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854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杜秋华 第5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数组,案例1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2,5.3,5.4,5.1 知识解析,数组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存放一系列同类型的数据,可看成是一组同类型变量的组合。使用数组,可以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代码的输入。,5.1.1数组基本知识,数组是多个变量的组合,这些变量具有相同的名字,它们是靠索引值来区分,一般形式如下: S(i,j, ,n) 其中S为数组名,i,j, ,n为正整数,称为索引值。索引值的个数不同,所代表的数组的维数也不同。按维数的不同,数组分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对于一维数组,其索引值为单一的,如S(5)、S(1);对于二维数组,其索引值为两个,如S(5,1)、S(1,5

2、);对于维数为n的多维数组,其索引值为n个,如三维数组S(1,1,1)共有3个索引值。,数组还有定长和可变长之分。定长数组又称为固定数组,其长度或大小是事先被定义好的,不可改变,即数组中的变量个数是一定的;可变长数组也称为动态数组,其长度是可变的,即数组中变量个数是可以改变的。,5.1.2 数组声明,和单个变量使用一样,数组也必须是在声明之后才能使用。 定长数组声明 语法结构如下: Declare 数组名(下标1,下标2,下标n) As 数据类型 和变量声明一样,“Declare”可以是Dim、Static、Public或Private;括号内面的下标必须是常数,n表示数组的维数,括号中下标的

3、个数由数组的维数n确定,格式通常为:下限值 To 上限值,其中“下限值 To”可以省略,也是默认值,表示索引值从0开始。,例如,定义一个名为s、长度为5、数据类型为整型的一维数组,语法结构如下: Dim s(0 To 4) As Integer 或Dim s(4) As Integer 定义一个名为s、长度为55、数据类型为整型的二维数组,语法结构如下: Dim s(0 To 4,0 To 4) As Integer 或Dim s(4,4) As Integer,动态数组声明 使用动态数组,可以在程序中任意改变数组的长度,可短时间使用一个大数组,在不使用这个数组时,将内存空间释放给系统,有助于

4、有效管理内存。要创建动态数组,可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首先使用Dim、Static、Public或Private声明一个空数组,例如: Dim s() As Integer 在使用数组时,使用ReDim来设置数组的长度或大小,例如: ReDim s(4) As Integer ReDim s(4,4) As Integer 与Dim、Static、Public、Private语句不同,ReDim语句 只能出现在过程中。,【例5-1】求数组大小 具体操作步骤见教材,知识链接,Lbound和Ubound函数分别用于返回数组的下限值和上限值,语法结构如下: Lbound(数组名,维数) Ubound(

5、数组名,维数) 对于一维数组,可简写为Lbound(数组名)、Ubound(数组名)。对于二维和多维数组,要想得到下限值和上限值,必须指明维数,如果省略维数,则默认得到第一维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动态数组的长度或大小是在使用ReDim来分配时才被确定下来,是可以改变的。如例5-1中,数组c为动态数组,其长度可为9,又可为4。,5.1.3数组的基本操作,数组元素引用。 引用数组元素的格式是: 数组名(索引值,索引值,) 如果数组的维数为n,则括号内有n个索引值。 对于一维数组,数组元素引用的格式为:数组名(i),其中i为索引值。例如,s(1)引用的是数组s的第一个元素;对于二 维数组,数组元素引用

6、的格式为:数组名(i,j) ,通常i被看做 是行的索引值,j被看做是列的索引值。例如,s(2,2)引用的 是数组s第2行、第2列对应的元素。,数组元素赋值 利用循环结构给数组元素赋值 利用Array()函数为数组元素赋值 Array()函数只适用于一维数组,声明的数组必须是动态数组,并且数组类型只能是变体型Variant。,【例4-2】数组求和 具体操作步骤见教材,说明,数组中所有元素都共用一个变量名,元素的区分是通过元素在数组中位置来实现的,即元素的索引值。通常,元素的索引值是从0开始算起,即第一个元素对应的索引值为0。 引用数组元素时,索引值代表的是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声明数组时,索引值

7、代表的是索引值的取值范围。,5.2案例1 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具体操作步骤见教材,案例小结,在不知道数组的长度情况下声明数组时,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数组声明为无固定长度的数组,但在引用数组元素之前,必须使用ReDim语句为数组设置长度,否则会出错;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将数组声明为尽可能长的固定长度数组,在本案例中,便是采用这种方式。,5.3案例2 由小到大排列数组,具体操作步骤见教材,案例小结,通常,数组元素的索引值是从0开始算起,即第一个元素对应的索引值为0,但如果指明了最小索引值,则索引值从最小索引值计算。如本案例中,数组s被声明为“s( 1 To 20)”,则索引值从1开始算起,而不是从0算起。,5.4案例3 显示杨辉三角形的数据列,具体操作步骤见教材,案例小结,二维数组类似于表格,由行和列组成,通常表示为s(i,j),其中i为行的索引值,j为列的索引值。如果要引用二维数组的元素或为元素赋值时,必须同时指明行和列的索引值。如本案例中,为二维数组s赋值时,外层循环用于取行的索引值,内层循环用于取列的索引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