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39545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5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ztt 2301.1-2015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一体式 (v2.0)(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 国 铁 塔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ZTT 2301.12015 代替 Q/ZTT 10082014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 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一体式 版本号:V2.0 2015 - 12 - 23 发布 2015 - 12 - 24 实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Q/ZTT 2301.12015 II 目 次 前言前言 IV 1 1 范围范围 . 1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2 4 4 总体技术要求总体技术要求 4 5 5 硬件技术要求硬件技术要求 4 5.1 基本要求 . 4 5.2 环境适应性

2、. 6 5.3 电磁耐受(EMC)能力 . 7 5.4 电磁干扰(EMI) 7 5.5 其他要求 . 8 6 6 软件技术要求软件技术要求 8 6.1 基本要求 . 8 6.2 B接口通信协议 . 9 6.3 A接口通信协议 . 10 6.4 调测软件 . 10 6.5 数据处理 . 10 6.6 基站图片监控 . 11 6.7 告警关联过滤及延时 . 11 6.8 FSU重启机制 . 11 6.9 网络安全 . 11 7 7 其他技术要求其他技术要求 12 7.1 接口精度 . 12 Q/ZTT 2301.12015 III 7.2 自动升级 . 12 7.3 可靠性 . 13 8 8 其他

3、元器件其他元器件 13 8.1 48V蓄电池监测单元(2V单体) 13 8.2 48V蓄电池监测单元(12V单体) 13 8.3 烟雾探测器 . 14 8.4 温湿度变送器 . 15 8.5 水浸电极式 . 15 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 16 8.7 网络摄像头 . 17 8.8 智能门禁系统 . 19 8.9 通信及位置服务模块 . 19 9 9 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 . 19 附附 录录 A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FSU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 20 附附 录录 B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告警关联过滤及延时规则告警关联过滤及延时

4、规则 . 21 B.1 市电故障告警过滤规则 21 B.2 红外告警过滤规则 22 B.3 高频次告警处理规则 22 B.4 告警延时(包括告警恢复延时) 23 附附 录录 C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FSU重启机制技术要求重启机制技术要求 24 C.1 公网拨号判据及时间要求 24 C.2 VPN拨号判据及时间要求 24 C.3 FSU重启机制流程图 . 24 C.4 FSU重启机制最长时序图 . 24 C.5 其他要求 24 Q/ZTT 2301.12015 IV 前 言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 目标,提出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

5、U)等设备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对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设备硬件、软件功能、A 接口互联、B 接口互联、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设备信号字典表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对 FSU 的产品型式进行了重新定义,将 FSU 产品划分为一体式 和主从式两类,前者以 Q/ZTT 1008-2014 规范为基础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宜应用于基站机 房使用环境;后者为新增分类,宜应用于室外型一体化机柜使用环境。 本技术要求由以下 2 部分组成: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一体式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

6、U)技术要求 第 2 部分:主从式 本册为本册为基站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第第 1 部分:一体式部分:一体式。 本册主要基于 Q/ZTT 1008-2014 修订了如下内容:重新定义了 FSU 的设备高度,明确 了扩展板安装形式、12V 输出功率和硬复位要求;统一规定了告警分级及关联过滤规则、 FSU 重启机制等相关软件功能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 Q/ZTT 2301.12015 1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一体式 1 范围

7、 本部分技术要求主要适用于中国铁塔基站机房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 也适用于对各厂家硬件设备研发和软件开发工作的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本技术要求未作出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下列标准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

8、.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恒定湿热试 验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 击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 弦) GB 4715-200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干扰度 GB/T 17626.3-2

9、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脉冲群抗干扰度试验 Q/ZTT 2301.12015 2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8380.11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1 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 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 YD/T

10、1363.1-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1 部分 系 统技术要求 YD/T 1363.2-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2 部分 互 连协议 YD/T 1363.3-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3 部分 前 端智能设备协议 YD/T 1363.4-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4 部分 测 试方法 YD/T 1363.5-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5 部分:门 禁集中监控系统 YD/T 1363.6-201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

11、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 6 部分:图 像集中监控系统 YD/T 1623-2007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 B 接口技术规范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集中监控中心 Supervision Center(SC) 是对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进行集中管理的监控中心,即总部监控平台,通 过开放的数据协议,连接全国的 FSU。 3.2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 Field Supervision Unit(FSU) Q/ZTT 2301.12015 3 是由若干监控模块和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的,直接面向基站内设备、传感器

12、等进行数据 采集、处理的监控子系统,包含采样、数据处理、数据中继等功能。 一体式 FSU 指数据处理和全部数据采集功能均集中在 1 台设备体内的 FSU。 主从式 FSU 指由多台设备体组成, 即 1 台主机和多台从机 (也称采集器) 组成的 FSU, 主机兼具数据处理和部分数据采集功能;从机只负责部分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上传 至主机。 图 1 基站智能监控系统架构图 3.3 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是规范智能设备实体之间进行标准通信的应用层规约。 3.4 A 接口 Type A Interface 是FSU与智能设备、 传感器等被采集端之间的通信接口。 F

13、SU通过A接口获取被采集端 的各种数据,向被采集端发送指令控制设备进行某些动作。 Q/ZTT 2301.12015 4 3.5 B 接口 Type B Interface 是FSU与SC之间的通信接口。FSU通过B接口实时或非实时上报设备的遥信和遥测数 据;接收配置信息,如信号量的门限参数、对电源、空调等设备的遥调和遥控数据等。 3.6 监控对象 Supervision Object(SO) 是指被监控的电源、空调等设备及环境量等。 4 总体技术要求 a)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硬件的设计应以模块化、结构化、规范化和集成 化的方式实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某一子系统、子网络发

14、生故障时,不得 影响其他子系统、子网络的运行。 b)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硬件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运输、安装、维 护和扩容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设备经常规的运 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抗震能力。 c) 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硬件设备应具备支持固件在线升级的功能,设备 异常时应能实现远程重启。 d) 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产品,硬、软件版本应向 下兼容,不同版本之间的硬件、板件配合使用不得降低产品性能指标。 e) 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详见附录 A。 5 硬件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15、 5.1.1 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10+50 存储温度:-40+70 相对湿度:0%95%(非冷凝) 海拔高度:5000m Q/ZTT 2301.12015 5 5.1.2 电源要求 a) 输入方式: 1 路直流电源 b) 工作电压:48V(60V40V) c) 待机功率:20W d) 直流总输出:电源端口总直流输出功率24W USB 输出:具备硬复位功能 12V 输出:应预留至少 4 路输出端子。其中 2 路应具备硬复位功能,且每路输出 功率7.2W。 5.1.3 时钟保持 FSU 应具备时钟保持功能,时钟电池后备时间3 年。 5.1.4 外观要求 喷漆(塑)壳体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

16、,不允许有划痕、斑疵、流挂、脱落和 破损。 设备的表面涂敷,应满足防腐的要求,喷漆(塑)面层下应有底漆或防锈层,防止面 层损坏后锈蚀。 电镀零件的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斑点、毛刺和缺陷。 5.1.5 工艺要求 印刷电路板均不允许有飞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同一型号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互 换性。 5.1.6 尺寸要求 FSU应独立封装, 高度1U, 深度560mm, 满足19英寸标准机架内安装或挂墙式安装。 5.1.7 接口要求 在各接口不复用的条件下,FSU接口数量应满足RS-485/232通用接口4个、RS-485接 口4个、AI接口8个、DI接口16个、DO口4个、RJ45口4个、USB口1个,以上 接口不含与扩展板连接的接口。 AI口应可支持电流型和电压型传感器的接入。 FSU应支持采用RJ45口进行联网注册。 Q/ZTT 2301.12015 6 5.1.8 扩展能力 FSU应具备扩展能力,扩展采用在FSU设备内插接安装的方式,在各接口不复用的条 件下,扩展板接口数量应满足A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