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030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成敏 李忠 第6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组,第5章,1,2,知识要点,实验1 一维数组,实验2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2 二维数组,知识要点,1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一组数据元素的集合,要访 问一个数组中的某一个数据必须给出两个要素,一个是数组名 ,另一个是下标。数组元素中下标的个数称为数组的维数,最 多可以为60维。数组名和下标唯一地标识一个数组中的一个元 素。通常,同一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同一数据类型。数 组可以是整型、实型或字符串型等。值得注意的是,在Visual Basic中,当定义的数组其数据类型为Variant时,各个元素 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字符串、数值等),但在实 际应用中很少会这样用,

2、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数据混乱。,3,Visual Basic中数组分为两种:定长数组(Fixed- size Array)和动态数组(Dynamic Array)。在程序运 行时,定长数组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动态数组的大小 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数组的大小指数组中元素的 个数。,2数组的定义 (1)定长数组的定义 (2)动态数组的定义,3常用数组操作函数 使用Array函数和Split函数可以生成一个一维的数组, 常用于数组的初始化中。LBound函数和Ubound函数返回数组 某一维上下标的下界和上界。,Array函数的语法为:变量名 = Array(常量列表) Split函数的语法为:S

3、plit(符串表达式,分隔符) LBound函数的语法为:LBound(数组名,n) UBound函数的语法为:UBound(数组名,n),4控件数组 控件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的控件的集合,控件数组 的数组元素是控件对象。控件数组具有以下特点: 是具有相同类型、同一个名称(Name)和同一个事 件过程的一组控件;,8, 每一个控件具有唯一的Index和TabIndex属性值; 控件数组的下标由Index属性指定,Index属性的取值 范围是032 767;,9, 当数组中的一个控件识别某一事件时,它将调用此控 件数组的相应事件过程,并把相应Index属性值为参数传递, 用于识别究竟是哪一个控件响

4、应了此事件。 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对控件进行“复制”“粘贴”的 方式来创建控件数组;在运行时,可以使用Load语句的方式 创建控件数组。,10,实验1 一维数组,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定长数组和动态数组的使用差别。 3掌握一维数组的基本操作。 4掌握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二、实验示例 【例题5.1】 编程实现,单击窗体,随机产生100999 之间的8个整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应用程序的 运行界面如图5.1所示。,13,图5.1 例题5.1程序运行界面,1分析 (1)随机产生100999之间的整数可以用表达式Int(Rnd 900)+ 100来实现,

5、注意平均值可能不是整数,可以采用单 精度或双精度类型的变量存储平均值。 (2)求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时,可以同时进行,即采 用一个For循环语句。 2参考程序代码,14,【例题5.2】 编程实现,单击窗体,随机生成100999 之间的8个整数并显示在窗体的第2行,采用直接插入排序算 法对这8个数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并在第4行显示排序后的这8 个数。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2所示。,15,16,图5.2 例题5.2程序运行界面,1分析 直接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把n个待排序的元素看成 为一个有序表和一个无序表,开始时有序表中只包含第1个 元素,无序表中包含其余n1个元素,排序过程中每次从无 序

6、表中取出第1个元素,把它依次与有序表中元素进行比较 ,并将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使之成为新的有序表。,17,2参考程序代码 【例题5.3】 编程实现,单击窗体,求斐波那契( Fibonacci)数列中第n项的值,n由键盘输入。应用程序的 运行界面如图5.3所示。,18,19,图5.3 例题5.3程序运行界面,1分析 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 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 ,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可以递归的定义:F1 = 0,F2 = 1,Fn = Fn1 + Fn2(n3)。由于n是程序运行时从 键盘输入的一个正整数,如果采用一

7、维数组来计算该数列 中第n项的值,则使用定长数组就不太方便,而使用动态 数组就比较好。 2参考程序代码,20,三、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单击窗体,随机产生某门课程30个学生 的分数(0100之间的整数),统计各分数段(即059、 6069、7079、8089、90100)的人数,并显示结果 。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4所示。,21,22,图5.4 程序运行界面,2某校组织了“英语口语竞赛”,参加决赛的10名 同学的成绩如表5.1所示。编程实现,单击窗体,按成绩排 出名次。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5所示。,23,24,表5.1 竞赛成绩表,提示:用Array函数生成两个一维数组,一个存储学生

8、姓 名,另一个存储成绩。按成绩从大到小排序,排序时如果交 换了成绩,则相应的学生姓名应同时进行交换。,25,26,图5.5 程序运行界面,3编程实现: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将8个整数( 44,55,65,68,76,78,89,93)显示在窗体的第1行。 单击按钮,输出文本框Text1中数据在上述数列中的位置( 18)到标签Label1中,如果找不到,则在标签Label1中 显示“不存在”。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6所示。,27,28,(a)查找成功,(b)查找不成功,图5.6 程序运行界面,4编程实现:单击窗体,随机产生1099之间的8个整 数并显示在窗体的第1行,然后对这8个数构

9、成的数列进行 循环左移,并显示每次“移位”后数列的状态。应用程序 的运行界面如图5.7所示。,29,30,图5.7 程序运行界面,5编程实现:找出一个英文句子中最长的单词,并输 出其长度。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8所示。,31,图5.8 程序运行界面,实验2 二维数组,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二维数组的基本操作。 3掌握矩阵的转置、加法运算的程序设计方法。,32,二、实验示例 【例题5.4】 编程实现,单击窗体,生成一个3 4矩 阵A,矩阵各元素的值是在1040之间的随机整数,求A的 转置矩阵。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9所示。,33,34,图5.9 程序

10、运行界面,1分析 (1)在数学上,矩阵(Matrix)是指纵横排列的二维 数据表格,适合用二维数组来表示矩阵。 (2)一个m n矩阵A的行与列的元素互换而得到的 n m矩阵,称为A的转置矩阵。 2参考程序代码,35,【例题5.5】 编程实现,已知矩阵A和B,求矩阵的和A + B。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如图5.10所示。,36,。,37,图5.10 程序运行界面,1分析 只有在两个矩阵的行数与列数均分别相同时,才能进行 加法。矩阵,矩阵,则,其中,i = 1m,j = 1n。 2参考程序代码,38,三、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单击窗体输出如图5.11所示的图案。,39,图5.11 程序运行界面,2编程实现,单击窗体输出如图5.12所示的数字图形。,40,图5.12 程序运行界面,3在矩阵中,一个数在所在行中是最大值,在所在列 中是最小值,则被称为鞍点。编程实现,单击窗体生成一个 阶为4 6的整数矩阵,各元素的值为Int(Rnd*90) + 10 ,然后在窗体上显示该矩阵及所有鞍点的位置(如果没有鞍 点,则在矩阵下方显示“没有鞍点”)。应用程序的运行界 面如图5.13所示。,41,42,图5.13 程序运行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