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706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73 大小:4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_第1页
第1页 / 共573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_第2页
第2页 / 共573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_第3页
第3页 / 共573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_第4页
第4页 / 共573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_第5页
第5页 / 共5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贵斗(5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 子 教 案,前言 绪论 第一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 第二单元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第三单元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第四单元 铁碳合金 第五单元 钢的热处理 第六单元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七单元 低合金钢与合金钢 第八单元 铸铁 第九单元 非铁金属及合金,目录,前言,本书主要讲授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成分、结构与结晶、热处理、力学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全书以金属材料的性能及改性为核心,以金属材料的性能与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热处理)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合理选用金属材料、正确使用金属材料的能力,以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潜力,提高零(构)件的质量,延长产品寿命。,返回,绪论

2、,材料发展的历史变迁,一、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金属材料分类:,非铁金属(或有色金属),钢铁(或黑色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能与与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二、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热处理之间的关系,三、金属材料的发展及材料科学的形成,金属是人类较早开发利用的材料,商周时代中国进入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春秋时期,我国已总结出了青铜冶铸规律:周礼.考工记“金有六齐”,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青铜剑,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淬火工艺得到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工匠采用了许多热处理技。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采用预冷淬火技术制锉的记载:“以已健划成纵斜

3、文理,划时斜向入,则方成焰。划后烧红,退微冷,入水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取得了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科研、生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四、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2、本课程的任务是以金属材料的性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的应用为出发点,介绍金属材料的性能与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金属材料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3、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各种概念、名词术语众多。 4、在理论学习外,要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如

4、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学习方式,广泛涉猎,勤动手,认真做好各项实验,认真完成各项作业 。,返回,第一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综合知识模块一 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综合知识模块二 金属的力学性能 综合知识模块三 金属的工艺性能,综合知识模块一 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能力知识点1 金属的物理性能 金属的物理性能:表示的是金属固有的一些属性,如密度、熔点、热膨胀性、磁性、导电性与导热性等。 能力知识点2 金属的化学性能 金属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室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等。,能力知识点1 金属的物理性能 密度 熔点 热膨胀性 磁性 导热性

5、导电性,一、密度 定义: 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 对于运动构件,材料的密度越小,消耗的能量越少,效率越高。 一般将密度小于4.5103kg/m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密度大于4.5103kg/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返回,二、熔点 定义: 熔点是指材料的熔化温度。金属都有固定的熔点。,熔化金属,返回,三、热膨胀性 定义: 材料在加热时单位长度的材料在温度升高一度时的伸长量。 对于特别精密的仪器要考虑选择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 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更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现象,如果表面和内部热膨胀不一致,就会产生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塑性变形,当内应力超过了材料的

6、抗拉强度时,材料就会发生破坏。,返回,不同材料的磁滞回线,磁滞回线,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能强烈被磁化的金属材料,如铁、钴、镍等。 顺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呈现十分微弱的磁性的金属材料,如锰、铬、钼等。 抗磁性材料:能够抗拒或减弱外加磁场磁化作用的金属材料,如铜、金、银、铅、锌等。,四、磁性 定义: 金属在磁场中被磁化而呈现磁性强弱的性能称为磁性。,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半硬磁性材料,返回,在寒冷的冬季,用手去摸铁和木头,感觉一样吗?,五、导热性 材料的导热性用热导率表示。材料的的热导率越大,说明导热性越好一般来说,金属越纯,其导热能力越强,金属的导热能力以银为最好,铜、铝次之。 金属与

7、合金的热导率远高于非金属材料。导热性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导热性好的材料其散热性也好,可用来制造热交换器等传热设备的零部件。在制定各类热加工工艺时,也必须考虑材料的导热性,以防止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表面和内部产生温差,膨胀不同形成过大的内应力,引起材料变形或开裂。,返回,六、导电性 材料的导电性一般用电阻率表示。通常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非金属材料则与此相反。,返回,高分子材料一般都是绝缘体,但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也有良好的导电性。陶瓷材料虽然也是良好的绝缘体,但某些特殊成分的陶瓷却是有一定导电性的半导体。,能力知识点2 金属的化学性能,耐蚀性 抗氧化性 化学稳定性,一、耐

8、蚀性 定义: 金属在常温下抵抗氧、水及其他化学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蚀性。金属的耐蚀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尤其对在腐蚀介质(如酸、碱、盐、有毒气体等)中工作的零件,其腐蚀现象比在空气中更为严重。 在选择材料制造零件时,应特别注意金属的耐蚀性,要选用耐蚀性良好的金属或合金制造。,二、抗氧化性 定义: 金属在加热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 随温度升高,金属的抗氧化性降低,例如钢材在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作业时,氧化比较严重。,三、化学稳定性 定义: 化学稳定性是金属的耐蚀性与抗氧化性的总称。 金属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称为热稳定性。在高温下工作的设备(如锅炉、加热设备、汽轮

9、机、喷气发动机等)部件,需要选择热稳定性好的耐热钢等材料制造。,综合知识模块二 金属的力学性能,能力知识点1 强度、刚度及弹性 能力知识点2 塑性 能力知识点3 硬度 能力知识点4 韧度 能力知识点5 疲劳,能力知识点1 强度、刚度及弹性,一、拉伸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拉伸试样,万能试验机,1.拉伸曲线,退火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式中 F试样所承受的载荷(N);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2)。,应力:试样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 即:,应变:试样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即:,式中 L试样标距长度的伸长量; L0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退火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2.应力-应变曲线,二、刚度和弹性 1.弹性模量

10、 定义: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即:,E标志着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金属的E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弹性极限 定义: 材料在不产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即:,式中 Fe试样在不产生塑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S0试样的原始标横截面积。,三、强度 定义: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1.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拉伸试验过程中,力不增加试样仍然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用s表示: 式中 Fs试样发生屈服时的载荷,即屈服载荷(N);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屈服强度的定义,脆性材料的屈服:试样卸除载荷

11、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率达到试样标 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用符号0.2表示。,应用:s和0.2常作为零件选材和设计的依据。,式中 F0.2试样标距发生0.2%残余伸长时的载荷(N);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规定残余伸长强度,2.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又称强度极限,用b表示,即 式中 Fb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载荷(N);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应用:脆性材料制作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时的选材和设计的依据。,抗拉强度的定义,能力知识点2 塑性,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一) 定义,(二)衡量指标,伸长率:

12、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伸长率( ),式中 LU试样拉断后标距的长度(mm); L0试样的原始标距(mm)。,断面收缩率(),式中 SU试样拉断后断裂处的最小横截面积;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超塑状态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伸长率不超过90% ,而有些金属及其合金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最大伸长率可高达1000%2000% ,个别的可达6000% ,这种现象称为超塑性。由于超塑状态具有异常高的塑性,极小的流动应力,极大的活性及扩散能力,在压力加工、热处理、焊接、铸造、甚至切削加工等很多领域被中应用

13、。,硬度原理,1、定义:硬度就是材料的软硬程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2、压痕硬度:是指在规定的静态试验力下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用压痕深度或压痕表面面积来评定的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都属于压痕硬度。 3、硬度分类 布氏硬度 HB 洛氏硬度 HR 维氏硬度 HV,能力知识点3 硬度,铝,钢,压痕硬度原理图,一、布氏硬度,布氏硬度试验是指用一定直径的 球体(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相应的试验力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测量的表面压痕直径计算硬度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图,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表示方法 压头选择 优缺点,1.

14、原理,使用刚球压头时布氏硬度值用符号HBS表示;使用硬度合金压头时用符号HBW表示。 在实际测试时,不必用公式计算,一般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直 径d,然后根据 d大小查表,即可求出所测的硬度值。,测量比较软的材料。测量范围 HBS450、HBW650的金属材料。,3. 优缺点,2. 应用,压痕大,测量准确,但不能测量成品件。,二、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试验条件和应用 优缺点,1. 原理,2. 应用范围,返 回,上一页,下一页,回主页,常用洛氏硬度标度的试验范围,优点:操作简便、迅速,效率 高,可直接测量成品件 及高硬度 的材料。,3. 优缺点,缺点:压痕小,测量不准确, 需多次测量。,2.冲击试

15、样,能力知识点4 韧性,1.定义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一、冲击试验方法与原理,计算公式,3.试验原理:试样被冲断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即冲击吸收功(A k )等于摆锤冲击试样前后的势能差。,试验过程,冲击韧度(a k):冲击吸收功除以试样缺口处截面积。,二、低温脆性,图1-13 冲击吸收功-温度曲线示意图,三、冲击试验的用途 1.评定材料的低温脆性情况,可以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 2.评定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产品质量。通过测定AK和对试样断口分析,能揭示材料的内部缺陷,如气泡、夹渣、偏析等冶金缺陷和过热、过烧、回火脆性等热加工缺陷。这些缺陷使材料的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因此,

16、目前用冲击试验来检验冶炼、热处理及各种热加工工艺和产品的质量。,能力知识点5 疲劳,一、疲劳现象,1.定义 疲劳断裂是指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零件(或构件)经过较长时间工作或多次应力循环后所发生的突然断裂现象。,交变应力与重复应力示意图,2.循环应力,1)疲劳断裂是一种低应力脆断,断裂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甚至低于材料的弹性极限; 2)断裂前,零件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即使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很高的塑性材料也是如此; 3 )疲劳断裂对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缺陷非常敏感,疲劳裂纹常在表面缺口(如螺纹、刀痕、油孔等)、脱碳层)夹渣物、碳化物及孔洞等处形成; 4 )实验数据分散性较大(手册上的数据是统计数据)。,3.疲劳断裂的特点,4.疲劳断口,疲劳断口示意图,疲劳源多位于零件的表面,疲劳裂纹扩展区具有海滩状条纹,称为贝纹线。瞬时断裂区形貌与材料的塑性有关,塑性材料呈纤维状,脆性材料则呈结晶状。,1 疲劳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