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0006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章毓晋 CIPA1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第13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通过图像分割可得到图像中感兴趣的区域,即目标 先需要将目标标记出来,这时主要考虑目标像素的连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目标采取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表达,并采用恰当的形式描述它们的特性 目标表达是直接具体地表示目标,目标描述是较抽象地表示目标特性,第13章,第13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13.1 目标标记 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 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 13.4 基于边界的描述 13.5 基于区域的描述,第13章,像素标记 一种逐像素进行判断的方法 对一幅二值图像从左向右、从上向下进行扫描(起点在图像的左上方)。检查当前正被扫描的像素与在它之前扫描到的若干个近邻像素

2、的连通性。当前正被扫描像素的灰度值为1,则将它标记为与之相连通的目标像素,如果它与两个或多个目标相连通,则认为这些目标实际是同一个,并把它们连接起来;如果发现了从背景像素到一个孤立目标像素的过渡,就赋一个新的目标标记,13.1 目标标记,第13章,技术分类 (1) 参数边界:将目标的轮廓线表示为参数曲线 (2) 边界点集合:将轮廓线表示为边界点的集合 (3) 曲线逼近:利用几何基元去近似地逼近,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链码 利用一系列具有特定长度和方向的相连的直线段来表示目标的边界 每个线段的长度固定而方向数目取为有限,所以只有边界的起点需用(绝对)坐标表示,其余点都可只用接续方向

3、来代表偏移量,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链码 链码起点归一化 把链码看作一个由各方向数构成的自然数。将这些方向数依一个方向循环以使它们所构成的自然数的值最小,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链码 链码旋转归一化 利用链码的一阶差分来重新构造一个序列(一个表示原链码各段之间方向变化的新序列)这个差分可用相邻两个方向数相减得到,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边界段和凸包 可把边界分解成若干段分别表示。将边界分解为多个边界段可以借助凸包概念来进行 图中五角形S是一个凹体,而五边形H是一个凸体,也是包含S的最小凸形,称为凸包 确定了目标的凸包,就可以将边界分段,13.2 基于边界的

4、表达,第13章,边界标记 产生边界标记的方法很多,基本思想都是借助不同的投影技术把2-D的边界用1-D的较易描述的函数形式来表达 可把2-D形状描述的问题转化为对1-D波形进行分析的问题 投影并不是一种能保持信息的变换,将2-D平面上的区域边界变换为1-D的曲线是有可能丢失信息的,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边界标记 距离为角度的函数 先对给定的目标求出重心,然后做出边界点与重心的距离为角度的函数 这种标记不受目标平移影响,但会随目标旋转或放缩而变化,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边界标记 y-s曲线 沿边界围绕目标一周,在每个位置作出该点切线,该切线与一个参考方向(如横轴)之间

5、的角度值就给出一种标记,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第13章,多边形 用多边形去近似逼近边界。多边形是一系列线段的封闭集合,它可用来逼近大多数实用的曲线到任意的精度 基于聚合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法,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先从点a出发,依次做直线ab,ac,ad,ae等。对从ac开始的每条线段计算前一边界点与线段的距离作为拟合误差,第13章,地标点 一般是一种近似表达方法 地标点的坐标可写入一个n 2的矩阵,每行包含一个地标点的x-和y-实坐标,13.2 基于边界的表达,如对对具有顶点S1 = (1, 1),S2 = (1, 2),S3 = (2, 1)的三角形,其地标点表达结果为,第13章

6、,技术分类 (1) 区域分解:将目标区域分解为一些简单单元 (2) 围绕区域:用几何基元填充来表达 (3) 内部特征:由区域内部像素获得的集合,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空间占有数组 方便、简单,并且也很直观 对图像f (x, y)中任1点(x, y),如果它在给定的区域内,就取f (x, y)为1,否则就取f (x, y)为0,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四叉树 所有的结点可分成3类: 目标结点(用白色表示); 背景结点(用深色表示); 混合结点(用浅色表示) 树根对应整幅图,而树叶对应各单个像素或具有相同特性的像素组成的方阵,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围绕区域

7、(1) 外接盒:是包含目标区域的最小长方形 (2) 最小包围长方形:也称围盒。它定义为包含 目标区域的(可朝向任何方向)最小长方形 (3) 凸包:包含目标区域的最小凸多边形,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骨架 具有边界B的区域R的中轴变换 骨架可用一个区域点与两个边界点的最小距离来定义 每个骨架点都保持了其与边界点距离最小的性质,所以如果用以每个骨架点为中心的圆的集合,就可恢复出原始的区域来,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二值目标区域骨架算法 (1.1) 2 N(p1) 6 (1.2) S(p1) = 1 (1.3) p2 . p4 . p6 = 0 (2.3) p2 . p4 .

8、 p8 = 0 (1.4) p4 . p6 . p8 = 0 (2.4) p2 . p6 . p8 = 0,13.3 基于区域的表达,第13章,简单边界描述符 边界的长度 包围区域的轮廓的周长 对一个区域R来说,它的每一个边界像素P都应满足两个条件: P本身属于区域R; P的邻域中有像素不属于区域R 边界B的长度,13.4 基于边界的描述,第13章,简单边界描述符 边界的长度 包围区域的轮廓的周长 对一个区域R来说,它的每一个边界像素P都应满足两个条件: P本身属于区域R; P的邻域中有像素不属于区域R 边界B的长度,13.4 基于边界的描述,第13章,边界矩 目标边界可看作由一系列曲线段组成

9、,对任意一个给定的曲线段都可把它表示成一个1-D函数 f (r),这里r是个任意变量,取遍曲线段上所有点 用m表示f (r)的均值 f (r)对均值的n阶矩为 2描述了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分布情况,而3则描述了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对称性,13.4 基于边界的描述,第13章,简单区域描述符 区域面积 区域重心 区域密度特征 积分光密度是一种常用的区域灰度参数,它是所测图像或图像区域中各个像素光密度的和,13.5 基于区域的描述,第13章,拓扑描述符 拓扑学(topology)研究图形不受畸变变形(不包括撕裂或粘贴)影响的性质 欧拉数是一个全局特征参数,描述的是区域的连通性,基于区域内的孔数H和区域内的连通组元的个数C,13.5 基于区域的描述,1,2,1和0,第13章,教程作者(章毓晋)联系信息,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邮政编码:100084 办公地址:清华大学东主楼,9区307室 办公电话:(010)62781430 传真号码:(010)62770317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下载更新的讲稿和教程修改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