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40038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1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选选 择择 题题 1电路如图 1-67 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 I 为( )。 (a) 2A (b) 2A (c) 0.5A (d)0.5A 分析:电阻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时的欧姆定律为 I U R=。 答案:(b) 2电路如图 1-68 所示,理想电流源 IS的端电压 U 随外接电阻 R 的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不可确定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源 IS的端电压RIU S =,理想电流源的特性为电流 IS恒定,电压 U 与外接电阻 R 成正比。 答案:(a) 3电路如图 1-69 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 US的电流 I 随外接

2、电阻 R 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不可确定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源 US的电流 R U I S =,理想电压源的特性为电压 US恒定,电流 I 与外接电阻 R 成反比。 答案:(b) 4在图示 1-70 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 (a) t u Ci d d = (b) t i Cu d d = (c) t u Ci d d = ( d ) Liu = I 5 10V 图 1-67 选择题 1 图 IS R U 图 1-68 选择题 2 图 US I R 图 1-69 选择题 3 图 2 分析:电容元件特性,电容电压、电流参考

3、方向为关联时 t u Ci d d =,非关联时 t u Ci d d =。 答案:(c) 5在图示 1-71 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a) t u Li d d = (b) t i Lu d d = (c) u = Li ( d ) t i Lu d d = 分析: 电感元件特性, 电感电压、 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时 t i Lu d d =, 非关联时 t i Lu d d =。 答案:(b) 6电路如图 1-72 所示,当电阻 R1增大时,电流 I 将(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不可确定 分析: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S,恒定不变,

4、故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R U I S =,与 R1无关。 答案:(c) 7电路如图 1-73 所示,当电阻 R1增大时,电压 U 将(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不可确定 分析:电压)( 21 RRIU S +=,根据恒流源特性 IS不变,故电压 U 与 21 RR +成正比。 答案:(b) 8电路如图 1-74 所示,已知电路中电流A15=I,A10 2 =I,则电阻 R2为( )。 (a) 25 (b)15 (c) 5 (d) 2.5 US I R1 R 图 1-72 选择题 6 图 L u i 图 1-71 选择题 5 图 C i u 图 1-70 选择题

5、4 图 IS R U R1 图 1-73 选择题 7 图 3 分析: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A5 21 =III,根据欧姆定律V25 11 =RIU,故 =5 . 2 2 2 I U R 答案:(d) 9电路如图 1-75 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 = 9 V,电阻R = 3 ,R 1= 6 ,R2 = 3 ,则 电流I 值为 ( )。 (a) 9A (b) 9 A (c) 3 A (d) -3 A 分析:电阻 R 两端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 U,只是参考方向与电流 I 为非关联,根据非关联 欧姆定律,A R U I3=。 答案:(d) 10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电流源的端电压 ( )。 (a)

6、不变 (b) 越低 (c) 越高 (d)不能确定 分析:理想电流源的特性为输出电流恒定,根据欧姆定律,端电压与外接电阻成正比。 答案:(c) 11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 )。 (a) 不变 (b) 越低 (c) 越高 (d)不能确定 分析:理想电压源的特性为输出电压恒定,根据欧姆定律,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接电阻成 反比。 答案:(b) 12电路如图 1-76a 所示,当电路改接为图 1-76 b 时,其电阻 R 上的电压U将( )。 (a) 不变 (b) 减小 (c) 升高 (d)不确定 IS R U a) IS R US U b) 图 1-76 选择题 12 图 4

7、 分析:根据电流源特性,电流源输出电流 IS不变,故图 a 和 b 中,流过电阻 R 的电流均为 IS。 答案:(a) 13电路如图 1-77a 所示,当电路改接为图 1-77b 时,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I将( )。 (a) 不变 (b) 减小 (c) 升高 (d)不确定 分析:根据电压源特性,电压源输出电压 US不变,故图 a 和 b 中,电阻 R 的电压均为 US。 答案:(a) 14把图 1-78a 所示电路用图 1-78b 所示的等效电流源替代,该等效电流源 S I的参数为 ( )。 (a) 21A (b)21A (c) 1A (d)1A 分析:根据电流源特性,直接并联的多个电流源可

8、以用一个电流源等效替代,等效电流源的 大小为各电流源大小的代数和(与等效电流源电流方向一致的取,反之取)。 答案:(c) 15把图 1-79a 所示电路用图 1-79b 所示的等效电压源替代,该等效电压源 S U的参数为 ( )。 (a) 25V (b)45VA (c) 25V (d) 45V 分析:根据电压源特性,直接串联的多个电压源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效替代,等效电压源的 a) I R US 图 1-77 选择题 13 图 b) IS I R US 图 1-78 选择题 14 图 a) 3A 10A 8A a b b) IS a b 图 1-79 选择题 15 图 b) a b US a)

9、10V a b 20V 15V 5 大小为各电压源大小的代数和(与等效电压源电压方向一致的取,反之取)。 答案:(c) 16 电路如图 1-80 所示, 已知4 S =UV,8 S =IA,= 2R, 提供功率的电源是(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d)不确定 分 析 : 直 接 分 析 功 率 , 电 阻 功 率W8 2 = R U P S R ( 消 耗 功 率 ) , 电 流 源 的 功 率 W32= SSI IUP S (提供功率) , 根据功率守恒, 电压源功率W24)(=+= SS IRU PPP(消 耗功率) (也可先计算出所有电源元件的电压、

10、 电流, 然后分别计算功率, 功率为负的提供功率) 。 答案:(b) 17电路如图 1-81 所示,试计算电流源 IS提供的功率为( )。 (a) 20W (b) 20W (c) 12W (d)12W 分析:计算电流源 IS的功率,必须先计算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根据左边网孔回路电压方程, 计算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V352 SIS = IU,方向与电流 IS为非关联,故电流源的功率 W12 SII SS =IUP,其中,表示提供功率。 答案:(d) 18如图 1-82 所示电路中支路电流 I 为( )。 (a) 3A (b) 3A (c) 27A (d) 27A 图 1-80 选择题 16 图 I

11、S R US 图 1-81 选择题 17 图 IS 10 5V 25V 2 4A R1 US R2 R3 IS 15A 7A 5A I 图 1-82 选择题 18 图 6 分析:根据广义结点形式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封闭面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闭面的电 流之和),A 3A )5715(=I。 答案:(a) 19如图 1-83 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 U 为( )。 (a) 6V (b) 6V (c) 30V (d) 30V 分 析 : ( 做 图 示 假 设 ) A点 的 电 位V12V36 36 3 A = + =U, B点 的 电 位 V18V 36 66 6 B = + =U开路电压V6

12、BAAB =UUUU 答案:(a) 20图 1-84 所示电路对外可以等效为( )。 (a) 一个2 A的电流源 (b) 一个2 V的电压源 (c) 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 (d)原电路 A B + - 2 V 2 A 分析:根据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的特性,A、B 两端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b) 图 1-84 选择题 20 图 U 6 66 3 36V 图 1-83 选择题 19 图 U 6 66 3 36V A B 7 习习 题题 1.1 图 1-85 所示电路中的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试求: (1)说明各方框上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2)确定哪些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讨论其功

13、率平衡。 解题指南: (1)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为分析电路任意假设的,是否关联是根据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是否一致来判定,一致则关联,反之则非关联。 (2)电源与负载的判断是根据元件的功率的正负来判断,功率为正即为负载,功率为负即为 电源。功率的计算:U、I 为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当 U、I 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功率IUP=; 当 U、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功率IUP=。 解:(1)A、C、D 方框上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 B、E 方框上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判断电源、负载: W45W)9(5 A =P 为电源; W90W)9(10 B =P

14、为负载; W15W 3)5( C =P 为电源; W48W)68( D =P 为负载; W78W)613( E =P 为电源。 验证功率平衡: W0W)78(48)15(90)45( EDCBA =+=+PPPPP 故 功 率平衡。 本题小结:熟悉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和电源与负载的判定。 1.2 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如图 1-86 所示,试写出各元件电压u和电流i的约束方程。 并说明u与i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图 1-85 习题 1.1 图 B A CE D 9A 3A 6A 5V 10V 8V 5V 13V 图 1-86 习题 1.2 图 8 解题指南:对于无源元件

15、(电阻、电容和电感),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元件的电 压电流约束方程是不同的(非关联比关联时的约束方程多一个号);对于电流源,输出电 流恒定,电压取决于外电路;对于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电流取决于外电路。 解:a)图为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iRiu5= b)图为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约束方程为 dt di dt di Lu10= c)图为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dt du dt du Ci20= d)图为电流源,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A(8=i e)图为电压源,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约束方程为 )V(8=u 本题小结:元件特性及其约束方程 1.3 试求如图 1-87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并讨论其功率平衡。 解题指南:本题 a)、b)、c)图均为电压源、电流源和电阻直接并联,利用电流源电流不 变的特性和基尔霍夫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