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834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一些问题的认定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思考题,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特征 共同犯罪有以下特点: 1.必须二个以上的人参加犯罪。 2.必须是故意共同实施犯罪。 3.社会危害大。,返回,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与表现形式,一、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二)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三)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1.二

2、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一方是故意,另一方是过失,也不构成共同犯罪。,3.二人以上同时或者先后故意实施某种犯罪,但是他们彼此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没有联系,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4.二人以上在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有的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单独实施了另外的犯罪,其他的共同犯罪人对此不负共同犯罪的责任。 5.包庇、窝藏犯罪的人,事前无通谋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6.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论处。,三、共同犯罪的形式 (一)以共同犯罪能否任意构成

3、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二)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三)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四)以各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形式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返回,第三节 共同犯罪一些问题的认定,一、身份犯与非身份犯认定中的问题 二、片面共犯认定中的问题 三、过失共同犯罪的问题 四、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认定中的问题,返回,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一、共同犯罪人种类的划分 1.以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分工为标准。 2.以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标准。 我国刑法主要采用以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标准,也适当考虑其分工的特殊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并分别规定了各自应负刑事责任的原则。,二、我国刑法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一)主犯 (二)从犯 (三)胁从犯 (四)教唆犯,返回,思考题 1 共同犯罪具有哪些构成特征? 2 何谓间接正犯、片面共犯?请举例加以说明。 3 如何界定犯罪集团?犯罪集团与犯罪团伙、一般共同犯罪有何区别? 4 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主犯和教唆犯的?,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