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849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3697-9 os-ch 0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的概念1.2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1.3操作系统的结构1.4常用操作系统简介,1.1操作系统的概念,为了将部分关键的操作封装,同时也达到简化程序员工作的目的,计算机体系中出现了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这个软件层次。操作系统能在管理并正确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主存、外存、网络接口以及多种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同时,为程序员提供一个通用的、相对简单的、能够驱动硬件工作的软件接口。,1.1.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硬件之上的第一层软件,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则是各种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1.1.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层从底

2、向上可分为物理设备、由各种寄存器和数据通道组成的微体系层以及主要由指令集组成的机器语言层,提供的是基本的计算资源。应用程序层软件则通常是基于特定操作系统的、满足特定功能的直接面向用户的软件,这些软件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申请特定资源,并按照应用程序规定的方法来使用这些资源。操作系统处于这两个层次之间,用来协调与控制应用程序对硬件的使用。,1.1.1操作系统的定义,每个人看待操作系统的角度不同,使用操作系统的目的不同,看到的操作系统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资源管理角度:操作系统可以被视为资源管理与分配器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机器扩充角度:操作系统是一个专门用来隐藏硬件的

3、实际工作细节,并提供一个可以读写的、简洁的命名文件视图的软件层次,1.1.1操作系统的定义,定义:操作系统就是一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并对各项任务进行合理化调度,且附加了各种便于用户操作的工具的软件层次。,1.1.2操作系统的特征,现代操作系统都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特性,其中并发性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三个特性均基于并发性而存在。,1.1.2操作系统的特征,1.并发性区分两个概念:并发和并行。若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了一个以上的事件,则称这几个事件具有并发性而并行性指的是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点发生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个特定时刻只能有一个程序在CPU中运行。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可以被分

4、为多个小的时间碎片,这些碎片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发放给多个不同的程序,使得在这个时间段内有多个程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执行。这些程序是具有并发性,不具有并行性的。,1.1.2操作系统的特征,2.共享性操作系统中的共享,指的是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规则共同使用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软硬件资源。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软硬件资源按照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同时访问方式和互斥访问方式同时访问方式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程序并发访问。互斥访问方式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程序访问的资源,这类资源被称为临界资源。,1.1.2操作系统的特征,3.虚拟性虚拟性是将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各种物理设备映射为多个逻辑设备。这种映射通常是

5、利用分时共享的方式实现的,被映射的物理设备有多种。工作模式不同的各个设备所使用的映射方法不同。虚拟存储器技术虚拟处理器技术虚拟设备技术虚拟特性的实现主要依靠分时共享和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在它们的帮助下,操作系统可以将一个设备映射为多个,将一个设备的能力均分到不同的逻辑设备上,以便多用户共享资源。虚拟方法不会造成多个用户长期等待其他用户操作完成,同时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1.1.2操作系统的特征,4.异步性异步性指的是操作系统中的各个程序的推进次序无法预知。异步性的产生是由现代操作系统的并发性引起的。在并发执行的多个进程间,何时能够获得所需资源,在什么时刻等待哪些进程释放资源,以及当前占有资

6、源的进程何时释放资源等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用户是无法预知各个进程的执行时间。,1.1.3操作系统的功能,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一个优良的运行环境,以便多道程序能够有序地、高效地获得执行,而在运行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响应速度,并保证用户操作的方便性。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友好的人机接口,1.1.3操作系统的功能,1.处理器管理功能创建、撤销进程按照一定的算法为进程分配所需资源还要管理和控制各用户的多个进程间的协调运行确保各个进程可以正确的通信在多道程序OS中,这些管理功能最终通过对进程的控制和管理来实现,而在具有线程机制的OS中,这

7、些功能的实现还依赖于对线程的管理和控制。,1.1.3操作系统的功能,2.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存储器件统一管理,保证多道程序的良好运行环境,同时还要兼顾内存利用率、逻辑上扩充内存的需求以及用户的感受,提供优良的控制、存取功能,为用户提供操控存储器的手段。为实现上述要求,存储器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内存分配内存回收内存保护地址映射虚拟内存,1.1.3操作系统的功能,(1)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指的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合适的内存空间,使其能在运行期间将运行所需数据放置在内存指定区域,以保证CPU能够顺利地获取指令并存取指定数据。分配内存空间时应尽量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不可用内存空间

8、。此外还应能响应正在运行的程序发出的动态空间申请,以便满足新增指令和数据对新空间的需求。内存分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静态分配方式指的是程序在装入内存时需要估计所需空间,一旦进入内存开始运行,就不能再申请新的空间,也不能将该程序所占空间“搬运”到其它位置。动态分配方式指的是尽管程序装入内存时申请了一定的空间,但在程序运行期间还可以为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新的程序和数据再申请额外的空间,以满足程序空间动态增长的需要。,1.1.3操作系统的功能,(2)内存回收内存回收指的是当程序运行完毕后,将各程序在装入内存时所分配的空间重新置为空闲分区,并交由OS统一管理,以备其它程序申请使用。在内存的

9、分配和回收过程中,为了记录当前内存使用和分配情况,OS中通常还要配置内存分配数据结构,以便为后期分配和回收提供依据。,1.1.3操作系统的功能,(3)内存保护多道程序环境中,为了保证每个用户的各个程序独立运行,不会相互影响,需要提供内存保护机制。该机制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每道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决不允许任何程序访问或存取其它程序的非共享程序和数据。常见保护方法是利用上下界限寄存器。这两个寄存器中存放的数值是当前进程的内存空间的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每当CPU要求访问某个地址的程序或数据时,OS会先利用上下界限寄存器与之比较,若在这两个界限内,则可以正确访问,否则就拒绝此次的内存访问。通过这

10、种方式,可以确保在进程运行期间不会误访问无权限空间。,1.1.3操作系统的功能,(4)地址映射在多道程序环境中,每个程序的独立空间分布于内存的不同位置,但程序员在编码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程序进入内存后会被放置在什么位置,因此也不可能在程序中直接使用内存单元地址来操作所需的指令或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前的OS都提供了地址映射机制。基本思想:将用户与内存分隔,即程序员编码时直接以“0”作为程序中出现的其它任何地址的初始位置,该位置被称为逻辑基址。该程序被编译和连接过后,形成可装入的可执行文件。根据内存的当前使用情况,OS会在可执行文件真正装入内存时为其分配合适大小的空闲空间,此空间的初始位置称为物

11、理基址。当程序运行时,CPU需要查询某位置的数据或指令时只需给出相对于逻辑基址的偏移量,OS会根据逻辑空间内容的分布情况自动将该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中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功能需要硬件机构的协助,以保证数据的快速定位与存取。,1.1.3操作系统的功能,(5)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利用特殊技术将磁盘的一部分空间实现较快的存取,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感觉到的内存容量比物理内存实际所提供的空间大。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多道程序程度,提升系统吞吐量,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该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请求调入功能允许程序仅向内存装入保证启动的必需数据和指令,当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若需要新的数据和程序

12、时,先中断自身运行,并向OS提出调入请求,由其从磁盘将所需数据和指令调入内存,然后继续从被中断的地方执行。置换功能指的是在OS将所需新数据或指令调入内存时,若发现内存空间不足,需要从现处于内存中的数据或程序中选择部分暂时不用的调出到磁盘上,腾出的空间则用来调入当前的急需数据。,1.1.3操作系统的功能,3.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使用统一的方式控制、管理和访问种类繁多的外围设备。根据设备管理模块的功能要求,可以将其功能分为:设备分配缓冲管理设备处理虚拟设备,1.1.3操作系统的功能,(1)设备分配根据用户的I/O请求和系统的设备分配策略,从系统当前空闲资源中选择所需类型设备,并将其使用

13、权限交付给用户。若I/O子系统中还包括通道和设备控制器,则设备分配还要负责选择空闲通道和控制器并交付用户使用。,1.1.3操作系统的功能,(2)缓冲管理合理组织I/O设备与CUP间的缓冲区,并提供获得和释放缓冲区的有效手段。OS中常见的缓冲区机制有单缓冲机制、双缓冲机制、缓冲池机制等。,1.1.3操作系统的功能,(3)设备处理设备处理程序即设备驱动程序,是CPU和I/O设备之间的通信程序。工作过程为:当设备驱动程序接收到上层软件发送来的I/O请求时,要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查看设备是否空闲、设备的工作方式等信息,接着按照要求的参数格式向设备控制器发送具体的I/O命令,指挥控制器启动设备按照顺序完

14、成指定动作。为了保证通信,设备驱动程序还应能接收从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分析该中断请求的类型,接着启动处理该中断类型的相应中断处理程序,由其完成最终的处理过程。若是具有通道的OS,设备处理程序中还要配备根据用户请求构造通道程序的功能。,1.1.3操作系统的功能,(4)虚拟设备通过SPOOLing虚拟技术实现,该技术可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为多台逻辑设备,每个用户使用一台逻辑设备,即将独占的物理I/O设备交由多个用户共享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大大提高I/O速度,改善设备利用率,对每个用户而言也感觉自身具有一享的物理设备,改善了用户请求的响应感受。,1.1.3操作系统的功能,4.文件管理程序运行所需的代码

15、和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外部介质上,只有在程序运行需要时才通过文件管理机制调入内存。该机制能有效保护文件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用户提供快速检索和使用文件的手段,是OS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管理外存上的静态文件,提供存取、共享和保护文件的手段,以方便用户使用;禁止无权限用户对他人资源的误访问或有权限用户对资源的误操作;管理外存空闲区域,根据文件的大小为其分配和回收空闲区;为了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文件管理机制还应实现目录管理,以便快速地定位文件。,1.1.3操作系统的功能,5.人机接口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少操作人员的次要工作、方便用户使用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应配备用户界面,即所谓

16、“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分类:图形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1.1.4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为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现代操作系统在设计时均注重有效性、方便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等特性。有效性指的是OS应能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方便性指的是配置了OS后的计算机应该更容易使用。这两个性有效和方便的特性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设计目标。开放性指的是OS应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可扩展性指的是要提供对系统软硬件组成以及功能的扩充保证。,1.1.5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操作系统性能的优劣显著地影响用户工作的效率和成本,而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指标有系统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响应速度等。系统吞吐量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的数据量,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系统的处理效率。资源利用率指的是各类资源在单位时间内为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