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4015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第2轮复习7.0振动和波、热光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轮复习振动和波,热光原tl爱拼才会赢0904161振动和波1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相距 s 的 a、b 两点间只存在一个波谷的波形图(如图所示),设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波速均为 v,且均向右传播,则由图示时刻起,a 点首先出现波谷的图是。 ( C )2、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分别沿 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 1 m 和 x=12101 m 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v=0.4 m /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某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平衡位置处于 0.2 m 和 0.8 m 的 P、 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 M 的平衡位置处于 x=0.5 m 处,关于各

2、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D )A质点 P、 Q 都首先沿 y 轴正向运动B t=0.75s 时刻,质点 P、 Q 都运动到 M 点C t=1s 时刻,质点 M 的位移为+4 cmD t=1s 时刻,质点 M 的位移为4 cm3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 v=4m/s。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 ) ,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 t=0.15s 时波形的图是( A )4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 0.5 s 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波的周期为 T,且 0.25 s 2C、 1 2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有一圆筒形绝热容器

3、,用绝热且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密封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开始时容器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气体处于状态 a,然后将一砝码放在活塞上,稳定后气体处于状态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与 a 态相比, b 态气体的温度较高B、与 a 态相比, b 态气体分子斥力明显变大C、b 态每个气体分子动能一定大于 a 态每个气体的动能D、b 态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可能与 a 态的相等 4、一束白光从顶角为 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 i 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在入射角 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B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紫光最先消失

4、,红光最后消失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5、如 图 所 示 , 有 一 固 定 的 圆 筒 形 绝 热 容 器 , 用 绝 热 活 塞 密 封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当活塞i紫光红光AB C1A2ABOb a 0 x 第 2 轮复习振动和波,热光原tl爱拼才会赢0904164处位置a时, 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 当活塞在外力作用下由位置a 移动到位置b的过程 中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C )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B气体内能增加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压强增大6、如图所示, 导热气缸开口向下 内有理想气体, 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

5、且不漏气, 活塞下挂一个砂桶, 砂桶装满砂子时, 活塞恰好静止。现在把砂桶底部钻一小洞, 细砂慢慢流出, 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 则( C )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可能降低C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7、封有理想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下被竖直悬挂,活塞下系有钩码 P,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外界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外界温度升高,外界可能对气体做正功C.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一定吸热D.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

6、,气体体积一定减小8、如图所示,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光滑接触,且不漏气.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使其缓慢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杆对外做功.已知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必然减小B.由于气体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C.气体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气体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未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9、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M(kg/mol),铜的密度为 (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7、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1 kg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B.1 m3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AMNC.1 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kg D.1 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m3A A10、如下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位于 r 轴上距原点为 r3 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 f 斥 和引力 f 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 f 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 A )A.从 r3 到 r1 做加速运动,从 r1 向 O 做减速运动B.从 r3 到 r2 做加速运动,从 r2 到 r1 做减速运动C.从 r3 到 r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

8、加D.从 r3 到 r1,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11、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C )A.Ep 全部转化为气体的内能B.Ep 一部分转化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Ep 全部转化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Ep 一部分转化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

9、化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12、如图所示为一内侧面与外侧面平行、中间部分为空气的三棱镜,将此三棱镜放在空气中,让一束单色光沿平行于底边 BC 的方向入射到 AB 面上,光从 AC 面射出,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光线平行于 BC 边)正确的是( B )A只能是B只能是 C只能是 D都有可能13、有一种衰变叫 EC 衰变,EC 衰变发生于核内中子数相对较少的放射性原子核.核内的一质子( H1)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 e01)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而转变为一个中子( n10).经过一次 EC 衰变后原子核的( A )A.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 1 B.质量数增加 1,原子序数不变C.质量

10、数不变,原子序数不变 D.质量数减少 1,原子序数减少 114、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轨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半径比为 51,如图所示.那么碳的衰变方程是( D )A. C146 He2+ B104 B. C146 e0+ B145C. 1+ N7 D. H21+15、原来静止的原子核 Xab衰变出 粒子的动能为 Ek0,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则此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 D )A. 20cEk B. 20)4(caEk C. 204(cak D. 20)4(caEk16、太赫兹辐射(1THz= Hz),是指频率从 0.3 THz

11、 到 10 T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1第 2 轮复习振动和波,热光原tl爱拼才会赢0904165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 T 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 44THz 的 T 射线激光器,从而使 T 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 44THz 的T 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C )A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C与红外线相比,T 射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与 X 射线相比,T 射线更表现出粒子性17、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在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

12、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 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B )A. 81 B. 41 C. 21 D.18、如图所示,(a )表示单缝,( b)表示双缝.用某单色光分别照射竖直放置的单缝和双缝,在缝后较远位置竖直放置的光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图中阴影表示明条纹),如图(c)( d)所示.下列关于缝和条纹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c)表示单缝衍射条纹,图(d)表示双缝干涉条纹B.单缝 S

13、越宽,越容易观察到对应的明暗条纹C.双缝间距离越短,对应条纹间距越大D.照射双缝的单色光波长越短,对应条纹间距越大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在电磁波谱中,X 射线与 射线的区别是由于它们的频率不同B.圆孔衍射与菲涅耳圆盘衍射图样的中心处均为亮斑C.用不同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初动能有可能相等D.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把一缝遮住,屏幕上将会出现单缝衍射条纹21、如图所示,空气中一块圆截异型玻璃砖,折射率为 2,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 AO 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 OB 面平行返回,角 AOB 为 135,圆半径为 r.则入射点 P 距圆心O 的距

14、离为( B )A.rsin15B.rsin7.5C. 21rD. 4r22.如图所示,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 为 30.一束光线 垂直于 ab 面射入棱镜 ,又从 ac 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30,则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D )A. 23 B. 23 C. D.25、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2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3.11e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是(ABC )A处于 n3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 n3 能级跃迁时,发生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6种不同频率的光D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