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047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_ENGINEER Wildfire 4.0应用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蔡冬根 第3章 基础实体特征(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基础特征,3.1 Pro/E零件建模基础,在Pro/E系统中,特征是设计和操作的最基本单元,而基础特征是零件模型中其他特征的基础和载体。 零件建模时一定要先对模型进行深入的特征分析,搞清零件模型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明确各个特征的形状及其相对关系,然后依据特征的主次按一定顺序进行建模。,3.1.1 特征及其分类,1实体特征、曲面特征和基准特征 2基础特征和工程特征 基础特征:建模时创建的第一个实体特征;工程特征:除基础特征以外后续建立的其他特征。工程特征包括草绘型和放置型特征两大类 。 3草绘型特征和放置型特征 草绘型特征:在特征创建过程中必须绘制二维截面才能生成的特征; 放置型特征:系

2、统内部定义好的一些参数化特征。,3.1.2 草绘平面和参考平面的定义,草绘截面时,必须定义一个草绘平面和一个参考平面,且参考平面必须与草绘平面垂直。草绘平面是指用来绘制截面的二维平面;参考平面是指用来确定草绘平面放置方位的二维平面,即辅助草绘平面定位的。,进入草绘模式时,系统会将视角自动调整到纯平面绘图状态,即沿指定的草绘视图方向将草绘平面放置到与屏幕平行的位置。 基准平面法向的约定:基准平面的正向由平面的褐色侧表示,灰色侧代表其负向。,3.1.3 模板模型的设定,英制和公制两类设计环境,即inlbs_part_solid(英制零件)、mmns_part_ solid(公制零件)两种内置的模板

3、模型。,3.1.4 模型单位的设定,模型单位的两种设定方式:利用系统配置文件Config.pro预先设置,即选择【工具】(Tools)【选项】(Options)命令设置pro_unit_length和pro_unit_mass的选项值;选择【编辑】(Edit)【设置】(SetUp)【单位】(Units)命令,临时设置模型的单位系统。 (1)转换尺寸:按相同大小(Same Size)执行单位变更,即零件模型大小(体积)保持不变,仅尺寸值缩放。 (2)解译尺寸:按相同尺寸(Same Dims)执行单位变更,即保持零件模型的尺寸数值不变,而模型大小改变。,3.1.5 模型材料的设定,选择【编辑】(E

4、dit)【设置】(Set Up)【材料】(Material)命令。,3.1.6 基础特征生成的一般原理,4种最基本的特征创建方式: 拉伸(Extrude):特征截面沿其垂直方向长出或切出,具有等截面属性。 旋转(Revolve):特征截面绕着一条中心线旋转,具有轴对称属性。 扫描(Sweep):一个截面沿一条轨迹线扫出,在轨迹正交方向具等截面属性。 混合(Blend):一系列的截面(两个以上)依序连接。,3.2 拉伸,3.2.1 拉伸操作的一般流程,1.设置拉伸特征类型 (1)单击拉伸按钮或选择【插入】(Insert)【拉伸】(Extrude); (2)在拉伸操控板中设置为实体或曲面拉伸; 2

5、. 绘制特征截面 (1)单击操控板的“放置”按钮打开“放置”上滑面板 。 (2)在“草绘”对话框中指定草绘平面、参考平面及其方向; (3)进入草绘模式,定义合适的草绘参照 ; (4)绘制或调取特征截面,之后结束。 3.设置拉伸特征的参数 (1)在拉伸操控板中设置拉伸的深度; (2)设置材料的去除区域或者薄体的厚度及方向; (3)执行特征预览或者特征生成,并改变模型视角进行查看。,3.2.2 拉伸操控板,1拉伸操控板的对话栏 2拉伸操控板的上滑面板:放置选项属性,3.2.3 拉伸特征类型,3.2.4 拉伸特征的深度定义,例3-1 参照图3-30所示,创建轴承座零件。 步骤一 建立底座特征 步骤二

6、 建立支柱特征 步骤三 建立凹孔特征 步骤四 建立加强筋特征,3.2.5 范例练习,3.2.5 范例练习,3.3 旋转,3.3.1 旋转操作的一般流程,1.设置旋转特征类型 (1)单击旋转按钮或者【插入】(Insert)【旋转】(Revolve)。 (2)在旋转操控板中设置为实体或曲面旋转。 2. 绘制特征截面 (1)打开位置上滑面板以进行截面的草绘。 (2)在“草绘”对话框中定义草绘平面、参考平面及其方向。 (3)进入草绘模式,指定合适的草绘参照。 (4)绘制或调取截面作为当前的特征截面,之后结束。 3.设置旋转特征的参数 (1)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设置旋转的角度。 (2)设置切除特征的材料去

7、除区域或者薄体的厚度及方向。 (3)执行特征预览或者特征的生成,并改变视角查看模型效果。,3.3.2 旋转操控板,3.3.3 旋转特征的截面,创建旋转特征时,其草绘截面的要求: (1)截面中必须建立一条中心线作为旋转轴。 (2)若特征为实心体,其截面必须闭合。 (3)所有截面图元必须位于旋转轴的同一侧。 (4)若截面中建立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中心线,系统默认最先建立的中心线作为旋转轴。草绘旋转特征的截面时,要养成先画中心线(特征旋转轴)的习惯。,3.3.4 旋转特征的角度定义,系统提供3种定义旋转角度的方式:,3.3.5 范例练习,例3-2 建立如图3-54所示的带轮零件。 步骤一 建立带轮基本

8、体特征 步骤二 建立带槽特征 步骤三 建立轴孔与减重孔特征,3.3.5 范例练习,3.4 扫描,扫描是指由二维截面沿一条平面或空间轨迹运动,形成曲面或实体特征。创建扫描特征时,有“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和“薄曲面修剪”7种类型。 扫描特征由轨迹和截面两大要素组成,截面在扫描过程中始终不发生变化且垂直于选定的轨迹。,3.4.1 扫描特征的属性,(1)轨迹为闭合型,截面为闭合型或开放型。 【Add Inn Fcs(增加内部因素)】:自动添加内部的顶面和底面以形成内部实体,仅限于开放型截面;【No Inn Fcs(无内部因素)】:不添加内部表面,仅限

9、于闭合型截面。 (2)轨迹为开放型(且一端与已有实体相接),截面必须为闭合型。 【Merge Ends(合并终点)】:将扫描特征自动延伸,把扫描端点合并到相邻实体;【Free Ends(自由端点)】:扫描端点不与相邻实体相接。,3.4.2 扫描操作的一般流程(以实体特征为例),1.指定扫描特征的创建类型 选择【插入】(Insert)【扫描】(Sweep)【伸出项】(Protrusion) 2.定义扫描轨迹 (1)选择【Sketch Traj(草绘轨迹)】草绘扫描轨迹,或者【Select Traj(选取轨迹)】选取现有曲线或边链作为扫描轨迹 。 (2)定义草绘平面、参考平面及其方向。 (3)进入

10、草绘模式绘制所需的轨迹。 3.定义扫描特征的属性和截面 (1)开放轨迹且与已有特征实体相接:合并端点(Merge Ends)或自由端点(Free Ends) 。 (2)闭合轨迹:添加内部因素(Add Inn Fcs)或无内部因素(No Inn Fcs)。 4.定义扫描特征的截面 (1)自动进入草绘模式,绘制扫描特征的截面。 (2)指定扫描切口材料的去除侧。 (3)执行扫描特征的创建。,3.4.3 扫描轨迹的建立方式,两种定义方法:草绘轨迹(Sketch Traj)与选取轨迹(Select Traj) (1)【草绘轨迹(Sketch Traj)】:需要依次设置草绘平面、参考平面以绘制轨迹外形,并

11、且该轨迹仅限于二维曲线; (2)【选取轨迹(Select Traj)】:选取已存在的曲线或实体边链作为轨迹,可以是三维曲线。利用现存曲线作为扫描轨迹,系统会询问水平参考面的方向,即扫描截面所在平面的向上方向(Y轴正向)。,3.4.4 范例练习,例3-3 建立如图3-73所示的水壶零件。 步骤一 建立旋转体基础特征 步骤二 建立旋转体底部的撑板 步骤三 建立水壶把手的外薄壁 步骤四 建立水壶把手的内薄壁 步骤五 建立把手中间的连接板,3.4.4 范例练习,3.5 混合特征,混合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截面外形,按特定的方式依次连接形成实体或曲面特征,各截面之间是渐变的。 在Pro/E 野火版4.0

12、中,混合特征共有7种类型:“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和“薄曲面修剪”。,3.5.1 混合选项说明,1.平行混合(Parallel Blend) 特征各截面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草绘时只需定义一个草绘平面和参考平面,以【草绘】【特征工具】【切换截面】激活相应的截面。 2.旋转混合(Rotational Blend) 各特征截面所在平面以草绘坐标系Y轴为旋转中心相夹若干角度(120)。定义特征截面时,每个截面必须单独绘制且需引入草绘坐标系。 3.一般混合(General Blend) 各相邻特征截面所在平面相对草绘坐标系X、Y和Z轴分别相夹若干角度(12

13、0)。每个截面必须单独绘制且需引入草绘坐标系,并依次输入相邻截面绕坐标系X、Y和Z轴的旋转夹角及距离。,3.5.2 混合特征的属性设定,(1)规则截面/投影截面(Regular Sec / Project Sec) 确定是以截面或截面在实体表面的投影作为混合外形,仅限于平行混合。 (2)选取截面/草绘截面(Select Sec / Sketch Sec) 确定特征截面是直接选取已有的曲线或外形,还是在草绘平面绘制而成。 (3)直线连接/平滑连接(Straight / Smooth) 确定混合特征各截面间的连接方式,即各截面间是以直线进行线性连接,还是以Spline曲线进行平滑连接。,3.5.2

14、 混合特征的属性设定,(4)开口型/封闭型(Open / Closed) 旋转混合特有属性。【开口型(Open)】表示只将特征截面按顺序由第一个连接至最后一个,形成开口;【封闭型(Closed)】表示将第一个至最后一个截面依序连接,且自动将首尾两截面连接形成闭合形状。 (5)尖点/平滑(Sharp / Smooth) 如非平行混合的第一或最后一个截面是草绘点,且平滑连接,则需设置该点处的顶盖类型。【尖点 (Sharp)】表示截面间连线自然交汇形成尖点,即锐边顶盖;【光滑 (Smooth)】表示连线保持与点截面所在的草绘平面相切,即光滑顶盖。平行混合末端的点截面只能形成锐边顶盖。,3.5.3 混

15、合特征的截面,创建混合特征时,各个特征截面的线段数量(或顶点数)必须相等,且要合理确定每个截面的起始点。如果某截面的起始点位置不对,则必须在截面外形上重新选定顶点,然后选择【草绘】(Sketch)【特征工具】(Feature Tools)【起始点】(Start Point)命令或快捷菜单中的【起始点】(Start Point)命令加以更正。 如果各特征截面的顶点数不相等,则必须按照“以少变多”的原则产生新的顶点数:单击命令按钮直接在截面外形上新增所需的截断点;利用【混合顶点】(Blend Vertex)命令将某顶点设置为混合顶点,相邻截面上的多个顶点会同时连接至该指定的混合顶点。,3.5.4

16、平行混合,1平行混合的类型 (1)规则截面(Regular Sec)。需依次输入相邻两截面间的距离 。 (2)投影截面(Project Sec)。允许绘制两个截面,且将其依次投影到两个相对的实体曲面上。 2. 创建具有规则截面的平行混合 (1)选择【插入】(Insert)【混合】(Blend)命令及混合类型。 (2)选择【Parallel(平行)】【Regular Sec(规则截面)】【Sketch Sec(草绘截面)】【Done(完成)】命令 。 (3)在“属性”菜单选择【Straight(直的)】或【Smooth(光滑)】。 (4)定义草绘平面、草绘视图方向和参考平面及其方向。 (5)进入草绘模式设置草绘参照,并草绘第一个混合截面。 (6)选择【草绘】(Sketch)【特征工具】(Feature Tools)【切换截面】(Toggle Section)激活第二个截面并进行绘制。 (7)按上述方法继续草绘截面,完成所有截面草绘后退出。 (8)依次定义相邻两截面间的距离即各截面的深度,完成特征的创建。,3.5.4 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