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818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第五版)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苏惠渔 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第二节 夺取型犯罪 第三节 窃取、骗取型犯罪 第四节 侵占、挪用型犯罪 第五节 毁坏、破坏型犯罪 思考题,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 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手段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 (三)主体大多数是一般主体,也有少数是特殊主体 (四)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二、侵犯财产罪的分类,返回,第二节 夺取型犯罪,一、抢劫罪 (一)抢劫罪的概念及特征 抢劫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产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当场使

2、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对人身实行强制的方法,立即劫取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且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二)认定抢劫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区分。 2关于抢劫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 3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4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致人死亡案件的定性问题。 5抢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 6.关于“飞

3、车抢夺”行为的定性。 7.关于抢劫罪罪数的认定。 (三)抢劫罪的刑事责任,二、抢夺罪 (一)抢夺罪的概念及特征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或利用他人缺乏对财物的防护能力,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或利用他人缺乏对财物的防护能力,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二)抢劫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2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3本罪向抢劫罪的转化。 4本罪的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三)抢夺罪的刑事责任,三、聚众哄抢罪 (一)

4、聚众哄抢罪的概念及特征 聚众哄抢罪,是指纠集多人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和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但主要是前者。 客观方面表现为聚集、纠合多人,采用哄闹、滋扰等方法,一哄而起地公然抢走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主体为凡年满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且是聚众哄抢行为的首要分子或者积极参加的人。 主观方面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二)聚众哄抢罪的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本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的区别。 (三)聚众哄抢罪的刑事责任,四、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及特征 敲诈勒索罪

5、,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采取以将来实施的暴力或其他损害相威胁的方法,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客体为复杂客体,一方面,行为人非法索取公私财物,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另一方面,行为人以使用暴力或其他损害相威胁,又侵犯到他人的生命、健康等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采取以将来实施的暴力或其他损害相威胁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而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2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3本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4本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5本罪的既

6、遂与未遂的界限。 (三)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返回,第三节 窃取、骗取型犯罪,一、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及特征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二)盗窃罪的认定 1盗窃罪与非罪的界分。 2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3盗窃罪的一罪与数罪。 4盗窃罪的数额认定。 (三)盗

7、窃罪的刑事责任,二、诈骗罪 (一)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 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 诈骗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2本罪与刑法规定的其他诈骗罪的区别。 3本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4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区别。 (三)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返回,第四节

8、侵占、挪用型犯罪,一、侵占罪 (一)侵占罪的概念及特征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具体讲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拒不退还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以及拒不交出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二)侵占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2本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三)侵占罪的刑事责任,二、职务侵占罪 (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及特征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

9、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且是具有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职权的人员。 4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二)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1本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2本罪的共同犯罪。 3本罪的一罪与数罪。 (三)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三、挪用资金罪 (一)挪用资金罪的概念及特征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

10、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财产的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4.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对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 (二)挪用资金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2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3本罪的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三)挪用资金罪的刑事责任,四、挪用特定款物罪 (一)挪用特定款物罪概念及特征 挪用特定款

11、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特定款物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由管理、经手特定款物的人员构成。 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其目的是为了将特定款物用作其他公用事务。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2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的

12、刑事责任,返回,第五节 毁坏、破坏型犯罪,一、故意毁坏财物罪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概念及特征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与其他相近似犯罪的界限。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事责任,二、破坏生产经营罪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概念及特征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

13、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限于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分。 2本罪与相关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区别。 3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三)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刑事责任,返回,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概念和特征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

14、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本罪的特征是: 1.本罪的客观方面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2.本罪的主体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责任,思考题 1.侵犯财产罪中的财产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2.构成转化型抢劫罪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如何区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 4.请说明成立盗窃罪应具备的客观方面的条件,以及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5.如何划清诈骗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6.试述侵占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7.试述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8.请列举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对象范围。 9.如何区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