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852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三维工程特征,4.1 孔特征,4.1.1 孔的类型 三种:简单孔(Simple)、草绘孔(Sketched)和标准孔(Standard hole)。 直孔(简单孔和草绘孔):相当于是矩形截面的旋转切口。 草绘孔相当于草绘截面绕中心线的旋转切口,孔径、孔深取决于截面。 草绘孔的截面要求:(1)必须草绘一条中心线;(2)必须封闭且无相交图元;(3)所有图元必须位于旋转轴的一侧;(4)至少有一个图元垂直于旋转轴。如有两个图元垂直,将默认上方图元对齐放置参照。 标准孔:基于工业标准紧固件规格的拉伸切口。,4.1.2 孔特征操控板,单击【插入(Insert)】【孔(Hole)】或特征工具栏的图标

2、按钮 1.对话栏 (1)直孔,定义直孔深度选项的6种形式:,4.1.2 孔特征操控板,(2)标准孔,2.上滑面板 (1)放置上滑面板,4.1.2 孔特征操控板,(2)形状上滑面板 (3)注释上滑面板 (4)属性上滑面板,4.1.3 圆孔的放置,5种放置类型:线性(Linear)、径向(Radial)、直径(Diameter)、同轴(Coaxial)和在点上(On Point) 。 前4种必须选取平面、曲面或基准轴作为主放置参照来放置孔,然后选取次参照来约束孔相对于所选参照的位置。 放置时,可在孔预览几何中拖动控制滑块或将其捕捉到某个参照,也可单击控制滑块再选取主放置参照进行定位。,4.1.3

3、圆孔的放置,1.线性定位 线性(Linear)定位,是以相对两个次参照的线性尺寸来标定孔轴的位置。 2.径向定位 径向(Radial)定位,是以一个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来标定孔轴的位置,即孔轴到次参照轴的距离(以半径表示)、孔轴和次参照轴连线与次参照平面间的夹角。,4.1.3 圆孔的放置,3.直径定位 直径 (Diameter)定位是以一个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来标定孔轴的位置,但是以直径值来表示孔轴到次参照轴的距离。 4.同轴定位 同轴(Coaxial)定位是使孔特征的中心轴与参照轴共线。 5、在点上 在点上 (On Point)是将孔与已有基准点对齐,不需定义次放置参照。,4.1.4 孔特征的建

4、立,1.创建简单孔 (1)单击【插入(Insert】【孔(Hole)】或工具按钮并创建直孔。 (2)选取孔的近似位置即主放置参照。 (3)打开放置(Placement)上滑面板,选取所需的孔放置类型。 (4)单击次参照列表,定义所需的次参照及其参照尺寸值。 (5)定义孔径和孔深。 (6)定义孔的另一侧深度。 (7)创建所定义的孔特征。 2.创建草绘孔 (1)单击【插入(Insert】【孔(Hole)】或工具按钮并创建直孔。 (2)选取孔的主放置参照。 (3)选取“草绘(Sketched)” ,并定义一个草绘截面。 (4)打开放置上滑面板,选取适当的放置类型。 (5)定义次参照类型和参照值。 (

5、6)创建所定义的孔特征。,4.1.4 孔特征的建立,3.创建标准孔 (1)单击【插入(Insert】【孔(Hole)】或工具按钮,并创建标准孔。 (2)选取孔的主放置参照。 (3)打开放置上滑面板,定义所需的次参照类型和参照值。 (4)选取所需的孔图表,并定义螺钉尺寸。 (5)定义孔深度(埋头孔直径或角度)。如不需要则移除。 (6)如需攻丝则单击相应按钮,否则清除。如要创建沉孔,则单击定义其直径和深度。 (7)创建所定义的孔特征。,4.2.1 壳特征操控板 单击【插入(Insert)】【壳(Shell)】,或者特征工具栏按钮。 1.对话栏 2.上滑面板 参照(References)上滑面板:选

6、取要移除的曲面以及不同厚度的曲面,并定义单独的厚度值。 选项(Options)上滑面板:定义欲排除的曲面 。 属性(Properties)上滑面板:显示特征名称和访问特征信息,4.2 壳特征,(1)单击【插入(Insert)】【壳(Shell)】或者特征工具栏按钮。 (2)选取要移除的一个或多个曲面(选取多个须按住【Ctrl】键)。 (3)定义壳厚度及壳的厚度侧。 (4)如要指定具有不同厚度的曲面,可打开参照上滑面板激活“非缺省厚度”收集器,选取所需的曲面并单独定义其厚度值。 (5)创建壳特征。,4.2.2 创建壳特征,4.3 筋特征,4.3.1 筋特征的类型 1平直型 当筋特征附着的实体曲面

7、都是直曲面时,将形成平直型筋特征。 2旋转型 当筋特征附着的实体曲面为旋转曲面时,将形成旋转型筋特征 。该类筋特征的草绘平面必须通过附着曲面的轴线 。,4.3.2 筋特征操控板,单击【插入(Insert)】【筋(Rib)】或特征工具栏按钮。 1.对话栏 包含厚度框和厚度方向切换按钮两个选项。 2.上滑面板 参照上滑面板用于查看和修改筋特征的截面 。 属性上滑面板用于获取筋特征的信息并允许重命名。,4.3.3 创建筋特征,1.草绘筋特征的截面要求 (1)单一的开放环; (2)连续的非相交草绘图元; (3)草绘端点必须与形成封闭区域的连接曲面对齐。 平直型筋特征可在任意位置上创建草绘,而旋转型筋特

8、征必须在通过旋转曲面的旋转轴的平面上创建草绘。,4.3.3 创建筋特征,2. 使用内部截面创建筋特征 (1)单击【插入(Insert)】【筋(Rib)】或特征工具栏按钮。 (2)打开参照上滑面板,定义草绘平面、参考平面并进入草绘模式。 (3)定义合适的草绘参照,并草绘筋特征截面。 (4)如要更改填充侧,可单击方向箭头使其反向。 (5)定义筋的厚度及其厚度侧。 (6)完成筋特征的创建。 3. 使用草绘特征创建筋特征 (1)从“模型树”中选取现有草绘特征。 (2)单击【插入(Insert)】【筋(Rib)】或特征工具栏按钮。 (3)如要更改填充侧,可单击方向箭头使箭头反向。 (4)定义筋的厚度。

9、(5)完成筋特征的创建,4.4 倒圆角特征,4.4.1 倒圆角的类型,1.常半径倒圆角 指倒圆角段具有恒定的半径值。允许选用的参照有边或边链、曲面到边、曲面到曲面。 2.变半径倒圆角 指倒圆角段设置有多个半径值。必须指定相应的位置作为每个半径值的参照点 。,3.完全倒圆角 指依据选取的曲面或曲面边来产生完全倒圆角 。 4.通过曲线倒圆角 指通过选取的曲线或曲面边来产生圆角,其半径由选取的几何驱动。,4.4.1 倒圆角的类型,4.4.2 倒圆角特征操控板,单击【插入(Insert)】【倒圆角(Round)】或特征工具栏按钮。 1对话栏 (1)集模式 (2)过渡模式 2. 设置上滑面板,4.4.2

10、 倒圆角特征操控板,3.过渡上滑面板 用来修改过渡及其参照。根据过渡类型的不同,其显示内容也不同。 4. 段上滑面板 执行倒圆角段管理 。 5选项上滑面板 用于指定圆角的依附形式。,4.4.3 建立倒圆角特征,1常半径倒圆角 (1)单击【插入(Insert)】【倒圆角(Round)】或工具栏按钮。 (2)用左键依次选取倒圆角的放置参照(选多条边须按住【Ctrl】键) , 并定义圆角半径值。 (3)可打开集上滑面板,重新设置倒圆角的截面形状、放置参照等。 (4)创建倒圆角特征。 2变半径倒圆角 (1)单击【插入(Insert)】【倒圆角(Round)】或工具栏按钮。 (2)按照常半径倒圆角的操作

11、方法,依次选取倒圆角的放置参照。 (3)打开集上滑面板,在“半径表”中通过右键菜单添加所需的半径。 (4)依次修改各放置点的位置和半径值大小。 (5)创建倒圆角特征。,4.4.3 建立倒圆角特征,3完全倒圆角 (1)单击【插入(Insert)】【倒圆角(Round)】或工具按钮。 (2)按住【Ctrl】键,选取欲倒圆角的两条对边或两个曲面参照。 (3)打开集上滑面板,单击完全倒圆角按钮。 (4)如选取两相对的曲面参照,需选取欲倒圆角的曲面作为驱动曲面。 (5)预览或创建特征。 4通过曲线倒圆角 (1)单击【插入(Insert)】【倒圆角(Round)】或工具按钮。 (2)点选欲倒圆角的边或边链

12、,或按住【Ctrl】键选取两个相邻曲面。 (3)打开集上滑面板单击“通过曲线”按钮。 (4)选取倒圆角的驱动曲线。 (5)预览或创建特征,4.4.4 设置倒圆角过渡,过渡是指指定Pro/E处理重叠或不连续倒圆角段的方法。在创建倒圆角几何后,Pro/E根据特定的几何环境使用缺省过渡。 1终止实例:指使用由Pro/E配置的几何来终止倒圆角。 2终止于参照:指在指定的基准点或基准平面处终止倒圆角几何。,4.4.4 设置倒圆角过渡,3混合:指用Blend方式在两倒圆角段间创建圆角曲面 4连续:指将倒圆角几何延伸到两个倒圆角段中,直接连接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圆角。,4.4.4 设置倒圆角过渡,5.拐角球面:

13、指使用球形拐角对由三个重叠倒圆角段所形成的拐角过渡进行倒圆角。 6.相交:指以彼此延伸的方式延伸两个或更多个重叠倒圆角段,直至它们会聚形成锐边界。 7.曲面片:指在三个或四个倒圆角段重叠的位置创建曲面片化曲面,并且可以形成N边形曲面。,4.4.4 设置倒圆角过渡,8.仅限倒圆角 仅限倒圆角 (Round Only) 过渡是指使用复合倒圆角几何来创建过渡。其中包括使用包络有最大半径的倒圆角段周围的扫描,即以两个较小的边界线沿着最大的圆角边界线扫描,对由三个重叠倒圆角段所形成的拐角过渡进行倒圆角。,4.5 倒角特征,两种类型:拐角(Corner)倒角和边(Edge)倒角 4.5.1 边倒角及其标注

14、形式,1边倒角的类型 倒角形式取决于选取的放置参照类型 。,4.5.1 边倒角及其标注形式,2倒角的标注形式 (1)D x D; (2)D1 x D2 (3)角度x D; (4)45 x D (5)O x O; (6)O1 x O2,4.5.2 倒角特征操控板,1对话栏,4.5.2 倒角特征操控板,2上滑面板 (1)集上滑面板 (2)过渡上滑面板 (3)段上滑面板 (4)选项上滑面板,4.5.3 创建边倒角,以“角度x D”形式的倒角为例 。 (1)单击【插入(Insert)】【倒角(Chamfer)】【边倒角(Edge)】,或者特征工具栏的按钮。 (2)选取倒角的放置参照,可按住【Ctrl】

15、键继续选取多个参照。 (3)打开集上滑面板,选取要使用的倒角创建方法。 (4)选取所需的标注形式。这里选取“角度x D(Angle x D)”。 (5)定义所需的倒角距离。 (6)定义倒角的角度值。 (7)如要反转倒角的角度和距离,可单击对话栏的反向按钮。 (8)所有设置完成后,单击鼠标中键创建倒角。,4.5.4 创建拐角倒角,(1)单击【插入(Insert)】【倒角(Chamfer)】【拐角倒角(Corner)】。 (2)选取要倒角的一条顶角边。 (3)利用“选出/输入”菜单,定义选定边的倒角长度。 【选出点(Pick Point)】:选取一个参照点来定义顶角边的倒角长度; 【输入(Ente

16、r-input)】:在尺寸框中直接输入数值来定义倒角长度。 (4)Pro/E逐个加亮其它边,重复步骤3依次定义其他顶角边的倒角长度。 (5)预览或创建倒角特征。,4.6 拔模特征,4.6.1 拔模的属性设定,1基本概念 (1)拔模曲面(Draft Surfaces):要产生拔模斜度的模型曲面。 (2)拔模枢轴:拔模过程中,曲面围绕其旋转的拔模曲面上的线或曲线。它不发生尺寸大小的变化,是拔模曲面产生斜度的基准。 (3)拔模方向(Draft Direction):用于测量拔模角度的方向,通常为模具开模的方向。 (4)拔模角度:指拔模方向与生成的拔模曲面之间的角度,该角度值必须在30+30范围内。,4.6.1 拔模的属性设定,2拔模的类型 (1)不分割(No Split)拔模 根据拔模角度的设置不同有恒定拔模和可变拔模之分 。,4.6.1 拔模的属性设定,(2)根据拔模枢轴分割的拔模 (3)根据分割对象分割的拔模,4.6.2 拔模特征操控板,1对话栏 2.上滑面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