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9702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0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油液化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 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汽油 C. 聚乙烯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该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 D. 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丁达尔效应区分 【答案】B 【解析】解: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 A 错误; . B.石油裂化为汽油,大分子变为小分子,碳原子数减少,使碳链减短,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 油裂化为汽油,故 B

2、正确; C.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C 错误; D.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不具有胶体的性质,故 D 错误。 故选:B。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B.重油催化裂化使含碳原子较多的烃分子断裂成含碳较少的烃分子,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 油的产量和质量; C.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 D.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 成和性质等相关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烷烃是烯烃 R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 R 可能的结 构简式有 () A. 4 种B. 5 种C. 6 种D.

3、 7 种 【答案】C 【解析】解:根据烯烃与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 2 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碳碳双键有如图: 标号处为碳碳双键的位置 所示 6 种,故符合条件的烯烃分子有 6 种, () 故选:C。 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的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原理还原双键,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 = 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 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

4、形成双 键 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不 能重写、漏写 3.下列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u 与溶液反应: 3 + + = + 2 + B. 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 + = 3 + 2 C. 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 2 3 + 2 + = 2 + 2 D. 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3 + 8 + + 2 3 = 2 + 32 + 42 【答案】B 【解析】解:与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故 A 错误; + 2 + = + 2 + B.二者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 3 +

5、 = 3 + 2 B 正确; C.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C 错误; 3 + + = 2 + 2 D.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 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D 错误; + 4 + + 3 = + 3 + 22 故选:B。 A.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B.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C.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 D.稀硝酸足量,反应生成铁离子。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 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

6、、弱电解质等需要 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 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等。 () 4.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 32 +3 + 2 4 + 3 + C. 、D. 、 + + 2 4 + 42 + 3 【答案】C 【解析】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加入铝片有氢气 2 +2 +3 + 4 产生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为有色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 Al 反应不会 3 +3 + 3 生成氢气,所以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7、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 3 C.、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 + + 2 4 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故 C 正确; D.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 Al 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所以在溶 + 4 3 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C。 溶液无色时可排除、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 2 +2 +3 + 4 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铁离子为有色,在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铝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B.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

8、子,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D.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铝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 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 的离子之间 如和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 (3 + ) 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或;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等有 + 2 +2 +3 + 4 色离子的存在,“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5.设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

9、下含有的电子数为 28210 B.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是 22.42 C. 室温下含有的分子数是 442 D. 盐酸中含有的 HCl 分子数是 1001 1 0.1 【答案】C 【解析】解:A、28g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氮气中含 14 个电子,故 1mol 氮气中含个电 14 子,故 A 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分子个数,故 B 错 误; C.室温下,含有的分子数,故 C 正确; 442 44 44/ = D.盐酸中含有溶质氯化氢,由于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 10.1 1 0.1 子,故 D 错误; 故选

10、:C。 A、求出氮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氮气中含 14 个电子来分析; 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 C.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依据; = D.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盐酸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 尔质量、微粒数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22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 2() + 2()3() + ()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11、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时,的转化率:段小于段 1= 22 【答案】D 【解析】解: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 速率,c 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 A 错误; B、a 到 b 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 B 错误; C、从 a 到 c 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 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故 C 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

12、越多,则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故 2 D 正确; 故选:D。 由题意可知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 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结合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再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 . 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 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为高频考点,正确理解图象含义及曲线变化趋势是解本题关键, 题目难度不大 7.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 Y、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W

13、与 X 可形 成共价化合物,Y 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 2.5.( ) A. W、X、Y、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 B. 、和均只含共价键 222 C.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故选:C。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倍, 2.5 Y 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 Y 为硅元素;W 与 Y 同主族,则 W 为碳元素;W 与 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 处于第A 族,X 与 Z 分别位于同一主族,故 X 为氧元素,Z 为硫元素, 2 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解答该题 本题考

14、查位置、结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的原子结 构特点,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8.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 23 + 2 = 22 + 2 . 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被还原 3 +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2 【答案】D 【解析】解:A、乙中石墨周围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电极反应式为: ,故 A 正确; 2 2 = 2 B、甲中石墨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 B 正确; 3 + C、当电流计为零时,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则反应达到平衡,故 C 正确;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