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9046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罗大华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 第一节 信仰型犯罪概述 第二节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心理 第三节 恐怖主义犯罪心理 第四节 邪教犯罪心理 第五节 封建迷信犯罪心理,第一节 信仰型犯罪概述,一、对信仰的理解 所谓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迷信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信念来支配行动。 信仰这种心理现象具有如下几种特点: 1.信仰的形成,是外界信息与个体的心理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信仰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是个体精神生活的支柱。 3.信仰能满足人的高级需要。,二、信仰与犯罪的关系 三、信仰型犯罪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一)信仰型犯罪的概念 (二)主要类型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2恐怖主义犯罪。 3

2、邪教犯罪。 4封建迷信犯罪。,四、信仰型犯罪的成因 (一)主体因素 1对自我价值的片面追求。 2负面认知的倾向性。 3错误的活动内容。 4不良的人际交往。 (二)主体外因素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3信仰危机的蔓延。,返回,第二节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心理,一、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概述 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一)严重的反社会认识 1认识的片面性。 2思想的反动性。 3自我中心。 (二)强烈的反社会情感 (三)意志特征的两极性,(四)动机的多样性 1满足反动的政治需要。 2满足反社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3满足报复社会的需要。 4满足贪婪的物欲。,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3、人的行为特征 (一)行为实施方式的智能性 (二)行为方式的暴力性 (三)犯罪行为的集团性 (四)犯罪行为的狡猾性 (五)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六)犯罪行为的疯狂性 (七)犯罪行为的模仿性,返回,第三节 恐怖主义犯罪心理,一、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对恐怖主义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极大的差异。 对恐怖主义的大多数定义,都是试图穷尽具有排他性的特征,这种定义方式导致恐怖主义的定义往往成为一种描述性的解释。更有效的定义恐怖主义的方式,应当是考察各种恐怖主义定义,将其中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然后根据恐怖主义应当具备的共同特征构建定义。,二、恐怖主义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一)有较高的智能 (二)情绪压抑 (

4、三)冒险敢为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恐怖主义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恐怖性 恐怖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恐怖分子采取的手段具有强烈的精神、心理刺激作用。 2恐怖主义犯罪的直接目的是制造恐怖气氛。 (二)政治性 (三)组织性 1一定的组织结构。 2为实现组织确立的宗旨实施恐怖行为。 (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四、恐怖组织的社会心理现象 (一)权威人物的绝对支配性 (二)较高的凝聚力 1组织成员具有高度一致的目标。 2组织需要应付外界的压力与威胁。 (三)暗示效应 (四)整体效应,返回,第四节 邪教犯罪心理,一、邪教犯罪概述 邪教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相信某种异端邪说而实施

5、的犯罪行为。 二、邪教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偏执与错误的认知。 2.存在某种人格障碍。 3.复合型的犯罪动机。,三、邪教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组织性。 2.作案手段的残忍性。 3.犯罪行为的牟利性。 4.犯罪行为多样化。,返回,第五节 封建迷信犯罪心理,一、封建迷信犯罪概述 (一)对封建迷信的理解 封建迷信,是指带有封建社会印迹,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与崇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方式。 (二)封建迷信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封建迷信犯罪,是指犯罪人受迷信心理的驱使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有意识利用封建迷信心理与活动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1主动性迷信型犯罪。 2迷信信仰型犯罪。,二、封建迷信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错误的认知。 2.情绪情感的狂热性。 3.坚定的犯罪意志。 4.动机的荒谬性。 5.人格的异常性。,三、封建迷信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迷信色彩。 2.犯罪行为的公开性。 3.犯罪行为的狂暴性。,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