video/standards/ (浏览日期:1998 年 11 月) 4. http:/www.c- (浏览日期:1998 年 11 月) 5. http:/fas.sfu.ca/cs/undergrad/CourseMaterials/CMPT365/material/notes/contents.html (浏

2、览日期 1998 年 3 月) 6. ISO/IEC JTC1/SC29/WG11 N2459. MPEG-4 Overview - (Atlantic City Version). October 1998/Atlantic City 7. Ming Liou. Overview of the p64 Kbps Video Coding Standard.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Vol.34,No.4,Apr.1991 8. ISO/IEC. CD 11172,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

3、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 b/s. 12/6/1991 9. Didier Le Gall. MPEG: A Video Compression Standard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34,No.4,Apr.1991 10. CCITT Recommendation. H.261,Video Codec for Audiovisual Service at p64 Kb/s. Aug.1990第 11 章 只读光盘存储器如何记录“0”和“1

4、 ”,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上的记录密度是计算机工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在半个世纪中,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发了许多的记录技术,从电子管到半导体存储器,从磁记录到光记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光记录是 20 世纪 70年代的重大发明,是 80 年代世界上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是 90 年代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本章将从 CD 到 DVD 的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作一个介绍。11.1 CD 简历11.1.1 CD 工业史上的几件大事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利用激光来记录和重放信息,并于 1972 年 9 月向全世界展示了长时间播放电视

5、节目的光盘系统,这就是 1978年正式投放市场并命名为 LV(Laser Vision)的光盘播放机。从此,利用激光来记录信息的革命便拉开了序幕。它的诞生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不亚于纸张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大约从 1978 年开始,把声音信号变成用“1”和“0”表示的二进制数字,然后记录到以塑料为基片的金属圆盘上,历时 4 年,Philips 公司和 Sony 公司终于在 1982 年成功地把这种记录有数字声音的盘推向了市场。由于这种塑料金属圆盘很小巧,所以用了英文Compact Disc 来命名,而且还为这种盘制定了标准,这就是世界闻名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这种盘又称为数字激

6、光唱盘(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CD-DA)盘。由于 CD-DA 能够记录数字信息,很自然就会想到把它用作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但从 CD-DA过渡到 CD-ROM 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计算机如何寻找盘上的数据,也就是如何划分盘上的地址问题。因为记录歌曲时是按一首歌作为单位的,一片盘也就记录 20 首左右的歌曲,平均每首歌占用 30 多兆字节的空间。而用来存储计算机数据时,许多文件不一定都需要那么大的存储空间,因此需要在 CD 盘上写入很多的地址编号。 把 CD 盘作为计算机的存储器使用时,要求它的错误率(10 -12)远远小于声音数据的错误率(10 -9),而

7、用当时现成的 CD-DA 技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还要采用错误校正技术。于是就开发了“黄皮书(Yellow)标准”。遗憾的是,这个重要标准只解决了硬件生产厂家的制造标准问题,也就是存放计算机数据的物理格式问题,而没有涉及逻辑格式问题,也就是计算机文件如何存放在 CD-ROM 上,文件如何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交换等问题。为此,在多方努力下又制定了一个文件交换标准,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把它命名为 ISO 9660 标准。经过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 1985 年前后成功地把 CD-ROM 推向

8、了市场,从此 CD-ROM 工业走上了康庄大道。11.1.2 CD 系列产品自从 1981 年激光唱盘上市以来,开发了一系列 CD 产品,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VCD 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产品,如图 11-01 所示。图 11-01 目前市场上的 CD 产品CD 原来是指激光唱盘,即 CD-DA(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用于存放数字化的音乐节目,现在,通常把图 11-01 所列的 CD-G(Graphics)、CD-V(Video)、CD-ROM、CD-I(Interactive)、CD-I FMV(Full Motion Video)、卡拉 OK(Karao

9、ke)CD、Video CD 等通称为 CD。尽管 CD 系列中的产品很多,但是它们的大小、重量、制造工艺、材料、制造设备等都相同,只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1. CD-DA 存放数字化的音乐节目 2. CD-G 存放静止图像和音乐节目 3. CD-V 存放模拟的电视图像和数字化的声音 4. CD-ROM 存放数字化的文、图、声、象等 5. CD-I 存放数字化的文、图、声、象( 静止的)、动画等 6. CD-I FMV 存放数字化的电影、电视等节目 7. 卡拉 OK CD 存放数字化的卡拉 OK 节目 8. Video CD 存放数字化的电影、电视等节目

10、 9. Photo-CD 存放的主要是照片、艺术品为了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制定了许多标准,这些标准如表 11-01 所示。表 11-01 部分 CD 产品标准标准名称 盘的名称 应用目的 播放时间 显示的图像Red Book(红皮书)CD-DA 存储音乐节目 74 分钟 Yellow Book(黄皮书)CD-ROM 存储文图声象等多媒体节目存储 650 MB 的数据动画、静态图像、动图像Green Book(绿皮书)CD-I 存储文图声象等多媒体节目存储多达 760 MB的数据动画、静态图像Orange Book(橙皮书)CD-R 读/写入文图声象等多媒体节目White Book(白皮书)Vi

11、deo CD 存储影视节目 70 分钟(MPEG-1)数字影视(MPEG-1)质量Red Book +(红皮书 +)CD-Video 存储模拟电视数字声音56 分钟(电视)20 分钟(声音)模拟电视图像数字声音CD-Bridge Photo CD 存储照片 静态图像Blue Book(蓝皮书)LD(LaserDisc)存储影视节目 200 分钟 模拟电视图像11.2 CD 的工作原理11.2.1 CD 盘片结构激光唱盘、CD-ROM、数字激光视盘等统称为 CD 盘。CD 盘主要由保护层、反射激光的铝反射层、刻槽和聚碳脂衬垫组成,如图 11-02 所示。图 11-02 CD 盘片的结构CD 盘上

12、有一层铝反射层,看起来是银白色的,所以人们把它称为“银盘”。还有一种正在大批量进入市场的盘称为 CD-R(CD-Recordable)盘,它的反射层是金,所以又这种盘称为“金盘”。CD 盘的外径为 120 mm,重量为 14 克18 克。激光唱盘分 3 个区:导入区、导出区和声音数据记录区,如图 11-03 所示。图 11-03 CD 盘的结构11.2.2 CD 盘的光道结构许多读者都可能听说过以下两个术语:恒定角速度(CAV)和恒定线速度(CLV)。现在就首先来解释它们。以我们现在用的软磁盘为例,软磁盘存放数据的磁道是同心环,如图 11-04(A)所示,磁盘片转动的角速度是恒定的,通常用 C

13、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表示,但在这一条磁道和另一条磁道上,磁头相对于磁道的速度(称为线速度)是不同的。采用同心环磁道的好处之一是控制简单,便于随机存取,但由于内外磁道的记录密度(比特/每英寸)不相同,外磁道的记录密度低,内磁道的记录密度高,外磁道的存储空间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存储器没有达到应有的存储容量。CD 盘光道的结构与磁盘磁道的结构不同,它的光道不是同心环光道,而是螺旋型光道,CD唱盘的光道长度大约为 5 公里,如图 11-04(B)所示。CD 盘转动的角速度在光盘的内外区是不同的,而它的线速度是恒定的,就是光盘的光学读出头相对于盘片运动的线速度是

14、恒定的,通常用 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表示。由于采用了恒定线速度,所以内外光道的记录密度(比特数/每英寸)可以做到一样,这样盘片就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达到它应有的数据存储容量,但随机存储特性变得较差,控制也比较复杂。在盘存储器工业中,从 CAV 到 CLV 整整花了 30 多年的时间才得以实现。现在不仅 CD-ROM存储器采用 CLV,而且磁光盘存储器也开始采用。图 11-04 CD 盘的光道是螺旋型光道11.2.3 数据是怎样写入到 CD 盘上的磁盘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生疏,它的记录原理称为磁记录,是利用磁铁的两个极性(南极和北极)来记忆“1”和“0”两个二

15、进制数的。光盘的记录原理就不能一概而论,都称为光记录,因为光盘这个名称已经很笼统了。现在在市场卖的磁光盘(magneto optical disc,MOD)和相变光盘(phase change disc,PCD)也被许多人简称为光盘,前者是利用磁的记忆特性,借助激光来写入和读出数据,后者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激光加热前和加热后它们的反射率不同,利用它们的反射率不同来记忆“1”和“0”,这是名副其实的光盘。激光唱盘既不同于磁光盘的记录原理,也不同于相变光盘的原理,而是利用在盘上压制凹坑的机械办法,利用凹坑的边缘来记录“1”,而凹坑和非凹坑的平坦部分记录“0”,使用激光来读出。用户使用磁

16、盘驱动器时,既可以把数据写入到盘上 ,又可以从盘上读出数据;磁光盘和相变光盘也同样有写入和读出两个功能,而且可以在同一台磁盘驱动器上完成。可是 CD 只读光盘就不是这样,用户只能读 CD 盘上的数据不能自己把数据写到 CD 盘上。CD 盘上的数据是用压模(stamper)冲压而成的,而压模是用原版盘(master disc)制成的。图 11-05 是制作原版盘的示意图。在制作原版盘时,是用编码后的二进制数据去调制聚焦激光束,如果写入的数据为“0”,就不让激光束通过,写入“1”时,就让激光束通过,或者相反。在制作原版盘的玻璃盘上涂有感光胶,曝了光的地方经化学处理后就形成凹坑,没有曝光的地方保持原样,二进制信息就以这样的形式刻录在原版盘上。在经过化学处理后的玻璃盘表面上镀一层金属,用这种盘去制作母盘(mother disc),然后用母盘制作压模,再用压模去大批量复制。成千上万的 CD 盘就是用压模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