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062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41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41页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41页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41页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41页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学教科书 (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第二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4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 犯 罪 学 教 科 书 (第二版) 魏平雄 赵宝成 王顺安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其 学科性质,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一、犯罪学概念的由来及其科学含义 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犯罪学”这一词是由拉丁文“Crimen”(犯罪)和希腊文“Logos”(学说)组成的,意思是犯罪学说。 所谓犯罪学是研究一定历史阶段的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科学。在我国,犯罪学是运用法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基本方法,研究我国犯罪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导致犯罪的主客观

2、原因和控制防治犯罪对策的学科。,二、狭义犯罪学 狭义犯罪学是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综合性研究,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也称为犯罪原因学。犯罪学学者在阐明犯罪原因时所采取的立场和理论依据以及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大部分:犯罪生物学;犯罪社会学。 犯罪生物学是用生物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主体个人的人格、素质上的各种因素对犯罪之影响,包括犯罪人类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精神病学、狭义的犯罪生物学。 犯罪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犯罪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研究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的各种条件对犯罪之影响,包括犯罪社会心理学、犯罪地理学、犯罪统计学等。,三、广义犯罪学 广义犯罪学不仅研究犯罪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

3、规律,而且研究预防犯罪的对策。包括犯罪原因学和犯罪预防学。 在德、法、意等欧洲大陆的犯罪学,一般称狭义犯罪学,其内容限于对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之研究,而对犯罪预防、对策之研究则属于刑事政策学之范围。中国、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则采取广义犯罪学。 广义犯罪学是当今世界犯罪学研究的主流。,第二节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策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一、犯罪现象 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现象是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素材,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犯罪现象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4、,(一)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 犯罪现象除了具有阶级性、法定性和相对性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对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应作客观、科学的分析。 (二)犯罪情况、特点和规律 1. 犯罪的情况,是指犯罪数量、类型、危害的程度、犯罪的时间、地区、犯罪主体的构成状况和犯罪主体的个人情况(年龄、职业、性别等)。 2. 犯罪特点,是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性,即犯罪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共性。 3. 犯罪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的升降、涨落、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即犯罪的流量和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三)犯罪结构和犯罪分类 1. 犯罪结构。这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后的各类犯罪的有机结合。 2. 犯罪分类。这是

5、指将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按照一定标准归并为不同类型。 (四)犯罪人和被害人 1. 犯罪人是指犯罪的自然人和法人。重点是研究犯罪自然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犯罪人的分类等。 2. 研究被害人是研究刑事被害人的状况特点、类型、被害原因以及被害预防等方面的问题。,二、犯罪原因 犯罪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查明和阐释犯罪原因。衡量犯罪学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是否客观地、科学地查明和阐释犯罪原因。犯罪原因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犯罪原因的基本理论 1. 犯罪原因是引起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 2. 犯罪原因的分类是多元的分类方法。 3. 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由果溯因,

6、即由现实的犯罪现象去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犯罪的社会因素 1. 宏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阶级斗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思想道德因素、法制因素和其他的社会因素。 2. 微观社会因素: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构成个体直接生活环境的因素。 3. 宏观社会因素总是通过微观的社会因素的折射而影响个体。 (三)犯罪的主体因素 主要指犯罪主体的意识因素、心理因素、人格因素和生理因素。,三、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是为消除犯罪的原因和条件,防止和减少犯罪发生而采取的社会性和专门性的综合防治措施。”犯罪预防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预防的基本理论 指犯罪预防的性质、

7、任务、地位和功能;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犯罪预防的总方针与原则等问题;比较研究古今中外各种犯罪预防的理论和措施。 (二)犯罪预测 这是在掌握过去和现在犯罪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未来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断和展望。,(三)犯罪预防的主体结构及其作用 犯罪预防主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是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社会各部门、各行各业、各组织和公民都有预防犯罪的责任和义务。 (四)犯罪预防的措施体系 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社会预防、心理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的措施体系及其网络。,第三节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及体系,一、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和综合性学科,不仅是理论

8、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二、犯罪学的学科体系 犯罪学的学科体系是由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的,其学科体系由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预防论和犯罪学各论所构成。,第四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一)联系 1.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以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为基础的。 2. 刑法学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分类方法是犯罪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3. 刑法学研究的刑罚制度和惩罚方法也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区别 1. 研究的对象、角度、重点不同。 2. 学科性质不同。 3. 学科范围不同。,二、犯罪学与监狱法学的关系 监狱法学是研究罪犯的行刑与改造的学

9、科。犯 罪学与监狱法学在研究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教育改 造的内容和措施、狱中犯罪和重新犯罪等方面互有 交叉,这两门学科互补性很强。 三、犯罪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犯罪学在研究公、检、法三机关在预防犯罪中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侦查预防、检察预防和审判预 防时,都需要运用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果。,四、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的关系 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罪犯的心 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深化了犯罪学的研究内容,开阔了犯罪学的研究 视野,为预防犯罪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据。但是, 犯罪心理学仅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五、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犯罪学与社会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是相

10、互交叉 和渗透的,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其研究 方法也雷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犯罪学也可以说是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六、犯罪学与经济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的关系,第五节 犯罪学的功能与价值,一、它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 二、它是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 用工具 三、它为刑事立法者和执法者提供理论型和经 验型知识 四、它为公共政策提供建议和指引 五、它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 六、它具有社会研究技能训练和教育的功能,第二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方法概述,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含义 犯罪学研究方法,就是犯罪学研究人员认识犯 罪现象及其规律、揭示犯罪成因、研制防治对策并

11、形成犯罪科学理论的中介和桥梁。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层次 三、犯罪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犯罪学研究方法论的含义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论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三、犯罪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原则 (二)系统科学方法原则 (三)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原则 (四)价值无涉原则,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犯罪调查方法 (一)犯罪调查的含义、意义 (二)犯罪调查的内容与类型 (三)犯罪调查的具体方式 (四)犯罪调查的研究步骤 (五)犯罪调查的基本要求与科学态度 二、犯罪统计 (一)犯罪统计的含义、意义 (二)犯罪统计的内容、功能及任务 (三)犯

12、罪统计的步骤 (四)几种常用的犯罪统计比率公式 (五)犯罪统计来源,第三章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一、贝卡利亚及其论犯罪与刑罚 (一)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 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 则和刑罚人道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 行无罪推定。 (二)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尖锐地批判了 封建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 (三)对于近代西方刑法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二、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 (一)关于犯罪和惩罚的关系的观点 (二)在司法改革方面最大贡献之一:监狱建 筑设计,三、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分析及犯罪预防 理论 (一)法律控

13、制论 只有依靠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 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二)心理强制论 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人能区分善恶,在 “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 (三)报应刑论 只有对实施犯罪的人进行惩罚,才能维护法律的 严肃性,从而抑制犯罪,预防犯罪。,第二节 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一、龙勃罗梭的犯罪生物学理论 (一)提出了著名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二)许多犯罪并非生物因素所致,而与环境 因素有关 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 将犯罪人分为四种类型:天生犯罪人;精神病 犯罪人;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 (三)提出了犯罪控制理论 处罚犯罪要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

14、度相一致, 要与不同类型的犯罪相适应。 (四)应广泛适用罚金刑,缓刑和假释以及其 他“开放性”措施,二、菲利的犯罪社会学理论 (一)三因素说,标志着犯罪学多因素理论的建立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二)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的概念 (三)主张以犯罪人的人身危害性为根据的社会责任论,三、加罗法洛的犯罪学理论 (一)主张犯罪原因的决定论,偏重从心理学 方面解释犯罪。 (二)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两种。 (三)把真正的犯罪人分为谋杀犯、暴力犯、 财产犯、风俗犯。 (四)提倡全球性的刑事政策。,四、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差异 (一)历史背景与研究方法的差异

15、(二)犯罪原因论的差异 (三)刑事责任论的差异 (四)刑罚裁量依据的差异 (五)刑罚目的论的差异,第三节 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一、社会结构理论 (一)文化冲突理论 (二)紧张理论 (三)亚文化理论 (四)社会生态学理论 (五)激进派犯罪学理论 二、社会化过程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犯罪是行为人学习与犯罪有关的准则、价值观 念和行为的结果。,(二)社会控制理论 犯罪学没有必要研究人们为什么犯罪,而应当 研究人们为什么不犯罪。 (三)标签理论 从对行为的社会解释角度来认识犯罪,认为人 的行为并不取决于事物的内在性质,而是取决于社 会解释方式,即它们被称作什么,以及由其名称所 引起的含义。 (四)

16、整合理论 将犯罪社会学的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建立一个 集各种理论之大成的综合理论。,第四节 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 2.自我(ego)。 3.超我(superego)。,二、攻击理论 (一)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性心理本 能。 (二)挫折攻击理论基本观点是,挫折容易引 起攻击欲望和攻击行为,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特别 是暴力性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进一步发展:挫折是否引发攻击行为,取 决于下列四种因素:受挫折驱力的强弱;受挫 折驱力的范围;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的频率;随 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的程度。,第五节 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一、犯罪遗传学理论 (一)犯罪与犯罪人的人格等个人素质有着密切 的关系,而他们的人格等个人素质又直接或间接地 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性染色体异常理论:一些人的性染色体数 量多于正常数量,其中较常见的是男性性染色体多一 个,即XYY型。多余的Y性染色体大大增加了个人的 攻击性,使人易于实施暴力犯罪,因而有人将这多 余的Y性染色体称为“犯罪染色体”,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