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195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理论史(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 第一编 先秦两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学理论史(一),蔡钟翔 黄保真 成复旺 著,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第一编 先秦两汉,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理论,第一节 孔子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庄子 附老子 第五节 荀子 第六节 韩非子 第七节 易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年少时贫贱,后来做过鲁国的司寇,曾周游列国,但未能得到诸侯的重用,遂致力于教育事业,首开私学,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能通其业者七十余。他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一节 孔子,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

2、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这句话就确定了诗乐(也就是文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二、“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 “美”与“善”本来是“同意”的。论语中美善往往混用。季札观乐所称“美哉”,也很难与善区别开来。,三、“中和”和“思无邪” 在孔子的礼治理论中,“中和”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他认为“过犹不及”(先进),“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应该“允执其中”(尧曰)。,四、“信而好古”和“放郑声” 孔子毕生为维护周礼而斗争,反对制度的改革,因而也反对文学艺术的创新。,墨子(约前480约前420,一说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

3、说宋国人),活动年代是在战国初期。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但后来完全背叛了儒家思想,创建了墨家学派。,第二节 墨子,墨子,一、非乐论 非乐论是墨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三表法 墨子的三表法是对论辩文写作理论的一项重要贡献。,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他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儒家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称为“思孟学派”。,第三节 孟子,孟子,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说见于孟子万章上答咸丘蒙问一节。,二、“知人论世”说 孟子万章下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

4、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三、“知言养气”说 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本是讲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但为后代的文论家所吸取和生发,因此在古代文论史上不能不提到它。,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园吏。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之一,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形成了道家学派。,第四节 庄子,庄子,一、道 道家学派揭橥了“道”的主题,以自然天道观代替了神学天道观,推动了古代理论思维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非常巨大的功绩。,二、自然 老庄把“道”归结为

5、自然,即所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三、虚无 尚虚贵无是老庄哲学的精义。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是万物的本原,而万物归根到底产生于无,所以道的本质也就是无无名、无形、无限庄子也承袭了这种看法。,四、言意 庄子论道接触到了言意关系问题。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五、形神 形神问题也是庄子最先提出的。在宥篇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形指形体,神指精神,二者是对立的统一。,荀子(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约在前298前2

6、38),名况,字卿,亦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但又吸收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修正了儒家的某些基本观点。,第五节 荀子,荀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曾和李斯一起师事荀子。在哲学思想方面,他吸收了荀子和老子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倡导以实践为依据的“参验”方法,并且提出了把社会历史看作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的进步历史观,从而得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结论。,第六节 韩非子,一、文与质(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韩非在解老篇中有一段话集中表述了他的文质观: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

7、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二、文与用(指文艺和实用的关系) 韩非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遵循的原则是:“以功用为之的彀”(问辩)。他也用这条标准来衡量文艺。,三、文与法(指文艺和法治的关系) 文与法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韩非政治学说的核心是法治,所以讲功用首先要讲是否有利于法治。法家的传统观点一向是将文艺和法治目为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周易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易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易传是对卦、卦辞、爻辞所作的解释、说明和阐述,包括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也称

8、“十翼”。,第七节 易传,一、天文、地文、人文 易传接触到文艺的起源问题,提出了“象天法地”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二、意、象、言 易传中谈到意、象、言三者的特点和联系,也同文学有关。,三、通变 “变”是贯穿于周易的中心思想。易传对变的阐述尤其突出。,第二章 汉代的文学理论,第一节 乐记 第二节 诗大序 第三节 淮南子 第四节 司马迁 第五节 董仲舒与谶纬神学 第六节 扬雄法言 第七节 班固王逸 第八节 王充论衡,乐记是小戴(圣)礼记中的一篇,由十一篇论乐的文章组成。,第一节

9、乐记,汉儒传诗,原有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齐、鲁、韩三家为今文,汉代并立于学官;毛诗为古文,终汉之世,未立于学官。,第二节 诗大序,一、情志 “诗言志”的说法,屡见于先秦的典籍。但这句话的含义是不很明确划一的。,二、六义 诗大序首先提出了诗经的“六义”:“故诗有六义焉: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三、美刺 诗大序在六义的解说中提出了美刺的概念:释颂为“美盛德之形容”;释风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美刺的分析主要是贯串于小序之中。,四、正变 与美刺说密切相关的有正变说。诗大序云:“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

10、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首先提出了“变风、变雅”的说法。,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命其门下宾客编撰而成的一部子书。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杂家“兼儒墨,合名法”,故名曰杂。,第三节 淮南子,一、关于礼乐 淮南子取名“鸿烈”。鸿,大也;烈,明也。宏大而光明指的是“道”,而老庄之道的精髓是自然无为。所以淮南子书中对自然无为的阐述特别多。,二、关于美丑 淮南子接受了老庄认为美丑有相对性的思想。,三、关于虚无 淮南子承袭了老庄贵虚尚无的思想,并用于说明文艺。,司马迁(约前145前90?)

11、,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第四节 司马迁,司马迁,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景帝时为博士,治公羊春秋,“下帷讲诵”,尝“三年不窥园”。武帝时,以贤良对策,本“春秋大一统”之义,主张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抑黜百家”,“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第五节 董仲舒与谶纬神学,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第六节 扬雄法言,扬雄,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年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第七节 班固王逸,班固,一、关于

12、辞赋的评论 前面说过,扬雄晚年对辞赋的讽谏作用产生了怀疑,以至趋向于否定辞赋。班固虽然推重扬雄,却不同意他对辞赋的看法。,二、关于屈原的评论 班固既不像司马迁那样对屈原的品德文章予以崇高的赞誉,也不像扬雄那样对屈原及其离骚深为钦佩,仅仅对他的自沉和作品中的浪漫手法略有微辞,而是对屈原作了不适当的贬抑。,三、关于司马迁的评论 对于司马迁,班彪早有评论:(史记)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第八节 王充论衡,王充,一、论文学的真实性 王充的论衡鲜明地亮出了“疾虚妄”的旗帜。,二、论文学家的地位和文学的价值 王充在程材、量知、谢短、效力、别通、超奇、佚文、定贤、书解诸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比较评论各类儒生(知识分子)的高下优劣。论衡中这一项重要内容值得我们注意。,三、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古代文论家往往称为“质”与“文”。在质文关系问题上,历来不外乎三种意见:一种是重质轻文,一种是重文轻质,一种是质文并重。儒家的传统思想基本上是质文并重,或质文相称。,在形式问题上,王充的意见可以归结为三条: (一)提倡明白,反对深奥 (二)提倡朴实,反对华巧 (三)提倡独创,反对模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