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936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racle数据库开发实用教程》-刘竹林-电子教案 第1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第1章 数据库引论,学习要点: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模型 数据描述 关系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系统概述,B,1.1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库 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信息不随数据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很多人认为数据就是数字,实际上数据有很多形式:文字、数字、图形、声音等。 数据和信息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现,而数据库是一个可以共享的、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数据集合。,C,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2、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管理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4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阶段,A,表1-1 数据库管理的发展阶段,A,1.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B,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等部分组成。,1.1.4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在1975年公布了一个关于数据库标准的报告,提出了数据库的三级结构组织,也就是SPARC分级结构。三级结构对数据库的组织从内到外分三个层次描述,分别称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 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局部的逻辑结构,它与应用程序一一对应,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由用户定义。 概念模式

3、又称为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由DBA使用DDL(数据定义语言)语言来定义。 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事实上,三级模式中只有内模式才是真正存储数据的,而模式和外模式仅是一种逻辑表示数据的方法。这三种模式之间存在两种映射: 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射,它把用户数据库与概念数据库联系起来了。 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它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了。,1.1.5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B,1.2 数据

4、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各种对象类型的实例(或值)所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3)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1.2.1 层次模型 用树形结构表示数据及其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的基本特点是:树形结构中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称其为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层次模型可以直接方便地表示一对一联系和一对多联系,但不能直接表示多对多联系。,C,1.2.2 网状模型 用网络结构表示数据及其联系的数据模型称

5、为网状模型,它是层次模型的拓展。网络模型的结点间可以任意发生联系,能够表示各种复杂的联系。 网状模型的基本特点是: (1)有一个以上结点无父结点。 (2)至少有一个结点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1.2.3 关系模型 用关系表示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三大要素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是指由行与列构成的二维表。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也就是说,二维表格中既存放着实体本身的数据,又存放着实体间的联系。关系不但可以表示实体间一对多的联系,通过建立关系间的关联,也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D,1.3 数据描述 1.3.1 信息的三

6、个层次 计算机信息处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大量描述客观事物的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规范,进而将规范化的信息数据化,最终实现由数据库系统存储、处理。 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三个层次,经历了两次抽象和转换。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客观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 两次抽象和转换是: (1)把客观世界的信息抽象出来,转换为信息世界。 (2)把信息世界的数据抽象出来,转换为计算机处理的数据。,1.3.2 实体与属性 客观事物在信息世界中称为实体,它是现实世界中任何可区分、可识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如张三同学,石景山业余大学;也可是抽象概念,如一个人,一所学校。 属性

7、: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用若干属性来刻画。每个属性都有特定的取值范围,即值域,值域的类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字符型等。 如学生这个实体,它的姓名和年龄等是学生的属性;姓名的类型是字符型,值域是所有汉字;年龄是整数型,值域是(0,100)。,B,1.3.3 实体之间的关系 (1)一对一联系(1:1)。若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任一方的一个实体只与另一方的一个实体相对应,称这种联系为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1:n)。若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一方的一个实体对应另一方若干个实体,而另一方的一个实体只对应本方一个实体,称这种联系为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m:n)。,D,1.4 关系数

8、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它由一些相关的表和其他数据库对象组成。这个定义包含几层含义: (1)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 (2)信息被存放在表(二维表)中。 (3)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4)除了表之外,还有其他数据库对象,如索引、视图、存储过程等。 一般来说,关系数据库主要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D,1.5 Oracle数据库简介 1.5.1 Oracle数据库及其版本 1.5.2 Oracle 10g的版本 Oracle 10g版本分为如下五类: (1)Oracle 10g标准版1。 (2)Oracle 10g标准版。 (3)Oracle 10g企业版。 (4)Oracle 10g个人版。 (5)Oracle 10g移动版。,C,1.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另外还介绍了数据模型的分类和数据描述方法,最后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版本和技术特点:网格化管理;自动存储管理;可移植的集群组件;支持高速无限带宽网络;计算资源供应;共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