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1013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单元检测(一)试题卷历史24.周礼秋官司寇薙氏载:“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 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 动物性肥料的严重不足C 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质 D 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25.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 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 100 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A 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 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 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 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26.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

2、去未曾出土、造 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以下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B 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不分阶层,普遍使用C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的D 三星堆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27.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 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 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 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 政府实行积极

3、的抑商政策D 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28.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 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 要反映了宋朝(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 乡村市场的繁荣C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 坊市制继续实行29.通典田制对授永业田规定如下:“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 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 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B是一种地主土地私有制 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D对特权阶层存在两面性30.16

4、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 锅;而到 16 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 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31.几位历史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有关近代英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 段: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超他国的财富 乙:在英国避难的加尔文教徒敢于创新,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 丙:英

5、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丁:被剥夺了土地的劳动者沦为乞丐和流浪者,他们为了糊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请问他们讨论的话题是()A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确立的原因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32.1870 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 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 19 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 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

6、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33.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 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34.1860 年至 1862 年,江浙一带的地主、富商及官僚纷纷涌向上海租界,上海租界人口 由 1860 年的 30 万增加到 1862 年的 50 万。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房租、地价开始上升, 房租收益可获 30%40%的利润。一些老牌贩卖鸦片的洋务,也兼营房地产。这一现象( ) A说明租界成为列强资

7、本输出的场所B是政治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 C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D意味着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35.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 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 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 这表明,民国初年工商业发 展的主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列强一战时放松经济侵略C北洋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 D工商界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40(本题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豪商巨贾家中大都锦衣玉食,蓄婢纳妾,纷纷斥 巨资建造园林府邸不可

8、否认,徽商的奢华有安全上的考虑,但更多是为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经商得来的一部分利润用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极尽奢华,在世人对商 人生活方式的渴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与徽商相比,英国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节俭得多,讲究实用舒适,没有如徽商一味显富, 也没有英国国内贵族那样讲究奢华享受,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他 们对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充满了向往,但他们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如徽商一样提 出新的价值观念来抗衡和改造旧有的社会观念。英国商人依附于等级社会,通过一步步地 向上攀升,最终成为贵族士绅代表的上层社会的一部分。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 给财富一个体面的名号,他们出钱购买爵

9、位,或者购买贵族才拥有的家族徽章,通过这种 途径来跻身社会上层。在 17 世纪前期的英国,417 个男爵中就有 49 个商人,21 个是商人 的后代。材料二摘编自陈娟明代徽商与英国商人之比较从明中叶至清中叶辉煌了数百年的徽商,在清道光中叶以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 逐渐走向了衰落。道光十二年(1832 年),清廷根据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的建议, 进行盐法变革改纲为票任何商人只需向盐政所设之局纳税领票,便可取得购销 食盐的合法权利,这一变革使徽商在纲运制下所取得的垄断两淮、两浙盐业运销的世袭特 权宣告结束,徽州盐商因而“一败涂地。咸丰年间的兵灾又给徽商致命的一击。长江 中下游地区是徽商活动的

10、主要舞台,这时却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主战场。西方列强的 入侵也加速了徽商衰落的进程。由于洋纱、洋布、洋颜料以及南洋木材的进口日增, 徽 州布商、木商的生意大受影响。钱庄、银行业的兴起,又使徽州典商丧失了在金融业的原 有地位。徽州茶商也因洋商趁机操纵市场压价收购,而“连年折阅”,形成“十商九困” 的局面。至清光绪中叶,作为显赫一时的封建性商帮徽商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了。摘编自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明代徽商与当时英国商人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 两国商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14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徽商的性质,并分

11、析近代以来导致徽商“无可 奈何花落去”的因素。(12 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制造 品生产中心,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 19 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反省实行了 100 多年的自由贸易政策, 并最终在 20 世纪 30 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材料二航海条例和谷物法的先后实行,造成欧洲各国频繁的关税战,严重影响了 英国的对外贸易。1846 年谷物法的最后废除,使英国彻底实现了自由贸易。1832 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

12、参与政权。至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 了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 20 世纪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之间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中,总结些应对当代国际社会各国间贸易冲突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可以为将来如何应 对提供启示。(比如:政府应具备驾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整体协调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求保护)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16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英国贸易政策调整的认识。(10 分)历史答案【解析】“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 是指

13、人工合成肥料,故 A 正确。B 选项不符合 实际情况;C 选项与材料不符;“萌之、夷之、芟之、耜之”是指一年四季草的生长及对 草的处理,不能反映“重视适时耕作”。25.【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我国就出现了种桑养蚕现象,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 商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到商代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与蚕丝有关的文字 100 多个”信息可知, 商代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代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 工业部门,故 D 项错误。26.【答案】C【解析】商朝时期青铜器在农业上并不广泛使用,故 A

14、 项错误;青铜器在商朝主要用于礼器,只有贵族使用,故 B 项错误;三星堆出土文物与中原地区不同,体现了中国古代 文明的多元发展,故 C 项正确;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并不能充分说明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 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故 D 项错误。27.【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 A 项错误;依 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 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令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 B 项正确;材 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体现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

15、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 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 D 项错误。28.【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是:北宋官员上奏太宗,主张撤销乡村集市转而到城邑交易的建议未 被采纳。这表明宋代对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A 项与材料信息“间日集”不相符,排 除。B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 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宋朝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坊市制崩溃,排除。故选 C。29.【答案】D【解析】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故 A 项错误;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 有制,故 B 项错误;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民利益,不是根本利益,故 C 项错误; 从材料可以看出,特权阶层仍有分田,说明政府对特权阶层一方面限制土地兼并,另一 方面仍分田,故 D 项正确。30.【答案】C【解析】题干时间 16 世纪,英国还没进行工业革命,故 A 项错误;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 成是在 20 世纪以后,故 B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