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0777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严金狮子章注释(完整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缘起第一一明缘起第一一 谓金无自性二,随工巧匠缘三,遂有师子相起四。起但是缘,故名缘起五。 校释 案明,阐明。缘起,梵文 Pratiyasamutpada 的意译,是佛教学说的基本范畴之一,随着佛教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变化。最 早出现的是“业感缘起”说,主要是用以分析说明社会不平等和人生痛苦的原因。后来佛教各派作了很多发挥,成为整个世界观和宗教 实践的理论基础。 它着重讲的是关于世界的起源, 世界万事万物如何产生的问题。 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因缘” (条件, “因” 是主要条件,“缘”是补助条件)和合而生起,也因众“因缘”的离散而消失,所以叫做缘起。华严宗发展了缘起说。法藏

2、缘起说的特色 是,认为不变的真如本体与愚痴妄念这个缘相和合而起万物。他在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工巧匠和狮子作比喻,说明缘起的理论。“金” 即真如本体,“工巧匠”即缘,“狮子”即事物。金与工巧匠和合而产生金狮子。 案金,比喻本体,法藏华严宗以真如或真心(一)为本体。自性,性,通指现象所固有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本体、本原。自 性,指一切事物自身固有的真实不变的本性,约相当于事物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金无自性”,是说金“不守自性”(净源解)。虽然 金体不会失去自身的清净本性,但是又要“随缘成诸事法”(承迁注)。当金体不保持自性时,又可以随缘,即初工巧匠制作成狮子相。 案师子,比喻现象。相,指事物外观的表

3、相、相状、即事物外部的形象状态,如水的流泪,火的焰相,是呈现于人的面前, 可以认识和区别的现象。 案起但是缘,是说狮子的制成,只是由于因缘的和合。这就是说,各种事物的生起,一切现象的出现,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 果。 总绎这一段的意思是,阐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起的道理。由于金体没有保持自性,随着工匠精巧制 造这个“缘”,遂制造出金狮子的形相。可见,金狮子的形相是靠“缘”生起的,所以叫做“缘起”。 辨色空第二一辨色空第二一 谓师子相虚二,唯是真金二。师子不有,金体不无四,故名色空四,故名色空五。又复空无自相六, 约色以明七。不碍约有八,名为色空九。 校释 一迁注幻法纷然,真空不动

4、。又:第二辨色空者,色者,悲也;空者,智也。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 成大悲,而不滞涅槃,能辩之智,焕然明了 案辨,辨别。色,梵文 Rupa 的意译。就其主要内涵来说,佛教通常把具有以下二方面特徵、性质的东西叫做“色”,一是具 有质碍、变坏之义,即有形质、占有一定空间而互为障碍,并且会变化坏灭,二是具有示现之义,即呈现出来为人所感触。指有形质 的人感触到的东西,即物质现象。色与心相对,精神现象称为心,但是,佛教有时也把部分精神现称为色。色空,是以色为空。法藏 认为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构成的,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是不真实的假相,所以主色空。 案师子相虚,是说狮子相是虚幻

5、的,即色是空的。 案唯有真金,是说只有金子即本体是真实不虚的。 案这两句是说,狮子是幻相,不是真有;金是本体,不是虚无。 案“空无自性”与“空无自体”意义相通,而都与“与无自相”有别。“自相”疑为“自性”或“自体”之误。“空无自体”,指狮子没有自 身的真实本体。这也就是法藏“幻色无体”的观点。另,学术界也有以“自相”为是,“空无自相”,谓金体没有自己的相。 案“绝色以明”,是说通过狮子相(“色”)以显明事物自身的无真实本怀。 案“幻有”与“幻存”意同。佛教认为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相,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都 不是独立而真实存在的实体,这种存在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再

6、称幻有。“不碍幻有”,是说色空并不妨碍狮子相作为幻有而存在。 总释这一段法藏是从二方面辩明色空的含义:一是金狮子的形相是缘起而有,是虚幻的,只有制造金狮子的金,即作为金狮 子的实体才是实有的。由于金体子的形相是“非有”,说明事物现象是空的。“色”不是实有的,叫做“色空”;二是空无自身的真实本性, 只有通过物质现象的空来体现,色空并不妨碍虚幻的有,并不是说没有虚幻的有。也就是说,虽为色空,但不是断空,不是离开事物 另有空,不是绝对的空叫做“色空”。要之,所谓相虚幻有,就是色空。关于色空的思想,法藏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示三徧门文中 对此有较详细的发挥:“谓尘无自性,即空也是,幻想宛然,即有也。良

7、由幻色无体,必不异空;真空具德彻于有表。观色即空,成大 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无二,悲智不殊,方为真实也。实性论云:道前菩萨,终此真空妙有,犹有三 疑: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此释云:色是幻色,必不碍空;空是真 空,必不碍色。若碍于色,即是断空;若碍于空,即是实色。” 约三性第三一约三性第三一 师子情有二,名为徧计三。师子似有,名曰依他四。金性不变,故号圆成果五 校释 案约,执照的意思。三性,指摄大乘论中的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谓徧计所执性,徧计是周徧计度的意思。 这是说,凡夫出于世俗观念的驱使,把种种

8、事物周徧计度为其实存在着的东西;而实际上这种徧计所执的存在是“无自性”的、空无所 有的虚假现象,所以是一种虚妄的执着。这也就是把相当于所谓人们的错误成见称为徧计所执性。所谓依他起性,“他”指因缘条件依 他起就是依种种因缘条件而生起,因而是虚假的。这也就是指现象世界。所谓圆成实性,圆成实是圆满、成就、真实的意思。圆成实 性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性,也叫真如、法性,也即所谓一切事物的本性、本体,是真实的。佛教常以蛇、绳、麻作比喻说明三性。比 如,夜间见到绳以为蛇,实际上绳并没有蛇的实体,只是妄情迷执以为是蛇,是徧计所执性。绳由麻等种种因级编织而成,是依他起 性。绳的实性是麻。是圆成实性。三性的理论,是

9、佛教唯识宗概括分析世界万物的重要观点,是讲世界万物怎样形成,什么是客观事 物的真实性,以及虚假的现实世界和绝对真实的本体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宗教实践上就是如何由世俗世界进到佛教最高境界的问题, 即要去掉徧计所执性,领悟依他起性,体证万物真实本性空。约三性,就三性说而论。 案情有,即妄执为有。是指所谓凡夫妄情于我及一切法周徧计度,一一执为实有“(净源解),不懂得一切事物只是作为缘起幻 有而存在。这里指以虚幻的狮子相为真有。名为徧计,是说情有这种错误认识和执着,叫做徧计所执性。 案似有,是指有相。一切现象表相是有,实证是无。如金狮子相是有,但它是依众缘而起,并没有自性,“唯是虚相”、幻想,所 以叫似

10、有。这也叫做依他起性。 案金性,即金体。金性不变,金体恒常不变,即真如本体圆满真实、永远不变。圆成,即圆成实性。 总释这一段是按照三性说来讲狮子。意思是,对于金师子存在迷情之见,把实际上没有实体的金狮子执著为实有,叫做徧 计所执性;金狮子不是实有,不是真有。但是,由于因缘和合而起,金狮子的表相还是有的,这种有是似有,叫做依他起性;金狮子 不是实有,不是真有。但是,由于因缘和合而起,金狮子的表相还是有的,这种有是似有,叫做依他起性;金狮子虽然是似有,但是 造成金狮子的金的本性是不变的不改的、是圆满成就真实的,叫做圆成实性。这是以金狮子为例,说明把世界万物看为客观存在是错 误的,万物是依各种条件而

11、起的、没有自性的形相似有,只有万物的本体是恒常不变、圆满真实的。 显无相第四一显无相第四一 为以金收子尽二,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三,故名无相四。 校释 案显,显示。无相,狮子相是缘起而没有自性,是虚相,叫做无相。 案金收师子尽,是说金体收容一切师子相。 案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是说狮子相由金体生起,金体收尽一切狮子相,金体以外并没有狮子相。 总译这一段的 意思是说明没有狮子相。金狮子由金体生起,金体能够收容摄入狮子的一切相,所以金体以外并没有金狮子相。也就是说,世界上的 七切事物都是本体的体现,一切事物都最终为本体所摄入收尽,归结为本体,所以本体以外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叫做无相。 另外,法藏

12、在华严义海百门缘生会寂门第一说:“观无相者,如一小尘圆小之相,是自心变起,假立注:(一)“无”,据华严五教止 观补。 无实。今取不得,则知尘相虚无,从心所生,了无自性,名为无相。”这里讲事物的形相,是众生自心的产物,事物是无自性的。无相 的。 说无生第五一说无生第五一 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二,金上更无一物三。师子中有生灭,金体本无增灭四,故曰无生五。 校释 案说,说明。无生,佛教认为真如本体是无生无灭、湛然常存的。上面讲的“无相”,是就形相的角度讲一切现象都是无形相 的。这里讲“无生”,是就生灭的角度变现现象的本体是无生灭的,由此进而说明现象也是无生的。 案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是说当

13、看见狮子相造成时,实际上它只是金体所生起,是缘生。也就是说现象只是本体的变 现。 案生灭,佛教认为依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是生,依因缘离散而使事物归于无是灭。狮子虽有灭,金体本无增灭,是说金狮 子虽然有生和消灭,但是生起狮子的金体并没有增加灭少,是永恒不变的。 总释这一段意思是说,金狮子有生,但是金狮子是由金体而生起的,金体以外并不存在包括金狮子在内的一切东西。金狮子 有生有灭,但是金体是无增灭的,是无生的。这也就是说,事物的有生,是“万乃缘生”(承迁注),“成事似生”(净源解),并且由 于生起事物的本体是无生的。“此无变现性,即无生甚深理,即师子真性也。”(高辨释)所以,狮子是有生又是无生。另

14、外,法藏在 华严义海百门缘生会寂门第一中对无生的解释则与这个解释稍有差异,又说:“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是尘因。因缘和全,幻想和 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 缘生,则名无生,则名无生。非去缘生,说无生也。”又说:“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万起。”“尘”, 指万物,佛教认为事物是染污真性的,称为“为”。“心法”,相当于心理现象。意思是讲,外界客观事物和众生主观的心理现象。意思 是讲,外界客观事物和众生主观的心相对,万物是心生起的辅助条件,心是生起万物的主要条件。只有万物和心相待才

15、能生起幻相。 由于万物和心和合才生起幻相,产生各种心理现象,所以是缘生。缘生,就说明是不确定、无定、无自性的。这种缘生无定,叫做无 生。这和华严金狮子章就事物的幻有,本体的无增减灭生灭请无生,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论五教第六一论五教第六一 一、师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二,实无师子相可得三名愚法声闻教四。 二、即此缘生之法五,名无自性,彻底唯空六,名大乘始教七。 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八。缘生假有,二相双存九,名大乘终教。 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一一,情为不存一二,俱无有力,空有双泯一三,名言路绝,楼心无寄一四,名大乘 顿教一五。 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一六,繁与大用,起必全真

16、一七;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八。一切即一,皆同无 性一九;一即一切,因果历然二。力用相收,卷舒自在二一,名为委圆教二二。 校释 案论,论述。五教,五种教相、教判,此指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和圆教。论五教是法藏论述华严宗的判教主张。 所谓判教,是“教相判释”的意思,即按照本宗的理论体系,判别、判定各类佛教经典的意义和地位,从而即调和佛教内部的不同说法, 又把本宗置于各派之上, 案法,梵文是 Dharma(达磨),意思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即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其一定的 轨则,人们看到了便可以产生是何物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所谓诸法、万法、一切法,就是指包括物质现象和精 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