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673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 多媒体技术教程V3-ch7(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超媒体与Web系统,7.1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超文本(Hypertext) 一种信息管理技术,一种电子文献形式; 文本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信息组织上是线性的和顺序的; 超文本结构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文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以节点作为基本单位。这种节点要比字符高出一层次。抽象地说,它可以是一个信息块;具体地说,它可以是某一字符文本集合,也可是屏幕中某一大小的显示区。节点的大小由实际条件决定,在信息组织方面,则是用链把节点造成

2、网状结构,即非线性文结构。,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超媒体(Hypermedia) :多媒体超文本 节点中的数据不仅仅可以是文字,而且可以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动态视频,甚至计算机程序或它们的组合; 成为支持多媒体信息管理的天然技术; 为强调系统是多媒体的而引入“超媒体” 多媒体超文本; 超媒体/超文本,等价名词; 超媒体与超文本复杂的多;,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超媒体的发展简史 提出设想的原因 科学信息量迅速增长:即使是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也不可能跟踪该学科的发展情况。 200多年来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有关共享与表现信息的方法也很少,不敷应用。 检索困

3、难:当要查找某一信息时,要遍历所有对象逐一查找,信息的定位繁琐;,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Memex是什么? 一种专门存储书籍、档案和信件的设备; 是机械的。 组成与结构 信息存在缩微胶片中; 有一个扫描器输入新的资料; 可以在页边用手加注释和说明。 元素之间链连成对,任意元素都可以随意、迅速而且自动地选择另一元素,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先驱者Doug Engelbart 受Bush的影响 斯坦福研究所开展Augment课题 Augment Human Intellect扩展人类智力 开发一个计算机系统帮助人类思维,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先驱者Doug

4、Engelbart 实验工具NLS(oN-Line System,联机系统) 1968年,在美国秋季联合计算机会议上作了精彩的表演; 他利用NLS与500英里外的同事一起建立一超文本文献。 有些人认是Engelbart发明了超文本,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Ted Nelson杜撰了“超文本” Xanadu的基本想法: 任何人任何时候所写的东西都可以存储在通用的超文本中。 Nelson把超文本看作是一种文字媒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可以把它们连在一起。 1990年以来,Xanadu的部分内容已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并由 Xanadu实业公司生产。 问题:容量、版权、复

5、杂关系管理。 1992年失去经济资助,现在日本继续Xanadu的研究,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成功了“超文编辑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作的超文本系统。 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的第二个超文本系统是FRESS(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机械组研制Aspen Movie Map(白杨城影片地图),第一个超媒体系统。 Xerox公司的NoteCards、布郎大学的Intermedia、OWL公司的Guide和苹果公司的HyperCard等多个商品化的超文本系统。,7.1.1 超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98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国际ACM

6、超文本技术研讨会; 继超文本87后,每年召开一次国际交流会; 1989年第一个专门的超文本杂志“超媒体”诞生; 1990年1月在美国召开超文本标准化讨论会; 1990年底,ACM专门成立了超文本兴趣小组SIGLINK。,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1. 节点 超文本/超媒体是由节点构成的信息网络,每个节点包含一个特定主题的信息,节点的大小视主题而一。 表现形式 基于框架的节点:节点内容固定尺寸; 基于窗口的节点:对信息容量没有限制;,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按媒体类型分类 文本节点; 图形、图象节点; 声音节点; 视频节点; 数据库节点 命令(按钮)节点; 混合节点;,7.1.2 超媒

7、体的组成要素,按结构分类 原子节点; 组合节点; 按状态分类 动态节点; 静态节点;,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2. 链 链定义了超文本/超媒体的结构,提供了浏览、查询节点的能力,因此链是超文本/超媒体的灵魂。 显示与隐式表示 明确的链源和链宿; 动态检索与计算; 方向性 单向链; 双向链,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链类型 一对多关系、多对一关系; 多对多关系; 悬空链:有源无宿; 组合方式 线性链: 树状层次链; 无环网; 块状结构; 任意网;,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有类型的链:导航链、推理链和计算链 导航链 说明链; 注释链; 相关链; 概括链

8、; 详解链; 实例链; 抽象链;,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有类型的链:导航链、推理链和计算链 导航链 等价链; 相似链; 相反链; 参考链; 补充链; 评价链; 备忘链; 修正链;,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有类型的链:导航链、推理链和计算链 推理链 条件链; 原因链; 目的链; 假设链; 计算链; 查询语言; 算法描述 修正链;,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3. 热标 热字; 热区; 热元; 热点; 热属性,7.1.2 超媒体的组成要素,4. 宏节点 宏节点是指链接在一起的节点群,更准确地说,一个宏节点就是超文本网络的一个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子集。,7.1.3 超媒体系统的Dexte

9、r模型,Dexter模型的层次,7.1.3 超媒体系统的Dexter模型,1存储层 存储层定义了由元素组成的数据模型。 在存储层的描述中,超媒体是由一个有限元素组成的集合和两个函数组成: Hypermedia =(E1,E2,En,F1,F2) 在存储层中还定义了一个操作集合,它由多个函数组成。这些函数的功能主要是实时地对超媒体系统进行访问和修改。,7.1.3 超媒体系统的Dexter模型,2元素内部层 元素内部层定义了各个元素内部的不同内容和结构。 在Dexter模型中,元素内部层是开放的,Dexter模型对元素内部的实现不作硬性规定,可由应用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处理。,7.1.3 超媒

10、体系统的Dexter模型,3运行层 运行层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视可听的工具。它可以直接访问和操作在存储层和元素内部层定义的网状数据模型。,7.1.3 超媒体系统的Dexter模型,4定位机制 在Dexter模型中,介于存储层与元素内部层之间的接口称为锚定接口,由它来完成定位工作。 锚定接口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锚(Anchor)。锚由两部分组成:锚号和锚值。锚号是每个锚的标识符,锚值用来指定元素内部的位置和子结构。,7.1.3 超媒体系统的Dexter模型,5表现规范 在Dexter模型中介于运行层与存储层之间的接口称为表现规范。表现规范规定了同一数据呈现给用户的不同表现性质。,7.2 Web超媒体系

11、统,7.2.1 分布式超媒体系统WWW,WWW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支持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的分布式超文本(Distributed Hypertext)。 WWW的客户端软件称为Web浏览器,在用户端提供统一管理各种媒体的界面,负责向服务器提出请求,解释和定位资源,利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统一管理网络上的所有资源,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定位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上进行存取。 服务器端软件称为Web服务器,它负责将多种媒体集成起来,根据客户端的请求进行相应的回答,以统一的格式传送给客户端。,7.2.1 分布式超媒体系统WWW,Web超媒体系统可以分成3层结构: 表现层,即用户接口层; 超

12、文本抽象机器层HAM:存储节点和链; 超文本信息库层: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7.2.2 WWW 中的超媒体协议与标记语言,WWW中以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作为传输超文本的通信协议,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超媒体。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的运作方式 HTTP的消息结构,7.2.2 WWW 中的超媒体协议与标记语言,2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语法 HTML的文献结构 超文本传输与导航,7.2.2 WWW 中的超媒体协议与标记语言,3XML:可以延伸或扩展的标记语言 XML概述 XML Schema XLS Xlink,7.3 智能超媒体系统,7.3.1

13、 智能超媒体的概念,智能超媒体将专家系统的特征引入到传统的超媒体中,可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结合。一方面超媒体的节点虽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但链的动态跟踪能力还很弱,容易迷航,专家系统特征的引入,不仅使链具有计算与推理等动态跟踪与定位能力,而且使节点中的多媒体信息能够智能化地表现给用户;另一方面,超媒体中的专家系统特征又比普通的专家系统高一个层次,因为它能够利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增强推理解释,具有更易于用户理解的知识交互界面。智能化使得超媒体的节点和链都更加丰富与完善。,7.3.2 智能超媒体的节点和链,通过智能化的链和节点,可以在超媒体网络中引入计算,在多个目标中动态地确定目标和表现方法。 推理类节

14、点是辅助链进行推理与计算的节点,它包括对象节点和规则节点两类。,7.3.2 智能超媒体的节点和链,对象节点用于描述对象,由槽、继承链和嵌入过程组成。对象节点同is-a链连接起来用于表现知识的结构。 规则节点用于保存规则,并指明满足规则的对象、判定规则的使用与否、解释规则(当规则使用时)等。 链定义了超媒体的结构,提供了浏览、查询节点的能力,7.3.3 智能超媒体的推理模型,目前最适合于智能超媒体的推理模型是语义网模型和流控模型。 1语义网模型 语义网与超媒体的结构很相似,也是由节点和链组成的。但它的节点是一种概念或知识的描述,链则表示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它通过沿层次链的继承性或主动扩散进行推理

15、。,7.3.3 智能超媒体的推理模型,2流控模型 流控模型是一种由固定点和转移链组成的图表式模型,固定点用“”表示,转移链用“”表示。 用流控模型可以构造智能超媒体的推理模型,并能控制浏览过程。,7.4 web搜索技术,7.4.1 Web搜索的概念,1Web搜索的产生与发展 2Web搜索引擎的组成和功能 搜索引擎在体系结构上分为下载、分析、索引和查询4大系统。其中下载系统负责从Web网上下载各种类型的网页,并且保持对Web网变化的同步;分析系统负责抽取下载系统得到的网页数据,并进行排序和分词计算;索引系统负责将分析系统处理后的网页对象索引入库;查询系统负责分析用户提交的查询请求,然后从索引库中

16、检索出相关网页并将网页排序后,以查询结果的形式返回给用户。,7.4.2 Web搜索技术及算法,1网页分析及爬虫程序 如果将Web网看成是一个相互连通的连通图,网页为节点,链接(link)为边,那么任意一个网页就可能被其他网页链接,这种链接称为“反向链接”。同时,这个网页也可能链接到其他网页,这种链接称为“正向链接”。沿着这些链接就可以对整个Web网进行遍历,其中沿正向链接进行的遍历称为“正向遍历”,沿反向链接进行的遍历称为“反向遍历”。,7.4.2 Web搜索技术及算法,无论是正向遍历还是反向遍历,不同的入口节点会带来不同的遍历效果。 爬虫程序就是利用遍历的方式对网页进行分析和获取的。它通过下载网页,进行存储,并分析其中的链接,继而漫游到其他链接指向的网页,循环往复地进行,来抓取新的且可公共访问的Web网页、图片和文档等资源,形成搜索系统的网页库。,7.4.2 Web搜索技术及算法,2信息抽取及网页查重 对下载的网页进行信息抽取,消除重复,进行切词分词,并完成网页排序,这是搜索引擎分析系统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工作。 信息抽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